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今昔
时间:2013/10/15 18:31:00 来源: 仓圣阁 浏览量: 504
黄帝时代,鸟羽山是古阳武村的所在地,属阳武国的一个部落。由于字圣仓颉出生在此,这里一直闻名遐迩,人丁兴旺,经济繁荣,农业、畜牧业发展很快。到西汉末期,这里已发展成五百多户人家的大村。据说,此时村里有不少侯姓人家,就是仓颉的后裔。后因北方匈奴的倔起强盛,连年发动战争,不断南下,使北方各地的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灾难深重,生活困苦。阳武村不少人家背井离乡,流落各地,有的户迁逃到今郑州东北的原阳一带,因此那里也出现了个“阳武村”。
清朝光绪年间,曾连续三年大早,庄稼颗粒末收,饿死了不少人。为了谋生,阳武又有许多人拖儿带女逃往外地,从此阳武村再也没有姓侯的了,其中有人迁到洛川老庙南一带,分居成三个村落,叫“东阳武”、“西阳武”、“阳武胡同”;还有的人迁逃到宝鸡东北三、五公里处。这时鸟羽山的阳武老村仅剩六户半人家(半户:一户只有一个单身汉)。因此,有一首民谣说:
光绪三年遭荒早,百姓死了千千万。
前套无人后套空,尧科死的光上精。
逃的逃,散的散,全村只剩六户半。
正因为老阳武村人的大量死亡迁逃,鸟羽山变成了虎狼出没的地方。仅剩的六户半人家在无奈的情况下,也只得搬迁到鸟羽山的东北现今的阳武村去居住。
古阳武这块地方,轩辕黄帝到这里访过贤;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元帅孟明视、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长江青玉、解放战争时期的彭德怀、王世泰、警四旅郭保尔等、在这里驻军时,都曾先后游览过仓圣梁。
今日的阳武村,已发展成数百户人家的大村。村子周围是一片平展展的绿油油的庄稼,中间点缀着块块各种诱人的果园。白(水)北(源)公路南北穿村而过;西(安)延(安)铁路沿洛河而上,绕仓圣梁山脚而行。每天,汽车、三轮车、摩托车在雁子山西侧的白北公路上盘旋奔波;隆隆的火车穿洞过桥,忽隐忽现,从石楼沟口疾驶而过。
站在仓圣梁向周围眺望,仓圣梁被两山(喜鹊、雁子)相抱、三水(洛河、自水沟、麻雀沟)围绕,景色迷人。昔日仓颉的故居、父母的坟墓、藏字的 土楼、石楼、过河的老桥、巨大的晒字台等等遗迹,依然历历在目。无怪乎近年来,辽宁、河南、西安等省、市的电影制片厂来这里录像、摄影;本省许多省、市、县领导也来这里观光考察。君如有兴,能来此凭吊一下字圣仓预回味一下古土人,请,领略一下自然美景,放松一下精神,陶冶一下情操,该是怎样的心旷神怡啊!
(责任编辑:史林娜)学会这些词,一开口就是文化人
寻找历史真相的学科,金石与金石学
包裹在端午节里的千古文化
《红楼梦》:林黛玉睡觉为何裹紧被子?史湘云睡觉为何那么豪放?
《红楼梦》里谁最快乐?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