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首页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搜索
X
中华礼仪频道首页 婚嫁 丧葬 对联 祝寿 生日 礼仪

中华礼仪常礼举要之丧礼礼仪规范

时间:2012/8/7 10:31:00 来源: 中华礼仪网 浏览量: 383

按照一定的理念来处理亲人的遗体,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文化现象之一。无论是佛教、伊斯兰教、还是基督教,都有相当复杂的丧礼,从而显示出不同的文化观。儒学虽不是宗教,但儒家

按照一定的理念来处理亲人的遗体,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文化现象之一。无论是佛教、伊斯兰教、还是基督教,都有相当复杂的丧礼,从而显示出不同的文化观。儒学虽不是宗教,但儒家的丧礼也非常有特色,处处体现出生者对于死者的温情。

一、始死

儒家之礼要求,士应该“死于适(音di)室”。适室就是适寝之室,通常称为正寝。古代从天子到士的居室,都有正寝和燕寝。燕寝是日常起居的地方;正寝是正性情的地方,是斋戒的地方。生命垂危的时候,为了保证死在正处,能“寿终正寝”,也要移到正寝居住。

复-判断病人是否咽气的方法,是将一种极其轻薄的丝絮放在病人的鼻孔前,如果丝絮纹丝不动,表示已经气绝。接着,亲人要举行“复”的仪式。古人认为,人的生命由魂和魄组成,灵魂附着在体魄中,则生命存在;如果灵魂离开体魄,人就会昏迷或者死亡。人刚死的时候,魂气离开体魄不远,大声唿喊,或许能回到体魄之中。“复”就是招魂的仪式,主要程序是,命令一人担任“复者”(招魂者),将一套死者生前穿过的衣服搭在左肩上,然后登上屋嵴,面朝北拉长声音唿喊:“噢——某人回来吧!”连喊三遍,然后将衣服从屋前扔下,堂下的人随即将衣服拿进屋,覆盖在死者身上,希冀魂能回复于体魄。人死不能复生,但家属一时不能接受现实,希望有奇迹出现。正如《礼记》所说,复是子女表达“尽爱之道”的方式。

奠-亲人刚刚故去,家人不忍心马上就把亲人当死人来对待,每到吃饭的时候,子女都会自然地把饭菜端到死者的右边,表示依然在奉养他。这种礼节称为“奠”。从始死到棺柩落葬之前,每天的朝夕,以及有新的仪节,或者遇有特殊的日子,都要举行奠祭。现代社会的火化相当于古代的落葬,追悼会一般在火化之前进行。生者将花圈放在死者遗体的周围,上面写着“奠”字,正是古代奠祭的孓遗。。

饭含-为了让亲人离开人世时能够清洁干净,有司用煮过的淘米水为死者洗头,梳理头发,再用巾拭干水。接着,用巾为死者澡身,再用浴衣将身上的水拭干。然后为死者剪指甲,理顺胡须,就像平时为主人所做的那样。最后用丝带为死者束发,插上发笄,穿上贴身的衣服。

接着要在死者口中放米和贝,称为“饭含”,表达了子女不忍心让亲人空着嘴离开人世的心情。

沐浴、饭含之后为死者设掩和幎(音m i)目、穿鞋、衣,直至加冒等仪节,总称“袭”。为了入殓的方便,死者不能戴生前的帽子,于是用一块称为“掩”的布覆盖在死者的头顶。死者的两耳用丝绵填塞。然后用一块称为“幎目”的布覆盖在死者面部。最后为死者穿鞋。为死者穿的衣服,除贴身衣服之外,一共有三套。外面再结以大带,又将手板插入带内,在死者的右手拇指套上扳指,再用“冒”(尸套)将尸体装入。最后用衾被覆盖。

二、发丧和吊唁

当今,我国每逢国家领导人逝世,都要向国内外发“讣告”。在港澳台和海外华人世界里,丧家也一般要在报刊上发“讣闻”向亲友报丧,这些都是古代丧礼的遗风。

丧事的第一天,丧主首先要向国君报丧。死者有士的身份,是国君的臣下,犹如国君的股肱耳目,彼此有恩情。因此,国君得悉噩耗后,随即派一位士前往丧家吊唁,此外还要另外派人致送助丧的物品。

吊唁是与死者的告别,是表达情意的最后机会。《颜氏家训》记载,南北朝时期的江南,生活在同一城邑的好朋友,闻丧而三日之内不去吊唁,丧家就会与之绝交,日后即使路上相遇,也是回避而不打照面,“怨其不己悯也”。因有它故或者路远不能前往吊唁者,可以用书信致哀并说明情况,连书信也没有者,也与之绝交。

三、小敛和大敛

家中发生丧事,丧家需要让过往的人周知,于是将死者生前所用的旗旌插在堂的西阶上,这就是“为铭”。如果死者生前是没有资格建旗的不命之士,就用一块一尺长的黑布,下面缀以二尺长的赤色的布,宽都是三寸;在下端赤色的布上写上:“某氏某人之柩。”

沐浴、穿衣完毕,要为死者“设重”。按照丧礼的规定,要到棺柩落葬之后,才可以为他做“木主”,也就是通常说的牌位。作为过渡,此时要在庭中立一根称为“重”的木柱,意思是让死者的灵魂有一个比较固定的依附之处。由于死者已经装进尸袋,死者的面貌已经看不到,为了彰显行将出现的棺柩的身份,有司要将放在西阶上的铭插在重木上。

小敛-小敛是死后第二天中最重要的仪节,主要内容是为死者穿衣、加衾,地点依然是适室之内。小敛时应该穿多少套衣服,因死者的身份的高低而有不同的规定,士为十九套,含有 “法天地之终数”的意思,古人认为天数最终是九、地数最终是十;人死在天地之间,所以小敛的衣服要取天地的终数。小敛的所谓穿衣,实际上是将衣服裹在尸袋上下,最后再用布带扎牢。接着,士抬起尸体,众男女则在两旁捧持着尸体,然后将尸体安放在堂上,用夷衾覆盖尸体,等待大敛。

大敛-大敛是将尸体装入棺柩的仪节。地点由适室转移到堂上。为了便于将尸体装殓入棺,先要在在堂的西阶之上挖一个称为“肂(音si)”的坎穴,其深度以能见到棺与盖之际的木榫为准。然后用窆车将棺柩徐徐放入坎穴中,棺盖放在地上。

接着在堂上张设帷幕。妇人们站在尸体西侧,面朝东。丧主与亲属在尸体东侧,面朝西,袒露左臂。有司在东阶上铺席,并依次陈放敛尸用的绞带、单被、絮被、衣服,最好的祭服放在外面。将尸体抬到大敛席上,按与小敛类似的方法为死者加衣。根据丧礼的规定,士大殓所加的衣服为三十套。加毕,也用绞带捆扎。丧主号哭时,顿足不计次数。接着,丧主将尸体捧入棺木入敛;然后盖上棺盖,再在其上涂饰。

大敛以后,棺柩停放在殔内,等待落葬。古人把停柩称为“殡”。今天,人们将停放尸体的地方称为殡仪馆,其源盖出于此。古代从死到停柩,天子需要七天,诸侯需要五天,大夫以下只要三天;停柩的时间,天子为七月,诸侯为五月,大夫以下只要三月。这是因为葬礼的规模不同,需赶来参加丧礼的人相差悬殊,需要准备的时间也就有长短。

车驾临奠-丧礼的过程很长,国君不可能全部参加,一般来说,如果是大夫去世,国君要参加小敛和大敛;如果是士去世,就只参加大敛。国君到达时,丧主要到外门之外迎接。国君脱去吉服,从阼阶上堂,面对尸体而哭。于是,丧主奉命进行大敛。

大敛完毕,公卿大夫下堂,回到哭吊之位。国君有一个“坐抚当心”的仪节。在丧礼中,用接触死者身体的方式与死者作最后的告别,称为“冯(音ping)尸”,不同身份的人冯尸的方式和具体的叫法各不相同。子女对于父母,是抱持尸体的心口,称为是“冯尸”;父母对于儿子,是执持胸口的衣服,称为“执尸”;妻子对于丈夫,是执拘尸体的衣服,称为“拘尸”;国君对于臣下,是按抚尸体的心口,称为“抚尸”。四者之中,冯尸最重,拘尸次之,执尸又次之,抚尸最轻。四者的划分,体现了尊卑和恩情的深浅。

国君抚尸完毕,先后命令丧主、丧主之妇冯尸。他们不能抚摸国君抚摸过的地方。抬尸入棺时,丧主要捧住死者的头部。盖上棺盖后,有司在棺上涂饰。国君在祭席摆设完毕后出庙门,丧主号哭,拜送国君。君亲坐抚当心的仪式直到北宋时还存在,如司马光死,哲宗哀临其丧。但凡是担任过执政,即使是退休后才死的,皇帝也必亲临丧礼,并为之罢乐。若大臣死于远方,皇帝无法亲临,则必定派遣郎官前往吊唁,表达君对于臣的情分。到了南宋,风气大变,除了秦桧死,宋高宗亲自临丧之外,其余皇帝均不亲临大臣丧礼,君臣之淡漠,如同路人。

大敛以后,全家男女每天只要在朝、夕两个时间到殡宫号哭就可以了,称为朝夕哭。当然,哀痛所至时,也可以到殡宫痛哭,并非一律禁止。

四、下葬

葬的目的是掩藏尸体。远古时代没有墓葬制度,人们通常亲人遗体弃置野外,再用薪草掩盖,《说文解字》说:“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故人持弓,会敺禽也。”由于亲人的遗体每每为鸷禽勐兽撕咬,子女内心不忍,于是守在遗体旁,用弹弓驱赶鸟兽。相传到黄帝时开始使用棺椁,将遗体深埋,入土为安,体现了文明的演进。

启殡-天色微明时,殡宫门外点燃了两支烛炬,用以照明。灵柩还半埋在堂上的坎穴内。丧家的众男女在门外朝夕哭的地方即位。为了避免喧嚣之声的干扰,此时在场的人都要停止哭泣。

丧主向各位前参加葬礼的宾客行拜礼后,走进殡宫门,到堂下即位。接着,有司连续三次发出“噫兴”的叫声,以警醒死者的神灵;又连喊三次“启殡”,告诉死者的神灵行将出发。有司将灵柩从坎穴中徐徐起出后,有司用大功之布拂拭灵柩,并将小敛时用过的夷衾覆盖。

死者生前每逢外出必须报告长辈,是所谓“出必告”。此时行将葬入墓地,但行前首先要到祖庙中告别,以最后一次表达孝顺之心,这一仪节称为“朝祖”,是一种相当人性化的处理。 朝祖 送葬的队伍,最前面是灵柩。亲属按照与死者关系的亲疏为序,亲者在前,疏者在后,其中,男子在前,女子在后。

祖庙的阼阶是庙主——也就是父、祖专用的台阶。为了表示依然在行人子之道,灵柩要从西阶抬上堂,放在堂上的两楹柱之间的正中之处。丧主跟随后上堂。接着妇人上堂,面朝东而立。众主人在东阶下即位。接着举行称为“迁祖奠”的祭祀。死者生前乘用过的乘车、道车和稾车,都陈设在庭中。车上放着死者生前使用过的衣服、器物。

大遣奠-安葬之日,天明之时,将大遣奠的祭品预先陈设在大门外。大遣奠是为安葬遗体而设的,所以又称葬奠。这是最后一次为死者举行奠祭,所以特别隆重,祭品的规格超过前面所有的奠祭。按照礼数,士礼的规格是特牲三鼎,此时升一等,用少牢五鼎的规格,羊、豕、鱼、腊、鲜兽各一鼎。此外还有醴、酒和各种食品。准备埋入坟墓的明器此时也要陈列出来。

发引-大遣奠完毕后,送葬的队伍前往墓地,称为“发引”。发引是丧礼中的重要仪节。引,是輓引柩车的绳索。柩车启动前往墓圹时,送丧者执引輓车走在前面,称为“发引”。执引是亲友表示对丧事“助之以力”的仪节,是人们借以申述情谊,追思缅往的一种方式。时至今日,遗意犹在,例如送花圈时,通常会在绶带末尾写一“挽”字, “挽”是“輓”的俗字。“某某挽”正是古代执引輓车的意思。所以哀悼死者的对联称为“挽联”、吊丧的布帛称为“挽幛”,送葬时唱的歌称为“挽歌”。

下葬-下棺称为“窆(音bian)”。为了防潮,先要在墓穴的底部垫上称为“茵”的布。茵是夹层的,中间塞进了茅秀和香草等有芳香气味的草本类植物。

接着将灵柩抬下车,除去棺饰,然后在棺上系上“綍”,这是指下棺用的绳索。落葬时用它将灵柩托起,助丧者都要执住綍,然后将灵柩徐徐降入墓圹。此时丧主哭踊,向灵柩跪拜叩首,起立后又哭踊。

反哭-葬事完毕,丧家男女从墓圹返回祖庙和殡宫号哭的礼节,称为“反哭”。祖庙是死者生前带领家人进行各种礼仪活动的场所,如今堂室依然,而人已化去,入门而不见亲人,上堂也不见亲人,入室还是不见亲人,亲人已经离开了自己,永远不可复见了!于是,悲从心涌,大家哭泣辟踊,尽哀而止。

前来吊唁的宾客安慰丧主,丧主答拜,感谢他们前来送葬,并且亲临反哭之礼,并送他们出门。接着,丧家男女前往殡宫,这里是死者生前的居处,又是葬前的停殡之处,如今殡起人葬,空空如也,大家触景生情,再次号哭、辟踊,哀尽而止。

五、丧服

丧服是服丧者的丧饰。根据服丧者与死者的亲疏,丧服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等。五等丧服的区别,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丧服布料的精粗不同,斩衰的布料最粗、线缕最稀,加工也最粗糙;齐衰的布料略好于斩衰;依次向上变化,缌麻的布料已经与平常生活所用的布料没有太大的差别;二是丧期的长短不同,斩衰要服三年,齐衰的情况比较复杂,有三年、一年和三个月的差别,大功、小功依次减杀,缌麻只有3个月。随着时代的变迁,五等丧服的个别规定有所变化。

《仪礼·丧服》将五等丧服细分为11小类,要点如下:

01、斩衰三年。这是五等丧服中最重的一等。服此重服者,只限于子女为父亲、妻子为丈夫、父亲为嫡长子、臣为君等几种情况。

02、齐衰三年。齐衰是仅次于斩衰的丧等。根据亲疏的不同,有用杖(丧杖)与不用杖的区别,丧期也有长短。父卒为母,母为长子服。子女对于父亲、母亲的恩爱是相同的,但在丧服上却有所不同,主要是出于“家无二尊”的考虑突出父系的主体性。

03、齐衰杖期。父在为母、夫为妻服;丧服与齐衰三年全同,但丧期为期年(一年)。

04、齐衰不杖期。为祖父母,世、叔父母,兄弟等服之;与以上两种丧服的主要差别是不杖。

05、齐衰三月。为曾祖父母等服之,庶人为国君也用此服。

06、大功殇九月、七月。此服主要是为殇者而服。为子、女的长殇、中殇,兄弟之长殇、中殇等服之。

07、成人大功九月、七月。为从父兄弟、丈夫的祖父母等服之。

08、繐衰。是一种特殊的丧服,一般只有诸侯之臣为天子服之。

09、小功殇五月。 为叔父之下殇、兄弟之下殇等服之。

10、成人小功五月。为从祖祖父母,从祖父母,外祖父母等服之。

11、缌麻三月。 为族曾祖父母、族祖父母、族父母、族兄弟,以及妻之父母、舅、甥、婿等外亲服之。

最后需要提及的是,丧服的原则是“亲亲”和“尊尊”。亲亲是按照血缘关系亲属远近的原则来确定丧等。作为丧服主干的,是本宗的直系亲属,上起高祖、下到玄孙,一共九代,通常称为“九族”;为九族之内的亲属称为“宗亲”,彼此的服丧属于“恩服”。母系的亲属不是同姓,称为“外亲”,丧等较轻。尊尊是指为没有血缘关系、但有很高社会地位的人服丧,例如国君;这类丧服称为“义服”。

(责任编辑:李晋良)
用户评论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