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毛泽东1919年人生最大的成功是何事?
时间:2013/1/25 9:06:00 来源: 凤凰网历史 作者: 李蒙 侯波 浏览量: 409
核心提示:1919年春,毛泽东离开北平,那时他还并不怎样出名,当时他人生中最大的成功,是得到了杨开慧的爱情。
1949年3月23日上午十时,值班卫士叫醒了毛泽东。毛泽东问了问时间有些不高兴:“几点啦?叫你们九点叫,为什么现在才叫呢?”警卫员急忙解释,是周恩来副主席特意关照的,让主席多睡一小时。毛泽东才没说什么。这一觉也只睡了四五个小时,当时毛泽东睡得很少,常常连续熬两三昼夜才睡三四个小时。
吃过早饭,毛泽东率中央机关离开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向北平进发。临上车前他与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人一一握手,想起刚才睡觉的事,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周恩来笑了:“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语气中带着自信:“退回去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伟人毛泽东》,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第784页。]
早在1944年3月,郭沫若在重庆《新华日报》上发表了《甲申三百年祭》,叙述了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攻入北京推翻明朝以后,若干首领腐化,并发生宗派斗争,以致造成彻底失败的过程。
毛泽东把这篇文章列入整风文件,并致信郭沫若:“小胜就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他如此重视这篇文章,目的在于“叫全党同志引以为鉴,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以后他多次说过:“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他们共坐了十一辆小汽车和十辆大卡车,毛泽东坐的是第二辆中吉普。车队下了山区,就进入华北大平原。行车途中,毛泽东很高兴,在车上不断同警卫人员说笑:“今天又是三月份,为什么老在三月份咱们有行动呢。你们记得这几次行动的时间吗?你们说说。”警卫排长阎长林回答:“一九四七年三月十八号撤离延安啊。”“去年三月份呢?”“去年三月二十二日,由陕北米脂县的杨家沟出发,向华北前进啊!”毛泽东接着说:“今天是三月二十三号;与去年三月二十二号只差一天,我们又向北平前进了。三年三次大行动都是在三月份。明年三月份应该解放全国了。等全中国解放了,我们再也不搬家了。”[《伟人毛泽东》,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第784页。]
那天本来是准备赶到保定的,因为路不好走,天黑以前就在唐县附近的淑闾村住下了。毛泽东住在村民李大明家里。这一夜他没有休息,前半夜同村干部座谈;后半夜坐在小凳子上,趴在用木板支的床上写材料。
第二天上午车队继续出发,中午到保定,毛泽东听了冀中党委书记林铁的汇报。吃过午饭,又出发,傍晚抵达涿县,住在第四野战军四十二军军部大院里,北平市长叶剑英已等候在此,专为汇报工作,接风洗尘。叶剑英表示要搞个隆重的入城式,毛泽东不同意:“我们进城,千万不要惊动老百姓,声势不要搞得太大。不用宣传全世界都知道了,不必花银子搞仪式。”见叶剑英面露难色,周恩来在旁边劝道:“他们已经准备了好几天了,是不是这样,我们不进市区,可以在郊区搞个小型的阅兵式,请社会各界代表参加,大家见个面,也算个安民告示。”毛泽东同意了。
3月25日清晨,他们从涿县改乘火车到达北平清华园火车站,随后坐车到颐和园休息。散步时,毛泽东发现偌大的公园空空荡荡,没有一个游人。他问机要秘书叶子龙,叶子龙说:“为了首长的安全,今天公园不开放。”毛泽东很不高兴:“公园不是私园,没有游人像什么样子。不游了,不游了!”
大家来到益寿堂休息。临近中午,这里没有准备饭菜,连个工作人员也看不到。房间里很冷,只有一个煤炉,也很久没有生火。叶子龙指挥大家生火做饭,可卫士们都是刚从农村出来的,以前一直用柴灶,没用过这种铁炉子,半天生不着火。毛泽东还在为刚才没有游人的事生气:“叶子龙,你们怎么连炉子都不会生?统统撤职。”
情急之下,叶子龙亲自跑到街上,买了些芝麻烧饼和熟肉回来,做“烧饼夹肉”。他回来时,炉子已经生起来了,火很旺,水也烧开了。毛泽东吃着夹肉的烧饼,高兴起来:“叶子龙,你很会采购嘛,这是京城的名吃呢。三十年前在北平的时候,我就经常吃的。”
1918年夏,毛泽东从湖南省立师范大学毕业,为组织湖南学生赴法国勤工俭学运动,第一次来到北平。由他的老师杨昌济的介绍,毛泽东来到北京大学担任图书馆的管理员,而当时图书馆的馆长就是李大钊。正是在这里,他得到李大钊等人的指引和熏陶,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如果没有那一次北平之行,毛泽东也许终身都默默无闻,走的是另外一条别样的人生轨迹。
1919年春,毛泽东离开北平,那时他还并不怎样出名,当时他人生中最大的成功,是得到了杨开慧的爱情。整整三十年后,1949年的春天,毛泽东又来到了北平,而这一次,他是即将要改写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伟人。
吃完饭,周恩来从西郊机场赶来了,说那边已经准备就绪,请主席过去。
政协筹备会上,谈到国名,马叙伦、陈叔通、郭沫若、沈雁冰等十多位代表认为应取消“简称中华民国”的字样。
随着解放军在前线的节节胜利,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被提上日程。6月15日到19日,新政协筹备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勤政殿召开。为了工作方便,毛泽东暂时从香山双清别墅移住中南海丰泽园菊香书屋。
会议期间,毛泽东先后会见了张澜、李济深、沈钧儒、陈叔通、何香凝、马叙伦、柳亚子等人。他对这些民主人士很尊敬,十分亲切有礼,一听说哪位老先生到了,马上出门到汽车跟前迎接,亲自搀扶其下车、上台阶。一些民主人士见到毛泽东总要先竖起大拇指,连声夸奖“毛主席伟大”。对于这种情况,毛泽东十分不安。一次,毛泽东出门迎接李济深,李老先生一见面就夸毛泽东了不起,毛泽东扶他进门坐下后诚恳地说:“李老先生,我们都是老朋友了,互相都了解,不要多夸奖,那样我们就不好相处了。”
有一天,毛泽东准备会见张澜先生,事前他告诉卫士长李银桥:“张澜先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了不少贡献,在民主人士中享有很高威望,我们要尊敬老先生,你帮我找件好些的衣服换换。”李银桥在他仅有的几件衣服里选了半天,也没找到一件没有补丁的衣服,于是诉苦道:“主席,咱们真是穷秀才进京赶考,一件好衣服都没有。”毛泽东说:“历来纨绔子弟考不出好成绩,安贫者能成事,嚼得菜根百事可做,我们会考出好成绩!有补丁不要紧,整齐干净就行。张老先生是贤达之士,不会怪我们的。”
(责任编辑:李晋良)学会这些词,一开口就是文化人
寻找历史真相的学科,金石与金石学
包裹在端午节里的千古文化
《红楼梦》:林黛玉睡觉为何裹紧被子?史湘云睡觉为何那么豪放?
《红楼梦》里谁最快乐?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