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首页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搜索
X
历史典籍频道首页 史典书目 史海拾遗 研究发现 阅读提示 知识问答 野史传说

恒逻斯战役——唐朝与阿拉伯帝国的血战

时间:2012/7/18 10:26:00 来源: 搜狐网 作者: 皇天后土网 浏览量: 520

一 时间:公元751年(唐玄宗天宝十年) 地点:恒逻斯(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市) 交战双方:唐朝和阿拉伯帝国阿拨斯王朝(中国史书称之为黑衣大食) 领军人物:唐朝安西节度使高仙芝、
 一

时间:公元751年(唐玄宗天宝十年)

地点:恒逻斯(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市)

交战双方:唐朝和阿拉伯帝国阿拨斯王朝(中国史书称之为“黑衣大食”)

领军人物:唐朝——安西节度使高仙芝、阿拉伯——呼罗珊总督阿布·穆斯林(Abu Muslim)

过程:高仙芝消灭石国之后,中国在中亚的势力有所恢复,为了对抗高仙芝的进攻活动,阿拉伯联合河中所有属国准备进行反击,高仙芝得到这个情报之后于天宝10年四月(公元751 年),从安西出发,准备先发制人。在翻过帕米尔高原(葱岭),越过沙漠,经过了三个月的长途跋涉之后,高仙芝在七月份到达了阿拉伯人控制下的怛逻斯,并且开始围攻怛逻斯城。由于阿拉伯人早就在准备对安西四镇的攻击,在接到高仙芝进攻的消息之后立即组织了十余万的大军赶往怛罗斯城,双方在怛逻斯河两岸、今天的奥李-阿塔(Aulie-Ata 今江布尔)附近展开了决战。在高仙芝的指挥之下中国人是极其善战的,靠着步兵的强弓硬弩,高仙芝曾经占有很大的优势,中国骑兵一度完全压制了阿拉伯骑兵,但是由于阿拉伯联军数量极多,高仙芝无法取得最后的胜利。战斗进行到第五天,形势突变,中国军队战斗到傍晚之后,葛逻禄(Qarluq)雇佣兵突然叛变,他们从背后包围了中国步兵并且断绝了他们与骑兵的联系。而阿拉伯联军乘中国军队由于葛逻禄雇佣兵突然叛变而暂时混乱的机会,出动重骑兵突击中国军队的中心,于是高仙芝终于溃败,两万人的安西精锐部队,只剩下数千人逃出生天。

在收拢残兵之后骁勇的高仙芝并不甘心,依然想进行一次反击,但是在副将李嗣业的劝说之下终于放弃。由于对中国军队在怛罗斯战役中表现的惊人的战斗力印象深刻,阿拉伯人并没有乘胜追击,只是巩固了他们在中亚的霸权而已。再后来因为阿拉伯军的主将阿布·穆斯林功高震主而被谋杀,手下大将齐雅德·伊本·萨里也被处死,其余部于是叛乱,呼罗珊陷入混乱,阿拉伯忙于平乱,对于遥远的中国已经是有心无力了。而中国方面由于安史之乱,国力大损,也只能放弃在中亚与阿拉伯的争夺。

可叹的是,尽管恒逻斯之战的两位主帅英明神武,但都惨遭飞来横祸,不得善终。

高仙芝 (?—756),高句丽族人。高仙芝出身于将门之家。父亲高舍鸡,起初以将军在河西(指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从军,后立军功,官至四镇十将、诸卫将军。高仙芝姿容俊美,善于骑射,骁勇果敢,但仍以其“儒缓”而担心。二十余岁时即拜为将军,并与父亲班秩相同。到了开元末年,高仙芝已官至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恒逻斯之战后,高仙芝被解除了安西四镇节度使之职,入京任右金吾大将军,后封常清(高的得力助手)接任节度使之职。天宝十四年(755年),高仙芝被封为封密云郡公。安史之乱时,高仙芝再次领军平叛,监军边令诚(又是一个宦官)曾向高仙芝建议数事,高仙芝不从,使边令诚怀恨在心。高仙芝退守潼关后,边令诚入朝奏事,向玄宗反映了高仙芝和封常清败退之事,并说:“仙芝弃陕地数百里,又盗减军士粮赐。”玄宗大怒不已,派遣边令诚赴军中斩高仙芝。高仙芝说:“我退,罪也,死不辞;然以我为减截兵粮及赐物等,则诬我也。”边令诚不听。高仙芝又看了看被杀的封常清,叹息道:“封二,子从微至著,我则引拔子为我判官,俄又代我为节度使,今日又与子同死于此,岂命也夫!”言毕被杀。

艾布·穆斯林(Abu Muslim,718~755) 中世纪波斯呼罗珊农民起义领袖,阿拔斯王朝开国功臣,中国史籍曾译作“并波悉林”。波斯呼罗珊人,释奴出身。据传他为什叶派的追随者,信仰虔诚,精明强干,精通武略。749年10月,其代表率呼罗珊12名酋长到库法拥戴艾布·阿拔斯为哈里发。起义的胜利果实被阿拔斯攫取,建立了阿拔斯王朝。艾布·穆斯林被任命为呼罗珊总督。751年,其部将齐亚德在中亚恒逻斯大败中国唐朝将领高仙芝军,2万人被俘,势力遂达中亚地区。754年曼苏尔继任哈里发,因其在波斯和中亚的势力日增,遭曼苏尔猜忌,遂调他改任埃及总督,他拒不接受新的委任。755年被宣召回京,在抵达时以图谋反叛之罪,惨遭杀害。

一个宦官诬陷、一个功高震主,恒逻斯之战的胜者和败者,命运带着戏谑的口吻给你们开了同样的玩笑。

从军事角度上讲,恒逻斯之战在中国战争史上只是一次普通的作战,但它对当时的世界格局却影响重大。唐军的失败,使唐在中亚的羁縻府州沦丧殆尽。安西都护府属下的精兵死伤惨重,所剩至几,在以后的日子里,对于入侵之敌,仅有招架之功,再无反击之力。唐朝的号令也不再西出伊犁河。不久,吐蕃又独力攻陷了安西,唐朝彻底退出西域。怛罗斯一战对阿拉伯的影响也很大。大食取得了中亚诸国后,重征赋税,经济实力大为增长,为其继续扩张打下了基础。同时被俘的唐军中有造纸工匠,造纸术也从此传入西方。

胡适先生说过:“历史像一个任人装扮的小姑娘”,我所见到的小姑娘可能过于浓妆艳抹,以致看不清她的本来面目。

中学时历史还算是强项,我还担任过科代表这一学术性职务。但在当时,我对中西文明史上如此重大的符号——恒逻斯之战却全然不知。说来惭愧,还是电脑游戏担任了历史普及的任务,接触《轩辕剑三:云和山的彼端》后才知道,中国竟然和阿拉伯帝国进行过战争!高仙芝竟然背信弃义地对待石国!数千大唐勇士竟然丧生西域!

这才明白,原来随时随地皆可学习!

因为交通不便、消息闭塞,古代时不同文明间的任何接触都会引发今人的浓厚兴趣,何况是具备如此规模的战役?

由此,我想到了中国与古罗马的交流:遥想当年班超派遣甘英出使罗马帝国未果,甘英面对波斯湾的波涛汹涌,该是何种的豪情难酬!70年后,当时在位的罗马皇帝安东尼·庇乌(Antonin Le Pieux)派遣使节来到东汉,并在史书中留下了一个可爱的名字“安敦”。

《后汉书·西域传》中对罗马(大秦)有一段叙述,相当精彩准确:“大秦国一名犁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地方数千里,有四百余城。小国役属者数十。”“(大秦)以石为城郭,列置邮亭,皆垩塈之……皆髡头而衣文绣,乘辎白盖小车,出入击鼓,建旌旗幡帜。所居城邑,周圜百余里。城中有五宫,相去各十里。宫室皆以水精为柱,食器亦然。”“(大秦)常使一人持囊随王车,人有言事者,即以书投囊中,王至宫发省,理其枉直。各有官曹文书。置三十六将,皆会议国事。其王无有常人,皆简立贤者。国中灾异及风雨不时,辄废而更立,受放者甘黜不怨。”千年后,我们看到这篇文字时感到熟悉了吗?

是否有学者愿意深究中西文明的交汇与碰撞?是否有导演愿意将恒逻斯之战搬上银幕?以圆我们缅怀历史的一个梦?沧海桑田,往事尚可追矣!

(责任编辑:王冠骅)
用户评论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