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的3D国画——上党堆锦
时间:2014/2/10 9:41:00 来源: 新华网山西频道 作者: 原勋、刘旭峰 浏览量: 522
(电视通稿·国内·文化)中国古人的3D国画——上党堆锦(14’13”)
编辑:肇 蕾 张 静
终审:董 佳
正文:
【解说】她是上党堆锦的传承人,名叫韩玲,今年36岁。这些丝绸布料是她专门从南方购进用于制作上党堆锦的原材料。韩玲告诉我们,上党堆锦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起源于唐朝,是山西省长治市(古代上党地区)所独有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品。2008年,上党堆锦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享有“立体国画”的美称。
【同期】上党堆锦传承人 韩玲
上党堆锦的制作主要是以丝绸、锦缎、特殊布料以及棉花为主要原材料。它的制作题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为人物类,一类为花鸟类,另一类为建筑风景类。
【解说】上党堆锦最大的艺术特色在于,它是以丝绸锦缎为主要表现材料对传统绘画进行的一种重新诠释和艺术再创造,具有极强的立体浮雕效果。
【同期】上党堆锦传承人 韩玲
制作人物类的上党堆锦要选用图案比较小一点的绸缎;制作花鸟类的要选用,比如说制作孔雀,要选用有绒质感的特殊布料;制作风景类的、建筑类的,根据纹理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布料来制作。
【解说】上党堆锦的独特之处,一在锦,二在堆。所谓“锦”就是最高技术水准的丝织品。而“堆”则是指把优质的棉花絮在丝绸布料内,在二维平面堆积出三维空间的立体效果。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3D动画,3D照片等技术无外乎也是在追求从二维向三维的转变,而在13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进行这项艺术创作,只是他们使用的是丝绸和棉花。
【同期】上党堆锦传承人 韩玲
在棉花的选材方面,要选择绒纤维比较长的优质棉花,这样便于在制作上党堆锦的过程中很好的铺垫。
【解说】上党堆锦发展到今天,制作工艺已经非常成熟。韩玲以《孔雀富贵图》为例为我们展示了上党堆锦的制作过程。
【同期】上党堆锦传承人 韩玲
画一下工笔画,画工笔画的目的,就是要为咱们下一步制作来打一个很好的基础,比如说是,花瓣这个形状,花瓣这个纹理是怎么样的,走向是怎么样的,工笔画画成什么样的,裁剪下来的这个纸板、纸片就是什么形状的。
【解说】在完成工笔画的基础上,把设计好的图形描在薄板纸上,也叫拓印,这样做是为了堆图的时候有参照物。有了参照物便可以开始剪裁,就是把纸板按照工笔画的线条裁剪成若干块。据韩玲讲,这次制作的《孔雀富贵图》的规格是75厘米(宽)乘60厘米(高),大约要裁剪成100多块的小纸板,而有些大型的巨图则需要裁剪成数万块。经过贴“飞边”、絮棉花、上色、堆粘等众多工序,一副生动的堆锦艺术作品才能完成。
【同期】上党堆锦传承人 韩玲
我们现在看到的上党堆锦,既保留了原有的传统手工技艺,又进行了不断地创新,尤其是近几年把东方传统的工艺美术,和西方油画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上党堆锦有一种立体油画的效果。
【解说】上党堆锦艺术作品的色彩变化莫测、非常丰富。以前的颜料都以国画颜料为主,其最大缺点是遇水后容易留下水渍。从20世纪末开始,所用颜料逐渐改为以丙烯为主,这种颜料富有光泽、色彩亮丽,且干燥后可防水,是上党堆锦制作的理想的原材料。
在上党堆锦制作过程中,抽丝是画龙点睛之笔。比如孔雀的羽毛、关公的胡须、战马的马鬃等是用抽丝来制作,再根据不同的颜色要求来上色,达到惟妙惟肖的逼真效果。
韩玲告诉记者,此前是她的公公涂必成老人在带头传承上党堆锦。近些年,涂必成年事已高,精力也不如从前,于是把传承的任务交给了韩玲。韩玲继承了涂必成的观点,坚持以传统手工艺制作,保留了上党堆锦的原生态风貌。
【同期】上党堆锦传承人 韩玲
上党堆锦作为我们长治一种特有的传统手工艺术品,我觉得我有责任把它传承发扬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上党堆锦,让上党堆锦走出山西,走向世界。
(责任编辑:赵娜)学会这些词,一开口就是文化人
寻找历史真相的学科,金石与金石学
包裹在端午节里的千古文化
《红楼梦》:林黛玉睡觉为何裹紧被子?史湘云睡觉为何那么豪放?
《红楼梦》里谁最快乐?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