平台首页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搜索
X
民族民俗频道首页 56民族 民俗风情 民间故事 神话传说 民俗禁忌 民俗趣谈 民俗时尚 民间音乐舞蹈 民间艺人 民俗史话 民俗收藏 民俗论坛

仡佬族的农业和工业

时间:2013/9/22 10:56:00 来源: 中国民族网 浏览量: 460

1949年以前,仡佬族主要从事农业。作物以玉米为主,但亩产量较低,每亩产量才八、九十斤。此外还生产水稻、小麦、红薯等。没有水利工程,依靠雨水灌溉,水、旱、雹、虫、兽等灾

1949年以前,仡佬族主要从事农业。作物以玉米为主,但亩产量较低,每亩产量才八、九十斤。此外还生产水稻、小麦、红薯等。没有水利工程,依靠雨水灌溉,水、旱、雹、虫、兽等灾害严重。采集桐子,编织竹器、草鞋等副业生产在仡佬族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洋纱的倾销,仡佬族原来纺织“铁笛布”的家庭手工业也逐渐衰落了。

  

早在清代,仡佬族中就出现了一批专业的铁匠,如记载中说,黄平州与黎平府仡佬族“多佣(做)铁工”,平远州和大定府部分仡佬族以“铸犁为业”,湘西仡佬族匠人制作的鸟枪,射程可达二十多丈远。因此史书中把有些地方的仡佬族称为“打铁仡佬”。这种打铁技艺在部分仡佬族中还保留了下来,如贵州郎岱县(今六枝地区)陇嘠寨二十六户仡佬族中,打铁的就有十多户。仡佬族生产的铁制品受到当地各族群众的喜爱。但是,随着市场上大量质优价廉的铁制用品的出现,目前以打铁为业者已经很稀少。仡佬族的石雕匠人,技艺精湛,所刻石雕大多用于石廓雕饰。

  

仡佬族的冶炼业历来就较为兴盛。仡佬族聚居的务川盛产朱砂,务川境内现保存具有二千多年开采历史的“大箐洞”,洞内留存有古代开采丹砂的摇船。史载,隋大业十年(公元614年),黔中太守田宗显于务川岩风脚等处开采水银、朱砂,向朝廷纳课水银190.5斤。《通典•食货典》记唐制:“天厂诸郡每年常贡,黔中郡贡朱砂十斤。”仡佬族聚居的务川,还是神州大地最早炼汞的区域之一。仡佬族的朱砂开采历史悠久,自商周至今从未衰竭。仡佬族信奉的“宝王菩萨”,便是在其间形成的文化现象。1980年代以来,务川仡佬族人于矿山搭棚、采矿、炼汞者达2000余户,一共采炼朱砂水银685吨。

(责任编辑:胡翠莲)
用户评论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