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族的灵魂:维吾尔木卡姆
时间:2012/12/11 9:43:00 来源: 天山网 浏览量: 654
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将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中国和蒙古的蒙古族长调民歌、日本歌舞伎等四十项各地传统民间艺术,列入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在新疆,如同把握河脉就能通晓人文地理的成因和它的种种奥秘一样,有机会感受木卡姆,实际上,你已开始进入维吾尔人的内心。能够让一个民族如痴如醉,木卡姆真正的魅力在哪里呢?
在库姆塔格沙漠之中,我第一次听到由他们演唱的木卡姆序曲的散板,苍凉而悠缓的诉说让人有欲哭的感动和痛,这是新疆严酷地域环境最经典的描述和维吾尔人内心基调最形象而准确的阐释。另一个深刻印象,是看到其中一位舞者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对着一面镜子比划着舞步。他家的院里不断有鸡、羊和一头驴出入,他的手糙得能褪掉米壳,他的舞步、他低低哼出的歌声和他对着镜面的抖眉与凝眸,既融于尘土和土坯一样的日子,又是这日子的超凡脱俗。他的舞步与歌声能把这个人的灵魂最终带到哪儿去呢?那是自由的心境和快乐,这正是新疆每一位维吾尔普通农民内心和生活之中的诗意所在。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多雨现在已是常事,一场雨连续下了几天。就在这个时候,我来到了喀什,第一次进入了维吾尔人从不示人的一种隐秘生活。几小时之后,沙尘暴从塔克拉玛干的方向腾起,覆盖阿克苏、克孜勒苏、喀什和和田,我进入喀什之前的短暂间隙成了我了解维吾尔人生活极富寓意性的一个瞬间,像一道开启的门,刚打开就关闭了。
我的喀什之旅,缘于此前持续数月在天山两边的往复穿越:
从哈密盆地到吐善托盆地,到叶尔羌河畔,再到有着阿曼尼莎汗美丽传说的古莎车国所在地,总行程超过8000公里!
这一年,作为导演,我受邀摄制完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或非物质遗产”项目的申报片《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这使我第一次有可能对古老的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进行梳理并形成自己最初的见解。
大凡是新疆人,对木卡姆一无所知的人绝少;能从细节性层面谈出一些确可把握的东西的人,也绝少。
对于新疆的维吾尔人,木卡姆是一个人所共知的常识,就像太阳的东升西落和葡萄的滋味一样。 但说具体就复杂了:
喀什人以为唯有喀什木卡姆最正宗;
吐鄯托人以为唯有吐鲁番木卡姆或鄯善木卡姆发源最早;
伊犁人以为唯有伊犁木卡姆最动听;
哈密人以为唯有哈密木卡姆最有特色;
实际上,有多少维吾尔人,就会有多少木卡姆或有关木卡姆的见解与说法,学者们也从未就此形成共识。
我长期身居乌鲁木齐,深知首府之于天山南北的影响。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微妙原因,大凡乌鲁木齐的维吾尔朋友,多主张十二木卡姆为正宗,更极端的说法是唯有十二木卡姆才称得上是木卡姆。
查查词典或相关的多种著述,有关“木卡姆”的解释难以计数。概括而言,木卡姆是一部集器乐曲、舞蹈与歌唱为一体的维吾尔大型套曲,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发展和变体,一般而言,多以篇幅宏大的十二木卡姆为维吾尔木卡姆的主要代表。
在新疆,如同把握河脉就能通晓人文地理的成因和它的种种奥秘一样,有机会感受木卡姆,实际上,你已开始进入维吾尔人的内心。能够让一个民族如痴如醉,木卡姆真正的魅力在哪里呢?
我最先调看了新疆木卡姆团的演出录像带,是十二木卡姆中《且比巴亚特木卡姆》的演出实况,能感受到的是极尽华丽,唱腔、唱词委婉、典雅,那是公元16世纪叶尔羌汗国王宫的旧梦和一大批宫廷文人曲折情怀的转述,有学者称此为“雅乐”。
但是,我没有感到让人震撼的那种力量和美感。
(责任编辑:李晋良)学会这些词,一开口就是文化人
寻找历史真相的学科,金石与金石学
包裹在端午节里的千古文化
《红楼梦》:林黛玉睡觉为何裹紧被子?史湘云睡觉为何那么豪放?
《红楼梦》里谁最快乐?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