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首页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搜索
X
宗教哲学频道首页 佛教 道教 伊斯兰 基督教 天主教 寺庙 宗教胜地 佛缘阁 古代哲学

探寻道教发源地

时间:2012/7/6 11:31:00 来源: 未知 作者: 皇天后土网 浏览量: 978

鹤鸣山是否为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的说法,现学术界各执己见,在四川就有鹤鸣山两座,一为剑阁鹤鸣山,一为大邑鹤鸣山,至今张道陵创立五斗米教是在哪座鹤鸣山还在争论中。研
鹤鸣山是否为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的说法,现学术界各执己见,在四川就有鹤鸣山两座,一为剑阁鹤鸣山,一为大邑鹤鸣山,至今张道陵创立五斗米教是在哪座鹤鸣山还在争论中。研究者一般偏向大邑鹤鸣山之说。1986年12月出版的由文化部文物局主编的《中国名胜词典》载:“鹤鸣山又称鹄鸣山,在四川大邑县城北15公里处。属岷山山脉,海拔1000米,山势雄伟、林木繁茂,双涧环抱,形如展翅欲飞的立鹤。这里是东汉张道陵创立道教的发源地……”。从古代历史文献记载来看,这个“鹤鸣山”也应当是在四川的大邑县。

  

 

  大邑鹤鸣山又称鹄鸣山,位于四川成都西部大邑县城西北12公里的鹤鸣乡三丰村,属岷山山脉,海拔1000余米,山势雄伟、林木繁茂,双涧环抱,形如展翅欲飞的立鹤,是著名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它北依青城山(约30公里),南邻峨眉山(约120公里),西接雾中山(约10公里),足抵川西平原,距成都约70公里。因山形似鹤、山藏石鹤、山栖仙鹤及明代著名地理学家罗洪先《广舆图》词句“鹤鸣山岩穴中有古鹤,鸣则仙人去。”和《诗经》诗句“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而得此名。为古代剑南四大名山之一。据有关史书记载:东汉顺帝汉安元年(142年)、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张陵(张道陵)于大邑县境鹤鸣山倡导正一盟威之道(俗称五斗米道,亦称天师道),奉老子李耳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这标志着道教正式创立。

  所以鹤鸣山成为了举世公认的中国道教发源地,世界道教朝圣地,是道教胜地中的魁首,被称为“道国仙都”、“道教祖庭”。在张道陵创教之前,鹤鸣山就一直是异人的修炼之地,据说先秦的广成子(马成子)和西汉的周义山都在这里跨鹤飞升(东晋华侨撰《紫阳真人周君内传》谓周义山“乃登鹤鸣山,遇阳安君受《金丹经》、《九鼎神丹图》”)。相传曾有隐士老聃后人李傕隐居于此山,养鹤为伴,弈棋悟道,山下时闻鹤鸣。

  历代的许多著名道士曾在此修炼过。如唐末五代的杜光庭、北宋的陈抟(希夷)、明代著名道士张三丰等都在此修道。一些皇帝也曾到鹤鸣山祭祖,如明代嘉庆皇帝御定鹤鸣山为举行全国性祈天永命大醮的五大醮坛之一,明成祖朱棣曾亲手书写御旨交给龙虎山道士吴伯理让他到鹤鸣山迎请仙道张三丰,后来吴伯理在鹤鸣山的山麓处修建了迎仙阁。唐代唐求、唐末五代杜光庭、宋代文与可、陆游、明代杨升奄及清代诸名流均有题咏于鹤鸣山。景区内古迹、诗文处处可见,人文景观异常丰富;主要的景点有三宫庙、文昌宫、太清宫、解元亭、八卦亭、迎仙阁以及建设中的“道源圣城”等。鹤鸣山道观1985年被成都市政府批准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又被批准为道教开放点。“中国道教文化节”也在鹤鸣山设立了会场。

  鹤鸣山之名,最早见于魏志,三国志称鹤鸣山为鹄鸣山(鹄与鹤古通用)。因何得名,据查有三说:

  二是山藏石鹤:《四川通志》:“山形如覆瓮,有石类鹤,故名”。明代罗洪先《广舆图》词句“鹤鸣山岩穴中有石鹤,鸣则仙人去。昔为成子修炼于此,石鹤一鸣;汉张道陵登仙于兹,石鹤再鸣;明张三丰得道于斯,石鹤又鸣”。明青神指挥余荫、清邑令宋载等均有同样记载。民国时期,乡人于文昌宫庙后,无意挖出一石块,状甚似鹤鸟,嘴、头、翼、尾、脚、颈俱全,唯双脚并在一起未分开。乡绅付绍渊见之大喜,审视之,俨如人工刻成,因此不曾加工,将原物保护备至,置于文昌宫花园内,以供游人观赏,名曰“天然石鹤”。

  三是山栖仙鹤:仙鹤自古是道家的瑞祥之物,它是脱化飞升、得道成仙的一种象征。在历史文献及传说中,仙人骑乘和饲养的都是鹤。相传曾有隐士老聃后人李傕隐居于此山,养鹤为伴,弈棋悟道,山下时闻鹤鸣,故名之为鹤鸣山。梁代的李膺在《益州记》中曾载:“鹤鸣山常有麒麟百鹤游翔”。明逸名《鹤鸣山怀古诗》:“树老曾栖鹤”。民国时期,太清宫和迎仙阁前的大树梢上,常栖麻鹤一对。不知来自何年,头、背、翼、尾纯黑如漆,映日光则现紫绿色。好静,白天静居大树梢,人声唳嚷,置入罔闻。傍晚则到浅滩觅食鱼类。民国末年,社会秩序混乱,土匪有用枪击之者,以后即不复见。据省报古今注云:“鹤千年变苍色,二千年则变黑色,所谓玄鹤也”。诚如所述,因其羽翼已变黑,双鹤已非数百年之物。当地老人也曾见这里有鹤。

  这三种说法,前说形象,中说传奇,后说纪实。不管以何说为是,而山名鹤鸣,确实是很早的,且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鹤鸣山名相沿至今。

  一是山形似鹤:明嘉靖壬戌应天巡抚眉山张景贤《修鹤鸣观醮台公署记》:“鹤鸣山因起伏轩翔,状如仙鹤,故名”。《大邑县志》载张申五等文章:“邑北有山曰鹤鸣,有身、有颈、有头、有翼、有咀,口衔丹书,形如飞鹤,故名”。实地查勘,如志所载。鹤鸣山山高秀爽,鹤之形状全俱。红岩大山为鹤尾所展之屏,而下的冠子山,阴岩碍日,林气障天,为鹤之尾,稍下名大坪山,山顶平坦,为鹤之背。整个山为鹤之躯体,山上有洞穴若干,深不可测。大邑县志载:“山有二十四洞,应二十四气,每逢一节,则气开一洞,余皆闭塞”。《广舆记》云:“有七十二穴,应七十二候,岩洞中有石鹤鸣则仙人出。”就是指的这些洞穴。大坪山的最高处,俗名老观顶,下分头坪、二坪、三坪,面积广阔,山麓有一狭长小平坝,为鹤之颈。平坝前石峰突出,为鹤之顶。太清宫居顶之上,奉老子,即昔日之上清宫,亦名鹤鸣观。两侧悬岩绝壁,东西两涧流经岩下,其形如城,古名天城。太清宫沿阶而下为文昌宫,再下为三官庙,是鹤之嘴。三官庙前的东西涧合流处,有赤石丈余卷起江心,谓之“鹤含丹书”。天柱峰之左有妙高峰,右有留仙峰,左右二峰,恰似鹤之双肩。由二峰左右展开,逶迤各十余里,石骨嶙增,筋肋轩翕,成为鹤之双翼。每当雨霁晴开,仰望鹤鸣山,真如白鹤一支,舒颈俯领涧泉,两翼张开坠地,一尾高矗摩天,葱葱佳气扑人,眉宇询为之开,灵山多秀气,名不虚传。

  唐李贤(即章怀太子)与张大安、刘纳言、许叔牙等在南北朝范晔《后汉书?刘焉传》注中早已确切指明张陵学道创教的鹤鸣山“山在今益州晋原县西”。

  卢弼《三国志集解》卷8引“《元和志》‘鹤鸣山在晋原县西北十九里,绝壁千寻。’,《一统志》‘鹤鸣山在四川成都府崇庆州西北。’,李兆洛曰:‘晋原县,今四川成都府崇庆州东十里。’,《方舆纪要》卷67:‘崇庆州有鹤鸣山。州西八十里,绝壁千寻。’”按:唐咸亨二年(671),割晋原县之西界置大邑县,鹤鸣山实划入其境内,不当在崇庆县。

  龚煦春《四川郡县志》卷7“大邑”条引《元和郡县志》:“本汉江原县地。咸通二年,割江原县西界置。治今大邑县治。”。同书卷1“江原”条又引“《元和志》晋原下云:‘本汉江原县地,属蜀郡。’《寰宇记》同。”,“通”同“亨”,因避唐肃宗李亨讳而改。

  另据《云笈七签》卷28《张天师二十四治图》“第三鹤鸣神山上治”,“山与青城天国山相连,去成都二百里,在蜀郡临邛县界。”。

  北宋贾善翔《犹龙传》卷5《度汉天师》引《南斗经序知》称:“太上降蜀之临邛往大邑至鹤鸣山,初授天师《正一盟威秘篆》……天师先在中岳已获《黄帝九鼎丹书》,而后在鹤鸣山隐居。”。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于淳熙元年(1174)九月同蜀州教授吕周辅游雾中、鹤鸣诸山时的题咏中,有两处提到鹤鸣山,一在《夜宿鹄鸣山》诗里自注“山盖张天师学道之地,事与史合”;一在《书寓舍璧》注:“鹄鸣一名鹤鸣,在邛之大邑县”。另陆游《老学庵笔记》卷6说:“予游大邑鹤鸣山,所谓张天师鹤鸣治也。”,诗人陆游在诗中的自注是经过他认真核实的,足证持论的可信性。

  据《邛州志》载:“张三丰云游名山至成都,寓居青羊宫月余,遂入大邑鹤鸣山修炼。”。又据《大邑县志》载:“明代龙虎山道士吴伯理,永乐中任上清宫提点,随张宇初访张三丰,入蜀居鹤鸣山。”,现在鹤鸣山山麓处的“迎仙阁”就是当年吴伯理修建的。

  根据唐宋地理志,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31:“蜀州(今崇庆县)鹤鸣山,在县西79里”。宋欧阳忞《舆地广记》:“大邑县,唐咸亨二年析益州之晋原置,属邛州,有鹤鸣山,后汉张道陵居于此,著作符书。”宋代王应麟《玉海?十道山川考》:“剑南道者,禹贡梁州之域。梁州自剑阁而南,分为益州,是为剑南道。剑南名山,峨眉、青城、鹤鸣、岷山”,注曰:“鹤鸣在蜀州晋原西79里,绝壁千寻,后汉张道陵学道鹤鸣山中。一云在县西80里”。

  以上所引唐宋地理志,咸谓鹤鸣山的准确位置在后周设立的晋原县西79里或80里。晋原故城在今崇庆县西南的龙门街,距大邑县城50多华里,大邑县城距鹤鸣山20多华里(均按旧路计算),合计80华里左右,与史载相合。据此,可证张陵学道创教的鹤鸣山,在今大邑县西北25华里鹤鸣乡三丰村。这充分说明大邑鹤鸣山是道教(五斗米道)的发源地。有学者也曾到这里作过实地考察,确信张陵创教的鹤鸣山是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北25华里处。此地位于大山之麓,当川西大冲积平原尽头,有两溪河合流,为林牧与农田接界处。汉时,为临邛县边隅。其地状如仙鹤。传说山有石鹤,鸣则仙人出,先秦马成子(广成子)、汉张道陵、明张三丰均到此修道成仙。鹤鸣山天柱峰顶,相传为张道陵修道和感降老君之处,过去有太清宫。太清宫后山的迎仙阁前方,有一戒鬼坛,据说是张陵作法处。山麓有三官庙,至今尚存。综上可知,张陵创教的地方,是在四川大邑县的鹤鸣山。

(责任编辑:李晋良)
用户评论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