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皇恩·兰芷满芳洲|贺铸
时间:2014/5/30 10:47:00 浏览量: 916
【作品简介】
《感皇恩·兰芷满芳洲》也叫《感皇恩·人南渡》,由贺铸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是一首咏别情的词作。先写离别:送行的佳人如《洛神赋》中的宓妃,含情带愁,整鬟皱眉;行人在柳絮飘飞中,乘船南去……又写别后相思:青山阻隔,可心中却永存花丛深处中的伊人。“黄梅”、“疏雨”,乃是内心思情别绪的外在表征,愁得“魂断”,只得吩咐春携带这颗蕴满相思情离别恨的心回到伊人身边!苦苦恋情,使人为之感动。更多宋词赏析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宋词三百首》专栏。
【原文】
《感皇恩·兰芷满芳洲①》
作者:贺铸
兰芷满芳洲②,游丝横路③。罗袜尘生步④。迎顾。整鬟颦黛,脉脉多情难诉⑤。细风吹柳絮,人南渡。
回首旧游,山无重数。花底深朱户。何处?半黄梅子,向晚一帘疏雨。断魂分付与,春将去⑥。
【注释】
①感皇恩:唐教坊曲名。
②兰芷:香兰、白芷,均为香草。
③游丝横路:庾信《春赋》:“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
④罗袜句:《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⑤脉脉:相视貌,含情不语貌。《古诗十九首》之十:“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⑥春将去:把春带去。
【赏析】
《感皇恩》,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始见于敦煌曲子词。宋词始见于张先词。贺铸此调有“细风吹柳絮,人南渡”之句,故又名《人南渡》。
这首词很像一首缩写的《洛神赋》,描写了主人公暮春时节在长满芳草的汀洲伫立,与伊人相会、虽则两情交通却终不能互诉心曲,以及伊人飘然离去后的怅惘之情。末几句意境与《青玉案》结尾处极相似,但后者是以三种意像直接喻愁,本篇则是借助景物委曲抒情,整首词空灵、清疏、淡远。那种可望而不可即的追寻,使人感到“另有一种伤心说不出处,全得力于楚骚,而运以变化,允推神品”(《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有人认为本篇与《青玉案》均有所寄托,聊备一说。
(责任编辑:史林娜)
学会这些词,一开口就是文化人
寻找历史真相的学科,金石与金石学
包裹在端午节里的千古文化
《红楼梦》:林黛玉睡觉为何裹紧被子?史湘云睡觉为何那么豪放?
《红楼梦》里谁最快乐?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