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首页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搜索
X
宗教哲学频道首页 佛教 道教 伊斯兰 基督教 天主教 寺庙 宗教胜地 佛缘阁 古代哲学

镜——洞彻幽明喻佛智

时间:2013/4/22 9:31:00 来源: 华夏遗产网 浏览量: 2177

透过现象看本质 话说从前,有个十分贫穷的人,欠了人家许多债,无力偿还,就想跑出去躲债。他跑到一块空地上,看见一只箱子,非常高兴,就立即过去把箱子撬开了。突然,箱子中
透过现象看本质
 
    话说从前,有个十分贫穷的人,欠了人家许多债,无力偿还,就想跑出去躲债。他跑到一块空地上,看见一只箱子,非常高兴,就立即过去把箱子撬开了。突然,箱子中出现了一个男人的脸,他害怕极了,双手放在胸前,怀着万分歉意说:“我还以为是个空箱子呢?不知道你在里面,请你不要见怪。”并急忙把箱子盖好,走开了。其实,这只箱子里,装满了各种珍宝,只不过在珍宝的上面,盖着一面镜子。这则佛教寓言启示我们:只有善于拨开表面诸相,才能透视佛法之真如,同时也包含着“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丰富哲理。
 
    这是寓言本身要告诉我们的,实际上,镜子——这个与我们平常人的生活须臾不离的普通日用品,在佛教中却是别有一番意蕴的。
 
    镜,又有悬镜、宝镜、坛镜之称,是古代比丘的生活用具,也是一种供养具、庄严具。
 
镜的用途
 
    对我们普通人而言,镜子的用途就是鉴照面容,影现形象。但是,佛教中的镜子却有多种用途,归纳起来,大致有比丘生活用、供养用、庄严用、助修行用、灌顶用和佛菩萨的手中持物等几种。
 
    作为比丘的生活用具,佛经对镜子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比丘们不能使用镜子照形影、化妆,不能因为自己喜好的缘故而“自照其面”。如果喜好照镜子,就犯了“越毗尼”罪,但是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是可以照镜子的,即有病初愈、刚剃完头和头面生疮时照镜子,则没有罪。
 
    佛经中把宝镜列为二十一种供养具之一。一般是在镜面上镌刻佛像,悬挂于佛前以示供养。白居易在《苏州南禅院千佛堂转经藏石记》中就记载有:“盖之间:轮九层,佛千龛,彩画金碧以为饰。环盖悬镜六十有二。”
佛经中还记载说,镜子也可用作严饰佛堂和道场的器具,并列举出作为庄严用的大镜二十八面,小镜四十二面。将宝镜悬置于佛堂,是采取了佛经中“譬镜于佛智”的意思。
 
    在禅堂中,也多有用悬镜来助修行者入道的,如《资持记》记载:“坐禅处,多悬明镜,以助心行。”
 
    另外,宝镜还是很多佛菩萨的手中持物,为诸佛、菩萨增添了无上尊贵与威仪。如千手观音的四十持物之一,就是宝镜,此“宝镜手”能成就广大智慧。
 
镜的意义
 
    由于镜子本身具有清净明澈的特点,所以在佛经中常以明镜表示清净法身之德,相当于五智中的大圆镜智。因镜中见影不见形,而镜中影像又具有“见有而实无有”的特性,所以佛教常用“镜像”比喻佛法。如《智度论》中说,如镜像,实际上是不生不灭的空无,诳惑了人的眼睛。“一切诸法”,也是这样。它是空而不实、不生不灭的,诳惑了凡夫俗子的眼睛。……“诸法因缘生无自性”,就好比镜中之像。“镜谷”一词,也是由此意而来。“镜”,镜像的意思,指影像映现于镜中;“谷”,谷响的意思,指声响回应于山谷中。映现于镜中的影像,实不可得回应于山谷的声响,也非实有。所以佛教使用“镜谷”一词,同样是譬喻佛法之假有而无实体。另一说法,也以“镜谷”譬喻佛与众生之间的相互感应。
 
    禅宗也经常用“镜”或“明镜”比喻众生本身所具有的清净佛性。禅宗史上“南能北秀”的“得法偈”早就被佛门弟子广为传诵。神秀先得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这首法偈,代表了勤苦修炼,循序渐进的“渐悟”禅法。慧能在此基础上,也得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又作: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在这首法偈中,慧能彻悟了“空”,认为众生皆有佛性,而佛性本身又是清净的。正如唐高僧丰开诗所云:“本来无一物,亦无尘可拂;若能了达此,不用坐兀兀(用心劳苦,勤勉不懈的样子)。”慧能提倡的这种“顿悟”禅法,自然要比神秀对佛法的理解更深一层。
 
    在洞山大师所著《宝镜三昧歌·宝镜才命论》中,还把心比喻为“明镜”。书中说:“心彻宝镜”,意思是:若用“心”鉴别事物,那么每一物品都不会有所遗漏,对一切幽暗与光明都能透彻地了解,就好像“宝镜”一样。
 
    镜之明澈,像之虚空都被佛教赋予了特殊的意蕴。其实,我们现在对“镜中像”的理解和其佛教意义基本相同。比如,我们经常用“镜花水月”一词,来比喻那些美好而虚幻的东西。在诗歌创作中,一些难得的“妙悟之诗”,常被比喻为“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几乎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空灵意境,令读者产生一种余韵缭绕,回味无穷的感觉。
(责任编辑:李晋良)
用户评论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