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首页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搜索
X
中华地理频道首页 探索旅游 走遍中国 自然遗产 中华地图 游记留影 地理图库

平遥县衙博物馆院落

时间:2014/3/10 10:32:00 浏览量: 554

穿过大门,就进入县衙的第一进院落,可看到东西各有窑洞六间,取六六大顺之意,这就是赋役房,为明万历年间的建筑,是收取赋税钱粮的场所。 眼前这道门是 县衙 的第二道门---
穿过大门,就进入县衙的第一进院落,可看到东西各有窑洞六间,取六六大顺之意,这就是赋役房,为明万历年间的建筑,是收取赋税钱粮的场所。
  眼前这道门是
县衙的第二道门------仪门,顾名思义,即“礼仪之门”。
  进入仪门,到了县衙的第二进院落“六部房”,中央称“六部”,地方称“六房”,六房对称设置,清一色的青砖灰瓦,六檩硬山前廊式。“吏”“户”“礼”居东,“兵”“刑”“工”居西。
  咱们从这边到县衙西侧线的牢狱参观。牢狱的占地面积在清朝达到1700平方米,有“重狱”、“轻狱”、“女狱”、“狱神庙”、“子孙房”,但大部分没有开发出来,只开发出一小部分。
  衙役分为三班衙役,指快班、壮班、皂班。
  前面屋顶上使用琉璃饰品的是十王庙,还没有开放。
  这是洪善驿,在当时是招待来往的下级官员来住宿的,是招待所的性质。
  咱们来到的地方是督捕厅。1644年,清军入关,在十七省设置督捕厅,主管八旗及各省驻防逃人之事,隶属兵部。
  县衙督捕厅始建于清初,与牢狱南北呼应,主要是便于随时提审犯人。
  首先看一下第一展室。在封建社会,男女不平等,妇女被认为是没有自身意志的从属物。
  红契,清末民初买卖田地、房宅,经官府征税盖章的称为“红契”。
  税契,始于东晋,是指古代官府发给商贾以征税的文书。
  继承制度,清代继承分为身份继承和财产继承,身份继承又包括宗族继承和封爵继承,宗族继承通常以嫡长子为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无嫡长子者立嫡长孙,以后按嫡次子,嫡次孙,庶长子,庶长孙,庶次子,庶次孙,依次继承。
  封爵继承与宗族继承顺序相同。
  财产继承,以家长的遗嘱为准,无论家长的分配是否公允,子孙只能遵从,无权表示异议。只有当家长生前或临终时没有表达分配家产的意向,才发生依法分割家产的问题。在清律中女婿和养子,也享有一定的继承份额。
  第二展室,这边是诉状,在清朝一般不亲自写状子,当时有专门写状子的人可代写,诉状也有联名上告的。
  判决,在清朝判决时,必须原、被告出庭。
  爰书,古代司法文书,包括供词、记录、送达书、报告文书等
  契约,在咱们,借钱进打个欠条就可以了,而在民国时,必须有二人以上存在,并交税,法律才给予保护
  调处,即调解。它的依据不仅有法律,还有习惯和体现封建纲常的礼,是清代解决民事纠纷的一个重要手段。
  七杀,中国古代刑法中七种杀人罪的通称。区分杀人罪的不同情节,性质和种类,并予以区别对待,是封建刑法思想和刑法制度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秦律有四杀:贼杀、斗杀、故杀、擅杀;
  汉律有五杀:贼杀、斗杀、谋杀、过失杀、戏杀;
  晋律有六杀:误杀、斗杀、故杀、谋杀、过失杀、戏杀;
  唐律有七杀:误杀、斗杀、故杀、谋杀、过失杀、戏杀、劫杀。
  第三展室的亮点是这张“将军火票”,这个表示是十万火急,所以周围都绘有火的图形,在路上,是不能耽搁的,过各个关卡时,看一下即可。
  告身,也就是现在推荐书。
  具狱上请,始于汉代,是指把定案或据以定罪的全部案卷报清廷尉或皇帝裁决。
  “乙酉科选元”,是清朝光绪十一年的殿试牌,它是地方制造,以说明当地出了一个进士,起炫耀的意义。
  公民证,相当于身份证。
  第四展室,押解刑具
  立枷,是控制犯人自由的刑罚。
  站笼,令犯人头戴重枷立于笼中,故又称“立枷”。
  刑车(示众车),在清朝,对于某些重大案件的审决,要宣示示众,使国人皆知。
  槛车,始于汉代,专用于押解官吏及有品级的罪人,为区别于押解官的车,槛车车顶要挂一条铁索。
  木驴,可看到驴背上全是钉子,在当时如果有妇女杀害公公、婆婆的,就要骑着木驴游街示众。
  五连木械,把五个犯人脚放入五连木械,在押解过程中便于管理,防止脱逃和随意行动。
  第五展室,拘系刑具
  这个展室的刑具是用于控制犯人自由的,颈枷是套在犯人脖子上的刑具。
  最残忍要数这个“翘钳”,这个始于战国,止于汉代,在秦代修阿房宫、长城时广泛使用,把犯人固定在一个地方干活,并且不能站直休息,因为只要头稍往后仰,后面的刺便刺入人的背部了。
  竹手铐,始于宋代,因竹子遇水愈坚,故一般广泛用于潮湿地带,如四川、湖南等,水牢里有时也会使用。
  铁鬼衣,束颈、铐手、拘足,用铁链连环系之,一般用于重罪犯人。
  铁脚跟,始于秦代,套在犯人两脚踝处,拘束其自由,防止逃逸,铁脚跟重量不等,最重可达六十斤,厉害时脚踝处皮肉模糊,化脓腐烂。 木脚镣,始于远古,周朝盛行,止于战国。
  这张照片上是三人木枷,两端高中间低,这三人必须互为照应。
  第六展室,拷讯刑具
  一进门可看到这个大大的“ ”,这个字是宋代木刻板,“氵”是黄河的缩影,水代表公正、去污,“ ”代表独角兽,传说独角兽断案公正无比,在这里不止代表公正,并且是权威的象征,而“去”代表弓箭,因为在冷兵器时期,弓箭的杀伤力是最强的。“法”最早念“废”。
  踏杆、脑规、木签筒、老虎床、重枷、夹棍、钉床、拶指、刺字刀、铁鞋、火盆、沙袋、皮板子、木手。
  第七展室,处死刑具
  凌迟、斧头、斩刀、射鬼箭、砍头刀、刑钉。
  死刑是剥夺生命的最重刑罚,执行死刑的时间,一般在秋后,取肃杀之意。
  从这儿可到大堂,大堂是咱们县衙的主体建筑,这里是知县举行一些重大典礼、审理重大案件、迎送上级官员的厅堂,大堂又叫公堂、正堂、正厅等,也叫“亲民堂”,各位可看到“民”字上多了点,中国文字含蓄的表现,亲民更多一点的意思。请您看一下大堂的对联非常不错: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它的意思就是说知县吃的穿的用的都是老百姓的,那么在审案的时候不要以为老百姓好欺负,回头想想,自己没当官之前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得到一个官职不是件光宗耀族的事,失去一个官职也不是件耻辱的事,不要说这个官没有用,地方的兴盛衰弱,黎民百姓的存亡都靠这个七品芝麻官来打理。





(责任编辑:李贺新)
用户评论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