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首页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搜索
X
历史典籍频道首页 史典书目 史海拾遗 研究发现 阅读提示 知识问答 野史传说

权臣历历 篡位自立或抄家灭族(2)

时间:2013/12/5 10:20:00 来源: 中国历史网 作者: 张程 浏览量: 407

自古以来,王朝更迭只有两种名义:禅让和征诛。权臣们夺国畏惧篡弑之恶,常借禅让的名义。曹丕导演的假禅让例子一开,晋、宋、齐、梁、北齐、后周、陈、隋、唐等等,无不借此名

  自古以来,王朝更迭只有两种名义:禅让和征诛。权臣们夺国畏惧“篡弑”之恶,常借“禅让”的名义。曹丕导演的“假禅让”例子一开,晋、宋、齐、梁、北齐、后周、陈、隋、唐等等,无不借此名义。不过,曹魏,司马晋,包括东晋的桓玄废安帝,对前代帝君都没有加以杀戮。汉献帝,曹魏末帝曹奂,包括被虏的蜀汉刘禅,孙吴的孙皓,都得以善终。自南朝宋刘裕篡位,这位寒人出身的老头子开始杀旧朝皇帝,再到沈约劝萧衍不可“慕虚名”而“受实祸”,南朝北朝相蹈此习,末代的少年皇帝及凤子龙孙们下场极惨,无一善终。
  
  东魏权臣高欢逼走了北魏孝武帝,迎立孝静帝,由于心里有愧,对新皇帝恭礼有加。高欢死后,其子高澄袭位,对孝静帝很是放心不下。史载这位青年皇帝好文学,美容仪,能臂下挟石狮子翻宫墙,箭术精妙,很像他的先辈北魏孝文帝。身为大将军的高澄派中兵参军崔季舒监视孝静帝的一举一动,连吃饭喝酒说什么话都要一一细禀。有一次孝静帝在邺东打猎,驰逐如飞,监卫都督(应该叫“监视都督”)就叫嚷:“天子您不要跑马,大将军会怪罪!”还有一次,高澄侍宴,举一大斛直抵孝静帝下巴:“臣高澄劝陛下饮酒。”封建等级社会,真正的臣下怎敢能直接“劝”皇帝饮酒!孝静帝也急了,不悦道:“自古无不亡之国,朕也不想这么活着了!”高澄大怒,指帝大骂:“朕,朕,狗脚朕!”并命令崔季舒猛捣静帝三大拳,然后奋衣而出。连打皇帝都不亲自动手,令属下代击,真是闻所未闻。
  
  不久后,高澄被家奴刺死,其弟高洋袭大将军位,很快就上演“禅让”戏。静帝不得已,与嫔妃辞诀。高洋派辆破牛车在东上阁等着接静帝搬家,值班的小班长赵德跳上车作押解状从后面抓持,孝静帝以肘击之,最后发怒:“朕畏无顺人,授位相国,你是什么奴才,敢逼人如此!”而对跪满庭院泪如雨下的后妃,风神俊朗的孝静帝还忘不了自嘲一句:“此日之事能和汉献帝、常贵乡公(曹魏末帝曹奂)相提并论啊。”这句话错了。汉献帝和曹奂“禅位”后好酒好肉好宫殿活了多年。高洋当皇帝不久,就用毒酒鸩杀孝静帝,并其三子。
  
  高洋初当皇帝时励精图治,北中国大半为其所有。而后沉湎于酒,动辄肢解烹煮虐杀臣下,有一天忽然向他妹夫元韶发问:“汉光武何故中兴?”元韶是魏朝皇族,因为是高氏女婿,一直活得还不错,此时只得老实回答:“因为王莽没有把刘姓皇族全部杀绝。”于是高洋把魏朝姓元(原姓拓跋)的二十五家直系皇族全部杀光,把元韶也囚入地牢,饿得这位驸马爷啃自己衣服活活噎死。过了一阵,高洋又在晋阳把诸元疏属也全部杀净,或祖父为王,或身为显贵,皆斩于东市,婴儿投于空中承之以槊,共杀721人,弃尸漳水,以至于后来剖鱼的人常在鱼腹腔中看见人的指甲,致使邺城人好久都不食鱼。高洋又留下东魏王子元黄头一个人,让他和一些死囚从高台上以席为翅,飘悠而下,事先讲好摔不死就饶他一命。死囚们纷纷摔成肉饼,惟独元黄头灵巧身健,求生心切,竟能飞到紫陌慢慢降下(估计有点像现在玩滑翔伞的技术),高洋食言,全然不顾“君无戏言”的古训,把元黄头交给御史关在狱里饿死,还不如摔死来得痛快……
  
  厚厚一部二十四史,权臣历历:秦朝李斯、赵高,西汉霍光、梁冀,曹魏司马氏,西晋司马伦,东晋桓温,东魏高欢,西魏宇文泰,南朝宋刘裕,齐萧道成,梁萧衍,陈朝陈霸先,北周杨坚,唐朱温,后周赵匡胤,北宋高俅、蔡京,南宋秦桧、贾似道,元朝阿合马、脱脱……朱元璋建立明朝,削弱宰相职权,最终阉坚弄权,宦官大成气候,一个魏忠贤就已经“九千岁”了,种下亡国之祸。
  
  有明一代,权臣只有张居正一人而已。清朝权臣差点当皇帝的只有摄政王多尔衮,后来的曾国藩、李鸿章小心翼翼,国柄在手仍一心忠于王室,最后的袁世凯一直被小溥仪念叨:他会不会是曹操?——果真是曹孟德之流,只不过世易时移,国人已不喜欢再有人当皇帝,春秋大梦,八十三天戛然而止。一代雄杰,活活忧死。

(责任编辑:史林娜)
用户评论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