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场 廖化第一次出场是在第27回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故事,在历史上确有记载。《三国志;关羽传》中有明确记载:及(关)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
出场
廖化第一次出场是在第27回——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故事,在历史上确有记载。《三国志;关羽传》中有明确记载:“及(关)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关羽走后,曹操的大部分手下都主张派兵追击,但被曹操拒绝。曹操当时说:“每个人的志向都不一样,各为其主,就不要难为关羽了。”得到了曹操的命令的部下也就放弃了追杀关羽的打算,关羽也得以非常安全的回到刘备身边,中途没有遇到丝毫的困难。罗嗦了这么多关羽的事情,一个是因为廖化就出场在这个时机,而另一个就是因为若干年后,廖化有了和关羽同样的侠义与胆色并存的千里逃奔,而廖化的逃奔,困难重重,是远在关羽之上的。
还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说比较妥当。关羽正在意气风发之中,“拜书告辞,封金挂印“,大度的曹操以黄金锦袍相赠,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可是一回头,居然不见了刘备的两个老婆!对刘备来说,老婆丢了应该没有任何感觉:“兄弟如手足,老婆如衣服“,这话就是打他刘皇叔那里流传下来的啊。所以呢,丢了两件衣服呢,自然不会影响手脚跟脑袋的感情的啦。可是关羽是个死心眼,我估计是因为关羽秉烛那段,如果缺乏刘夫人的证词,刘备也许不情愿去做无罪的推定。当然啦,这猜测是我猜测的啦,圣人能成其为圣人,自然在舆论上是一定会保持先进性滴~~~~打住,怎么又跑题了~(请之前编辑本段的朋友再跑回来说明一下廖化的出场呀——貌似还没说就戛然而止...转到下一段去了,哎!为了在下回分解的时候还有人听书,真是煞费苦心!!)
雪中送炭
关羽找不到刘太太,自然是着急啊。重要的证人没了,我想换了谁都会着急。正在这时候,有人雪中送炭来了。这人便是廖化。
“云长心慌,纵马四下寻之。忽见山头一人,高叫:“关将军且住!”云长举目视之,只见一少年,黄巾锦衣,持枪跨马,马项下悬着首级一颗,引百余步卒,飞奔前来。公问曰:“汝何人也?”少年弃枪下马,拜伏于地。云长恐是诈,勒马持刀问曰:“壮士,愿通姓名。”答曰:“吾本襄阳人,姓廖,名化,字元俭。因世乱流落江湖,聚众五百余人,劫掠为生。恰才同伴杜远下山巡哨,误将两夫人劫掠上山。吾问从者,知是大汉刘皇叔夫人,且闻将军护送在此,吾即欲送下山来。杜远出言不逊,被某杀之。今献头与将军请罪。”关公曰:“二夫人何在?”化曰:“现在山中。”关公教急取下山。不移时,百余人簇拥车仗前来。关公下马停刀,叉手于车前问候曰:“二嫂受惊否?”二夫人曰:“若非廖将军保全,已被杜远所辱。”关公问左右曰:“廖化怎生救夫人?”左右曰:“杜远劫上山去,就要与廖化各分一人为妻。廖化问起根由,好生拜敬,杜远不从,已被廖化杀了。”关公听言,乃拜谢廖化。“ 嫂子找回来了,关羽自然高兴,可是廖化接着就提出来要跟着关羽:“廖化欲以部下人送关公。关公寻思此人终是黄巾余党,未可作伴,乃谢却之。廖化又拜送金帛,关公亦不受。廖化拜别,自引人伴投山谷中去了。“
梦想破裂
关羽居然一口回绝了廖化。其实换了我也一样会回绝的。谁当差出了差错也不乐意把清楚中间过场的人长期留在身边啊,刘备一定会问啊:这人你怎么认识的?关羽如果不乐意说谎就只好说啦:这人是帮我送回嫂子的。
廖化跟着同去的梦想破裂,廖化第一次出场结束。
二次出场
廖化第二次出场就到了第60回——张永年反难杨修,庞士元议取西蜀。诸葛亮刚把人周瑜气死,借了荆州就没打算还的刘备刚拐了孙权的妹妹,正是得意之时,人在得意的时候,往往容易露出尾巴,刘备也不例外,庞统来了就没好好接待人家。庞统是谁啊,凤雏先生啊,跟那个在茅草屋里让人三顾的卧龙先生是“南慕容北乔峰“并称滴,人家都说啦,这两人你得了一个就可以定天下。刘备同时拥有俩,却也最后只是偏安一隅。。。。。。
庞统好不容易才进入决策层,自然要有所建树,于是便提出来要西进四川,奠定刘皇叔万世的基业~“于是遂请孔明,同议起兵西行。孔明曰:“荆州重地,必须分兵守之。”玄德曰:“吾与庞士元、黄忠、魏延前往西川;军师可与关云长、张翼德、赵子龙守荆州。”。“刘备的安排很有意思。有了庞统这个高参,诸葛亮和他的手足都可以不用跟随。当然,也许这正是诸葛想要的,一山不容得二虎嘛。
偶们的刘皇叔西进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它奠定了刘皇叔领导西蜀人民继续革命的坚实基础,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廖化又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这一次干脆就是个龙套角色------“临行时,忽廖化引一军来降。玄德便教廖化辅佐云长以拒曹操。“
廖化这一次眼药上的及时。刘备正在用人之际,廖化居然来投,而且这一次很幸运,直接见到了最高统帅,所以能够留了下来。可惜,功亏一篑,谁知道为什么居然还是最终留在了关羽的身旁以拒曹操!
廖化福寿延年,现在只是开局好罢了。
露脸
庞统死了,参谋长这次自然要亲自出马了。于是廖化终于有了可以露脸的机会。“孔明遂与了印绶,令文官马良、伊籍、向朗、糜竺,武将糜芳、廖化、关平、周仓,一班儿辅佐云长,同守荆州。一面亲自统兵入川。“诸葛亮带着兵去打四川去了,留在荆州的将领是糜芳、廖化、关平、周仓。糜芳不用说了,那是刘皇叔的小舅子,关平、周仓呢,则是关羽的私人党羽,简直可以这样说,任凭有天大的功劳,估计也轮不上人微言轻的廖化吧。可怜的廖化,有了立功的机会也只能是为人作嫁吧?
幸好天道有公,刘皇叔成功荡平四川,论功行赏之际,居然没有忘记了这个叫廖化的小小人物。“诸葛亮为军师,关云长为荡寇将军、汉寿亭侯,张飞为征虏将军、西乡侯,赵云为镇远将军,黄忠为征西将军,魏延为扬武将军,马超为平西将军。孙乾、简雍、糜竺、糜芳、刘封、吴班、关平、周仓、廖化、马良、马谡、蒋琬、伊籍,及旧日荆襄一班文武官员,尽皆升赏。"
是骡子是马,只有到了战场上才能见分晓。不知道是不是跟走了上层路线有关系,反正是廖化从此开始频频亮相了。关羽本意还想继续把廖化当作秘密武器,在攻襄阳的时候,让糜芳做先锋,结果却不曾出师就失火烧毁许多粮食和兵器,只好换成廖化当先锋。
廖化当先锋关羽仍不放心,他让关平作了副将。幸好廖化行事缜密,果然不负关羽所命,帮助关羽攻下了襄阳。
忠肝义胆
然而,人有旦夕祸福,正如关羽,也难免有走背运的时候,荆州失守,关羽败走麦城。危难之际见真情,危急之下,廖化主动请缨去上庸求救,忠肝义胆,苍天可鉴。
“关公即修书付廖化藏于身畔。饱食上马,开门出城。正遇吴将丁奉截往。被关平奋力冲杀,奉败走,廖化乘势杀出重围。投上庸去了。关平入城,坚守不出。“
刘封、孟达却不伸援手,让人齿冷之余,不禁为廖化所为而击节赞叹。“且说刘封、孟达自取上庸,太守申耽率众归降,因此汉中王加刘封为副将军,与孟达同守上庸。当日探知关公兵败,二人正议间,忽报廖化至。
封令请人问之。化曰:“关公兵败,现困于麦城,被围至急。蜀中援兵,不能旦夕即至。特命某突围而出,来此求救。望二将军速起上庸之兵,以救此危。倘稍迟延,公必陷矣。”封曰:“将军且歇,容某计议。”
化乃至馆驿安歇,专候发兵。刘封谓孟达曰:“叔父被困,如之奈何?”达曰:“东吴兵精将勇;且荆州九郡,俱已属彼,止有麦城,乃弹丸之地;又闻曹操亲督大军四五十万,屯于摩陂:量我等山城之众,安能敌得两家之强兵?不可轻敌。”封曰:“吾亦知之。奈关公是吾叔父,安忍坐视而不救乎?”达笑曰:“将军以关公为叔,恐关公未必以将军为侄也。某闻汉中王初嗣将军之时,关公即不悦。后汉中王登位之后,欲立后嗣,问于孔明,孔明曰:‘此家事也,问关、张可矣,’汉中王遂遣人至荆州问关公,关公以将军乃螟蛉之子,不可僭立,劝汉中王远置将军于上庸山城之地,以杜后患。此事人人知之,将军岂反不知耶?何今日犹沾沾以叔侄之义,而欲冒险轻动乎?”封曰:“君言虽是,但以何词却之?”达曰:“但言山城初附,民心未定,不敢造次兴兵,恐失所守。”封从其言。次日,请廖化至,言:“此山城初附之所,未能分兵相救。”化大惊,以头叩地曰:“若如此,则关公休矣!”达曰:“我今即往,一杯之水,安能救一车薪之火乎?将军速回,静候蜀兵至可也。”化大恸告求,刘封、孟达皆拂袖而入。廖化知事不谐,寻思须告汉中王求救,遂上马大骂出城,望成都而去。“
(责任编辑:史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