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市民 前倨而后恭,趋炎附势,嫌贫爱富的苏秦的嫂嫂: 《苏秦列传》苏秦在出游数年,大困而归之时,他的兄弟嫂妹妻妾都看不起他,责备他,在苏秦挂六国相印做了大官发了财
3、小市民
前倨而后恭,趋炎附势,嫌贫爱富的苏秦的嫂嫂:
《苏秦列传》苏秦在“出游数年,大困而归”之时,他的兄弟嫂妹妻妾都看不起他,责备他,在苏秦挂六国相印做了大官发了财之后,兄弟嫂妹妻妾对他就不一样了,“侧目不敢仰视,俯伏侍取食”,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你为什么前时那么傲慢,而现在如此恭敬)?”嫂委蛇蒲服,以面掩地而谢地(像蛇一样匍匐而前,以地来掩盖自己惭愧的面孔)谢曰:“见季子位高金多也。”苏秦喟然叹曰:“此一人(同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
苏秦出生在洛阳一个平民之家,兄弟嫂妹妻妾都是小人物。正因为贫寒苏秦才发愤读书,力图出人头地。苏秦最后的发问,把问题指向广大百姓,或者说几乎所有的小人物。他们中的多数人是不是都前倨后恭、嫌贫爱富、趋炎附势?回答应该是肯定的。中国人有其优秀品德,但是相当多的人也具备苏秦嫂嫂的品质。如果不是这样,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攻读四书五经,就不会有人在科举路上拼命跋涉,因为“读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士农工商”,“士”是排在“农”前面的。
嫌贫爱富自古有之,小市民尤甚。这也是中国人的劣根性之一。鸦片战争时期的严复,学贯中西,他将西方的情况与中国相比较,认为中国人的特点有三,一是讲迷信,二是重人情,三是趋炎附势,还是有道理的。
4、有一技之长者
鸡鸣狗盗之士:
《孟尝君列传》齐泯王时,孟尝君为齐相,有人谗言:“孟尝君贤,而又齐族也,今相秦,必先齐而后秦,秦其危矣。”于是秦昭王乃止(罢免孟尝君的官职)。囚孟尝君,谋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解脱),幸姬曰:“妾愿得君狐白裘。”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直(值)千金,天下无双,入秦献之昭王,更无他裘。孟尝君患之,遍问客,莫能对。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藏中,取所献(献给秦昭王的)狐白裘至,以献秦王幸姬。幸姬为言昭王,昭王释孟尝君。孟尝君得出,即驰去,更封传,变名姓以出关。夜半至函谷关,秦昭王后悔出孟尝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驰传逐(追赶)之。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而出客,孟尝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出。出如食顷,秦追果至关,已后孟尝君出(已在孟尝君出关之后),乃还。始孟尝君列此二人于宾客,宾客尽羞之,及孟尝君有秦难,卒此二人拔之。
鸡鸣狗盗之士在孟尝君的门客中处于“最下坐”和“居下者”的地位,是两个小人物,但就是这两个人,一个偷得秦昭王的狐白裘,一个学鸡打鸣,使得孟尝君安全出了函谷关,回到了齐国。如果不是他们,孟尝君就会成为秦王的刀下鬼了。
鸡鸣狗盗之士,属于有技术专长的人,平时地位很低,被人瞧不起,但一旦需要他们发挥专长的时候,就非他人可比了。
下层社会中有许多能人,往往被忽视,这是一个历史的错误,也是每一个时代的错误。如果让这些被埋没的人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将会大大解放生产力,促进社会进步。
随着时代的进步,需要越来越多的有技术专长的人。
(责任编辑:史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