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首页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搜索
X
中华礼仪频道首页 婚嫁 丧葬 对联 祝寿 生日 礼仪

中华礼仪之美——尊卑礼仪规范

时间:2012/8/7 9:47:00 来源: 中华礼仪网 浏览量: 879

尊卑,是中华礼仪的重要特色,也是区别于西方礼仪的关键之处,是中国人传统价值观的体现之一。许多传统的礼节,包括礼仪场合的用语,都是为此而设计,或者是由此引申出来的。

尊卑,是中华礼仪的重要特色,也是区别于西方礼仪的关键之处,是中国人传统价值观的体现之一。许多传统的礼节,包括礼仪场合的用语,都是为此而设计,或者是由此引申出来的。可以说,不了解中华礼仪中的尊卑问题,就不能真正理解中华礼仪。

一、尊卑与等级

儒家思想中的“尊卑”二字,内涵非常丰富。但是,近代以来被人们所误读,一提起“尊 卑”,就联想到“男尊女卑”,甚至把它与“等级森严的封建礼制”、“统治阶级对人民群众 的压迫”划等号。应该说,这样的理解很片面,或者说很偏激,许多人在如此解读“尊卑”一 词的时候,并没有对儒家着作进行研读,对此进行澄清。限于篇幅,本节只谈两个问题:一是 男尊女卑的问题;二是等级制度的问题。

在谈论“男尊女卑”之前,首先要界定古汉语中“尊”、“卑”的本义。《周易·系辞上 》说:“天尊地卑,干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又说“干道成男,坤道成女。”这是 男尊女卑之说的渊源。我们先来玩味一下《系辞上》这两句话的本义。前一句说“天尊地卑” ,以“尊”与“卑”对举;下一句说“卑高以陈”,以“卑”与“高”对举;可知这里的“尊 卑”就是高低的意思。“贵贱位矣”一句中的“贵贱”,与上句的“卑高”对文,还是高下的 意思。天地是宇宙的大纲,天是高的,地是低的,各有其位,这是干坤的基本定局。男女是人 类社会的大纲,反映的是宇宙的干坤之道。

古人讲究天人合一,好以天道比况人道。天与地有不同,天体运动不息,所以天道动而刚;大地寂然不动,故地道静而柔。《系辞上》说天尊地卑,并且把它引申到男女。男女的自然特性正好与此相符。宇宙间不能只有天没有地;人类社会也不能只有男没有女;两者是人类社会最核心的元素,相反相成,缺一不可。天高地低,丝毫不意味着地的不重要,而只是要表明它们是两种不同的角色,《周易》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又说:“天地交,泰。”“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可见,在儒家的心目中,男女之于社会,具有同等的意义,《周易》的这些话本身,并没有蔑视女性的意思。

实际上,儒家非常强调男女和谐,主张夫妇要永结百年之好,提倡忠贞不渝的情感;赞同琴瑟之和的夫妻默契,褒扬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情感。现在有人认为儒家压抑人性,主张松散的婚姻关系,说离婚越容易,则幸福指数越高。近年,有些大城市的离婚率已经超过结婚率,甚至出现了“没有离过婚的女人不是真正的女人”的说法。两者孰是孰非,不必匆匆下断语,相信历史会做出公正的结论。

人类社会曾经有过女性崇拜的时代,那时人类尚处于混沌的阶段,文明未开,两性关系混乱,儿女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所以社会不得不以母系为主。从母系时代进入父系时代,与农业文明的发展紧密相关,由于男女在生理上的自然差别,男子从事繁重的农作,妇女在家操持家务、纺纱织布、饲养家畜。所谓的“男耕女织”,成为最自然不过的分工。《周易》说:“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则是儒家试图对当时的社会分工做出理论说明而已。

男主外、女主内,是全世界农业文明时代的普遍现象,而不是中国封建时代特有的现象。由于男子在社会生存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他们的话语权大于女性,这是谁都无可奈何的社会现实。虽说不合理,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却也非常自然。我们不能要求古人在农业文明时代去做工业文明时代才能做的事情,要求他们在几千年前就实现全社会的男女平等,这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而是苛求古人。

实际上,中世纪西方社会的男尊女卑,以及对于女性的性压抑,比之中国,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西方盛行的女权主义,恰恰证明男女平等直到今天还没有实现。真正实现男女平等,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因此,把男女不平等说成是“中国特色”,并且归咎于儒家,是违背历史事实的。对于“男尊女卑”,我们要有客观的态度。

其次,我们来谈等级的问题。人类社会曾经有过“无父无君”的时代,没有任何等级,有人称之为“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无论怎么说,这是落后、蒙昧的时代。社会成员之间出现等级,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进而出现了行政区划的层级,从中央到地方划分成若干级别。此外,在政府部门不仅出现了文武分治,而且对经济、教育、刑法、军事、营造等的管理也愈益细化,这同样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没有分层分级的管理,国家机器就无法运作,社会就会陷入瘫痪。因此,不能笼统地反对等级制度,问题是不能把等级制度变成等级特权。

儒家主张“选贤与能”,因为权力越大,社会责任越重,执政者的德性应该与职位成正比,只有如此,才能让人类的理性来主导社会的前进。遗憾的是,历代执掌朝纲的帝王,并不是由儒家来选择的,而作为知识精英的儒家,只能从理论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没有“人事权”。是否接受、以及在怎样的程度上接受儒家的学说,取决于帝王本身。实际上,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与儒家的治国思想是两个体系,彼此有交叉、甚至重叠的部分,但总体而言不是一回事。包括像朱熹在内的许多大学者,都希望帝王采纳儒家学说,但大多以失败告终。因此,如果把历代王朝的等级特权,甚至贪污腐败都归咎于儒家,也是违背历史事实的。

二、尊卑与人格

儒家讲的尊卑,确实包含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必须敬重的内容。那么,是否可以认为尊卑的双方在人格上是不平等的呢?回答是否定的,我们可以用《礼记》上的一段话来回应:“礼者,自卑而敬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这段话至少有两层意思。

第一,所谓的“礼”,是通过“自卑而敬人”的方式来展现的。这里的“自卑”不是今人说的没有自尊的“自卑感”。前面已经说过,尊卑的卑,是低的意思,“自卑”就是放下身段,自我谦卑的意思,这只有虚怀若谷的人才能做到。“自卑而敬人”,是儒家提倡的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把对方放在比自己高的位置来加以尊敬,而把自己放在次要的位置,这是中国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的地方。西方人强调人人生而平等,不存在谁尊谁卑的问题。中国人不然。在中国人看来,只有所有的人都能做到处处尊重对方,社会才会进入高度和谐的境界。应该说,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平等。

有人觉得这样做很吃亏,我凭什么要处处尊重别人?大家应该想到,“自卑而敬人”的原则,不是针对少数人的,更不是专门针对你一个人的,而是针对所有人的。如果大家都这样去做了,就没有吃亏不吃亏的问题。此外,儒家所谓的尊卑,并不是说社会上有一部分人永远是尊者,另一部分人永远是卑者,卑者要永远侍奉尊者。所谓的尊卑,不是永远固定的,而是相对的。物体的高和低是相对的,甲山高于乙山,则甲山为尊,乙山为卑;而乙山又高于丙山,则乙山为尊,丙山为卑,如此等等,可以类推。同样的道理,某人在自己的父亲面前是卑者,但在自己的儿女面前则是尊者。年轻人在长者面前是卑者,要敬重长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也就成了长者,受到年轻人的敬重。如果自己是饭店的服务员,在客人面前是卑者,要为客人提供尽可能好的服务;而一旦下了班,到别的饭店用餐,自己就成了尊者,可以享受服务。用一句流行的话来说,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除了天子是至尊无上者之外,其他所有的人,都担当着尊者和卑者两种角色。每个人在尊重别人的同时,也得到了别人的尊重。或者说,每个人在给予他人爱心的同时,也会得到应有的回报,不仅最公平,而且心情舒畅。

第二,“虽负贩者必有尊也”,就是说,即使是肩挑背负、沿街叫卖的小贩,也一定是有做人的尊严的,应该受到他人的尊重。可见,儒家讲的“尊”,是包括今人所谓的“弱势群体”在内的。

儒家既然主张实现“大同世界”,就不会赞成人对人的欺压。我们读儒家文献,可知对于鳏、寡、孤、独,儒家认为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同情,人人都应该施以援手。并且把他们过得是否幸福,作为衡量社会完美与否的重要指标。

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分配不公,苦乐不均的现象还到处存在,许多民工从事着繁重的、甚至是被城里人视为低贱的体力劳动,住在拥挤不堪、条件十分简陋的工棚里,默默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他们的人格是高尚的,但是,他们并没有受到全社会的尊重。这种现象如果不及时纠正,就有可能引发社会问题。重温儒家的上述格言,树立对于所有社会成员的关爱之心,尊重并且尽可能去帮助那些处境艰难的人们,对于最终解决弱势群体问题,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三、尊卑与秩序

动物世界是无序的,充满着争斗,为了一块骨头,彼此可以撕咬。人有理性,懂得只有建 立有效而合理的秩序,社会才能健康发展。各国的政治家、思想家无不为建立社会秩序而提出 自己的方案。

在儒家的理论中,社会秩序是按照“在朝序爵,在野序齿”这两个原则确定的。所谓“在 朝”,是指在政府部门或者正式场合,爵位高者为尊,席次的安排要按照爵秩的高低。中央与 地方、上级与下级,是有从属关系的,不确定彼此的尊卑关系,政府机构就会陷入无序的状态 。所谓“在野”,是指在民间或者非正式场合,众人聚会时的席次要按照辈分来安排,而不再 考虑爵秩,不同辈分之间,辈分高者为尊;同一辈分的,年龄大者为尊。

人们每天面对秩序的问题,比如在食堂买饭、在地铁上下车、在马路上开车等等,都有秩序的问题。秩序问题,说得简单明了一点,就是谁先谁后,或者说是谁让谁的。确立了尊卑的身份,谁先谁后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老人体衰,行动缓慢,应该受到社会的关怀。以年齿为尊卑之序,不仅最为公平,也最合理。无论在什么场合,只要有老年人在,当然就应该优先老年人。在平辈之间相处,只要奉行“自卑而敬人”的原则,处处以对方为尊,自然就会懂得礼让,不会为了自己舒服一会,而争先恐后地上车抢座位。因为,礼是以对方的存在作为前提的,是要与人为善的。

当前,交通混乱无序的问题比较严重,仅仅从法制上解决问题是不够的,那样只能治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想治本,就必须从人的内在德性上进行教育,方法之一,就是恢复我们民族以礼让为荣的传统。《三字经》说:“融四岁,能让梨。”孔融四岁就懂得与兄长礼让。礼让是一种值得大力提倡的美德,需要化大力气培养。

关于推行礼让,人们有两种顾虑,一种是说,上车的时候,别人都在使劲挤,你不挤就永远上不了车;另一种是说,提倡礼让,会不会影响竞争?我们认为,今天的无序,是我们多年疏忽道德教育的恶果,要改变他,需要时间,但更需要有识之士的身体力行,勇为天下先,通过自己的行为来逐步影响他人,最终扭转这种人人厌恶的乱象。如果谁都生怕吃亏,那就只能看着大家一起沉沦。此外,礼让与竞争并不矛盾。礼让主要表现在社会生活的秩序上,而竞争则主要体现在事业上。该礼让的地方应该礼让,该竞争的地方不妨努力竞争。礼让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可以让人更好地竞争。

(责任编辑:李晋良)
用户评论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