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首页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搜索
X
民族民俗频道首页 56民族 民俗风情 民间故事 神话传说 民俗禁忌 民俗趣谈 民俗时尚 民间音乐舞蹈 民间艺人 民俗史话 民俗收藏 民俗论坛

保安族的社会活动及交往习俗

时间:2013/9/17 14:22:00 来源: 中国民族网 浏览量: 439

保安族十分注重礼节,讲究礼貌。相见时先说赛俩目(意为问候祝安)。保安族非常尊重长者,忌子女不孝,长幼无序。保安族人民热情好客。客人到家,立即请到炕上,用最好的茶饭

保安族十分注重礼节,讲究礼貌。相见时先说“赛俩目”(意为问候祝安)。保安族非常尊重长者,忌子女不孝,长幼无序。保安族人民热情好客。客人到家,立即请到炕上,用最好的茶饭招待。先是倒茶,接着端上干鲜果品、手抓羊肉、鸡肉等食品,并再三揖让,客人吃得越多,主人越感到高兴。

  

保安族的婚姻习俗,为男娶女嫁及一夫一妻制。结婚之前的仪式,主要包括说亲、下聘礼和送大礼等。送大礼时,保安族中还有女方的亲房户族分别请男方送礼人吃席的习俗,名曰“叫客”。叫客越多,越能显示女方亲房户族多和彼此团结。女方接受大礼后,便商定举行婚礼的日期。婚礼一般包括娶亲、送亲、闹宴席场等程序。整个婚礼过程呈现喜庆的色彩,男女老少同乐,有“三天无大小”之说。婚礼大都选在伊斯兰教的“主麻日”(星期五)举行。按保安族的习俗,新娘三天不吃男方家的饭,以示父母对女儿的关怀和女儿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保安族丧葬习俗严格遵循着伊斯兰教规定的“土葬”、“薄葬”和“速葬”的原则。一般早亡午葬,晚亡晨葬。“麦体”(即尸体)停留最多不超过一天。人去世后要请阿訇念经,由本教阿訇或教徒中有名望的两人给亡人“抓水”(洗尸)、“穿卡凡”(用白布裹尸),然后移入“塔卜”(清真寺内用的公共抬尸匣)。安葬时,亡者亲属要请阿訇在“麦咱”(墓地)诵读《古兰经》,亲属将亡人安葬于挖好的“拉海堤”(即坟墓西壁挖好的偏洞),堵好洞口,将土缓缓填人坑内,并向每人散发“海底耶”(施舍金),钱数根据家庭条件而不同。亡人的衣物,分送阿訇、亲友及困难人,或遵遗嘱送到别处,但亡者家属不能留。葬后三天,家里人还要去墓前悼念,以油香等食品分赠亲友,以示对亡人的追悼。
  

尔德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既是宗教节日,也是保安族的民族节日。

  

尔德节又称开斋节、肉孜节。伊斯兰教规定,成年穆斯林在每年的伊斯兰教历9月要斋戒一个月,在这个月里,凡男12岁、女9岁以上者,从拂晓至日落前不得进食,称“闭斋”。尔德节是保安族最盛大、欢乐的节日,一般庆祝三天。人们要穿上最漂亮的衣服,亲戚朋友互相请客,互道“赛俩目”,祝愿生活如意、节日愉快。

  

古尔邦节,又叫小尔德、宰牲节、赎身节,汉语称“宰牲节”。在尔德节后的第70天,即回历十二月十日举行。保安族庆祝古尔邦节时按家庭经济情况宰牛、宰羊,保安族认为在古尔邦节宰牛、宰羊有最大的“塞白卜”(益处),并把所宰的牛、羊肉平均分配,叫“肉份子”。庆祝活动同样会持续三天。

  

圣纪节是纪念“先知”穆罕默德诞生和逝世的日子。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创始人,公元570年,伊斯兰教历3月12日,诞生于沙特的麦加城,62年后的这一天,病逝于麦地那。穆斯林便把这个日子称为“圣纪”。保安族人在每年“圣纪”这一天,诵读《古兰经》,赞颂穆罕默德,进行集体纪念活动。

   (责任编辑:胡翠莲)
用户评论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