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首页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搜索
X
民族民俗频道首页 56民族 民俗风情 民间故事 神话传说 民俗禁忌 民俗趣谈 民俗时尚 民间音乐舞蹈 民间艺人 民俗史话 民俗收藏 民俗论坛

维吾尔族的生活习惯及社交礼仪

时间:2013/9/24 11:03:00 来源: 中国民族网 浏览量: 1262

维吾尔族的传统饮食以面食为主,喜食羊、牛肉,蔬菜吃得相对较少。主食的种类很多,最常吃的有馕、抓饭、包子、拉面等。馕是用小麦面或玉米面制成的,在特制的火坑内烤熟,为



      维吾尔族的传统饮食以面食为主,喜食羊、牛肉,蔬菜吃得相对较少。主食的种类很多,最常吃的有馕、抓饭、包子、拉面等。馕是用小麦面或玉米面制成的,在特制的火坑内烤熟,为形状大小和厚薄不一的圆形饼。抓饭,维吾尔语称“颇罗”,是用大米、羊肉、羊油、食油、胡萝卜焖成的一种饭食,味道鲜美。蒸包子,维吾尔语称“曼它”;烤包子,维吾尔语称“撒木萨”,用面做皮,用羊肉丁、羊油拌少许洋葱做馅,皮薄肉多。另外有拉面、炒面、汤面、“纳仁面”等。名菜有烤全羊、清炖羊肉、烤肉等。维吾尔族严格禁止吃猪肉、驴肉、狗肉、骡肉。在南疆部分地区还禁食马肉(北疆牧区或农牧区则无此限制)。一般未念经宰杀的牲畜和家禽也禁食。维吾尔族喜欢饮茶。维吾尔茶是由小豆蔻、肉豆蔻、肉桂、丁香、孜然、胡椒、干姜、荜澄茄等15种天然植物经科学加工精制而成,具有健脾胃、化食、散寒、驱风、润便、醒脑之功能。

维吾尔族服饰种类多样而又优美。传统的男子外衣称为“袷袢”,长过膝、宽袖、无领、无扣,穿时腰间系一长带。女子普遍穿连衣裙,外罩坎肩或上衣。妇女和姑娘都喜欢用天然的乌斯蔓草汁画眉,染指甲,戴耳环、手镯、戒指、项链等。妇女外出时,要带头巾或蒙面纱。维吾尔族不论男女老幼都喜欢戴“尕巴”(四楞花帽),用黑白两色或彩色丝线绣出各种民族形式的花纹图案。过去未婚少女都梳十几条发辫,以长发为美。婚后一般改梳两条,辫梢散开,头上别一把新月形的梳子作为装饰,也有将双辫盘成发髻的。现在,除了传统的服装和服饰之外,在城市普遍流行穿时装。

维吾尔族传统的庭院式的住宅大致可分为“外间”、“餐室”、“后室”三种基本平面组合形式。各地区大都以一种形式为主,但同一形式在具体布局上也有较大差别。浩瀚的沙漠、剧烈的风沙、夏季炎热少雨、冬季寒冷的生态环境,使维吾尔族非常注重对环境的改造和美化,因而庭院式的住宅在果园花圃、白杨、葡萄棚的衬托、掩映中显得非常朴实、清新与雅静。对房屋的装饰,维吾尔族也非常重视,呈现出多样化的装饰手段。不过,每个家庭墙壁上都挂有壁毯,土坑上都铺有地毯,这是其共同的特点。

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前两个节日都来源于伊斯兰教,日期是按伊斯兰教历计算的,每年都在移动。肉孜节又叫“开斋节”,因为它在封斋一个月后举行,一般要过3天。古尔邦节又叫“宰牲节”,在肉孜节过后70天举行,家境好的,都要宰一只羊。诺鲁孜节是维吾尔族人民最古老的传统节日,在春分时节,相当于公历3月22日。在这一天,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和传统的“麦西莱甫” 。

维吾尔族是一个尊老爱幼,热情好客的民族。路遇尊长或朋友,要把右手放在胸口,男子相见要握手,妇女相见要互相拥抱,贴一下右脸,都以“撒拉木”问安,最后,双手抚膝躬身道别。晚辈要先向长辈施礼,现在多以握手作为见面礼。

维吾尔族普遍认为宾客盈门是令人羡慕的事,说明这家人为人好。通常客人如果同时到来,要分男女长幼进门,上炕入座,最尊贵及最年长的客人,要坐在炕中间主人特意铺的褥子上。饭前饭后主人都会提着洗手壶为客人冲洗双手,一般冲洗三遍,客人不得将水乱甩。主人先给每人斟一碗茶水,双手敬上,然后在客人面前铺开一张餐布,摆上各种点心、瓜果及美食,有条件的还要宰羊款待来宾,让客人尽情享用。有时主人会弹起都塔尔、热瓦甫等民族乐器,以歌舞助兴。用餐结束时,在年长者的带领下,要念“都瓦”祈祷。如果天晚了,主人总要热情挽留,拿出最好的被褥给客人用。客人临走时,主人总要送出大门以外,目送客人远去。

(责任编辑:胡翠莲)
用户评论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