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首页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搜索
X
地方志篇频道首页 地方志库 趣闻轶事 地区分类 地方志研究

加快地情信息网络建设 实现方志工作数字化

时间:2012/6/16 9:45:00 来源: 未知 作者: admin 浏览量: 1023

在十二五计划即将启航之时,许多地方加快了地情信息资料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志鉴资料工作和地情信息网络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既可以为地方党政及其部门
在“十二五”计划即将启航之时,许多地方加快了地情信息资料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志鉴资料工作和地情信息网络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既可以为地方党政及其部门推进重要工作、活动提供咨询,又可以为搞好招商引资、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既可以为续修志书、编纂年鉴和重大文化出版工作提供信息资料,又可以为开展地情调查积累材料。
 
当前,有些地区的方志部门主动融入文化产业开发的时代潮流,努力发扬方志资源,加快建设地情信息网络(资料库),做大做强方志事业,并且取得积极的成效。如河南省提出了省市县三级史志办公室加快方志馆(室)建设的规划。在当前的修志编鉴工作中,方志部门应该把志鉴资料工作和地情信息网络建设作为一项硬指标,抓住编制“十二五”规划的契机,将其纳入规划之中,抓实抓好,尽快建立志鉴资料库(或方志馆、室)和地情信息网络,更好地为修志编鉴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基本原则

志鉴资料工作和地情信息网络建设应遵循系统化、配套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四化”原则。只有全面、广泛地征集地情信息资料,才能使资料系统充实、相互印证、配套成网,方可资志鉴编修工作采用,更好地发挥作用。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何充分发挥地情信息资料等方志资源的作用,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服务?只有尽快建成地情信息网络,实现地情信息资料的网络化,才能达成这个目的;也只有使全部资料由纸质形式转变变为电子格式,保存于电脑、光盘中,且能传载上网,才能实现数字化。

总体设计

在地情信息网络建设规划之初,首先应该设计好网络总体框架,选择科学合理的技术路线。应该把方志部门工作网络提升发展为地情信息网络,改变其主要发布方志部门信息的现状,建成全方位发布一个地方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人文人物、经济资讯、社会民生等信息资料的综合性网站、方志系统门户网。如福建等省市地方志工作机构将其地情信息网络作为服务社会的重要窗口,采取落实目标责任、合理设置栏目、推进“数字方志”建设、及时更新充实数据资料等措施,建成了一大批地情资料库、地情信息网。目前,福建省情况资料库——地方志之窗设置栏目30多个,发布文字3.55亿字、图片1.75万张,收录了首轮修志已出版的约300部三级志书的全文数据。仅2008年10月1日至2009年12月16日18时的443天,总访问量就突破1000万人次,日均点击数突破2万人次。这家非主流的省情信息网站内容的全面性、资料的丰富性及访客的大众化,令人叹为观止。

内容提供

根据已建成投运的地情信息网络的成功经验和地情资料信息工作发展趋势,笔者建议,地情信息网络的内容提供尤其是在栏目设置上既要体现全面性、系统性,更要科学客观地分析地方经济社会结构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并且要从技术层面和技术路线方面分析可行性,按照地方经济文化特色设置栏目。信息发布的主体内容有三类:
一是地情信息。包括地方的自然地理、历史建置、资源环境、风景旅游、科教卫生、体育运动、经济产业、社会保障、人民生活等方面的信息,绝大部分应该是经过整理加工的二次、三次文献资料,如地方常委、政府及其机关部门、重点企事业单位的规划、重要计划和专题报告、总结、汇报以及对地方经济社会的专门研究文章等,还应该选载参考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较大的一次文献资料。如福建省情资料库——地方志之窗网络的《福建概览》《地情文献》《闽台缘》《热点关注》《福建之最》《八闽人物》《闽台姓氏》《旅游风光》等11个主栏目,全方位、多角度地将古往今来福建地情信息资料提供给网民。
  二是方志年鉴工作和事业信息及史志鉴研究资料。包括重大规划、计划,重要工作与活动的信息,重要的工作总结、报告和调研文章等等。比如福建省情资料库——地方志之窗网站,设有《省志》《地市县志》《部门村镇志》《福建史志》《旧志》《综合年鉴》《修志简讯》《理论探讨》《业务辅导》9个志鉴类栏目,其中6个栏目有志鉴及其部类具体内容提供。又如中国龙志——黑龙江省情信息网设有《龙江志办》《方志论坛》《省志库》《市县志书库》和《省直志书》等志书类主、分栏目及《志书销售在线》窗口,均提供志书和年鉴的具体内容;志鉴工作类栏目设有《志办风采》《地市资讯》《方志信息》《修志工作》《专家之窗》《方志论坛》6个,点击开“专家之窗”栏目可以看到梁滨久、张守春、柳成栋、吕慧芬、范青松五位专家的博客,仅《方志论坛》栏目就设有《读志用志专栏》《专家答疑》《专家名录》《省志办专栏》《地市论坛》和《文学天地》等9个分栏目,类目齐全,内容丰富,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颇具眼球吸引力。
三是地方文化、人物及其研究资料。其一要设立栏目,集中刊载本地及邻近区域、大文化区的文化和人物研究专题文章、调研报告和学术论文等方面的,其二要设立栏目,集中刊载推进方志年鉴工作的经验交流、业务探讨和理论研究文章等方面。如福建省情资料库——地方志之窗网站设有文化类栏目《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红土地文化》《船政文化》《畲族文化》《朱子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名胜》9个之多。
当然,市地、县区级地情信息网络(资料库)不必像省级地情信息网设置一样多的栏目,面面俱到,更要地方特色,主要服务好当地网民群众,适当兼顾外地网民用户和研究专家的需求。

运作维护

地情信息网络的建设可由方志部门拟定总体规划,报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后实现,由方志馆(室)或资料处室具体负责实施,在实施和建立之初,就应该在行政区域内制定、实施严格的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实行地情资料信息的征集、考证、审核、上载和维护“分工负责、逐级考核”办法,一种方法是资料处室“一门对外”发布,由方志部门领导审核后再上网,并由资料处室负责网站运行维护和资料信息的充实更新工作;第二种办法是由方志部门各相关职能处室对外发布,负责相应栏目资料信息的及时充实更新,分管领导负责内容的政治性、保密性和质量把关审核。尤其要注意资料的保密性,所有上网资料都必须经过保密审核。可以建立内网和外网、内外网相互隔离,内网作为方志部门工作网站,用于内部工作情况交流、资料发布和一般文件传递等,设立网关,需登录者凭注册用户和密码登录。不能直接在网上传递需要保密的电子文档,要实行物理隔离,用移动介质拷贝。外网则可以免费向公众开放。
(责任编辑:LPP)
用户评论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