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首页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搜索
X

余华增补进入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

时间:2014/3/27 10:20:00 来源: 凤凰网 浏览量: 362

南都讯 记者赵大伟 3月16日,第十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终审会在顺德召开,参与本届评奖的终审评委为苏童、马原、徐敬亚、麦家、阎晶明、谢有顺、帅彦。本届终审会的讨论非常激

南都讯 记者赵大伟 3月16日,第十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终审会在顺德召开,参与本届评奖的终审评委为苏童、马原、徐敬亚、麦家、阎晶明、谢有顺、帅彦。本届终审会的讨论非常激烈,各个奖项的得票也非常接近。在“年度杰出作家”的评选中,根据评奖规则,终审评委增补余华进入“年度杰出作家”提名。4月26日,本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将在顺德举办颁奖典礼,各个奖项最终的获奖者将在颁奖典礼上公布。

马原动议增补余华,四位评委附议通过

“年度杰出作家”的评选是每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重头戏,本届进入最终提名的作家有阎连科、黄永玉、西川、洛夫、韩少功,都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作家,其中韩少功曾经获得过第五届的“年度杰出作家”奖,本届凭作品《日夜书》再次进入提名。

在终审会评议“年度杰出作家”提名作品环节,终审评委、作家马原启动终审评委增补程序,动议增补余华的《第七天》进入“年度杰出作家”提名。根据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评奖规则,“若终审评委认为提名作品出现遗漏,由一名评委动议,4名或4名以上评委附议,该作品可增补进入提名名单,进入终审评奖。”

启动增补程序后,马原陈述自己的理由:“一个重要的文学奖项不应有错失余华这样一个重要的作家。之前余华的作品《兄弟》,因分上下两部在两个年度出版而没有进入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提名,我个人一直很遗憾。五六年之后,我们盼来余华的《第七天》,我负责任地说,《第七天》的品质和价值也不逊于其他五部作品。”“年度杰出作家奖,一直有奖励作家许多年里的劳动,带有终身成就奖的意味。因此,我提议增补余华的小说《第七天》进入年度杰出作家的最终提名。”马原启动增补程序后,其他6位评委也分别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就《第七天》作品本身以及余华的创作成绩进行了讨论。随后,其他6位评委对马原的增补动议进行了表决,共有4位评委同意增补《第七天》进入提名。根据评选规则,马原的动议通过,余华进入了“年度杰出作家”的提名。

年度诗人、年度小说家竞争激烈

按照终审评审规则,终审进行两轮投票,第一轮先从每个奖项的5位候选名单中选出两部作品进入第二轮投票,第二轮从两部作品中选出最终的获奖者。今年的终审会,各个奖项的竞争都非常激烈,每位终审评委都力挺自己心仪的作品,每一轮的得票也非常接近。

在“年度诗人”的评选中,评委徐敬亚力挺诗人张执浩,还即兴现场朗诵了候选作品《宽阔》中的一首诗《正常情况》。徐的朗诵“打动”了苏童,“这首诗勾起了我的诗兴,我喜欢这种范儿,这里面有我想象的一首好诗的所有腔调。”马原则推荐潘维的《水的事情》,他也现场朗读了潘维的诗,“我喜欢潘维诗歌中的诗意。”“年度小说家”奖的评选竞争特别激烈,田耳、路内、陈希我的作品都得到终审评委的认可,“田耳的作品里有很多没有注水的细节,太干了,他的描写几乎让我喘不过气来。”苏童说。而麦家则非常认可陈希我的小说:“陈希我的写作有一贯性,从《抓痒》到《冒犯书》,他把现实撕开,让人有点看不下去。”

“年度散文家”入选作家中,李辉曾经获得过第五届的“年度散文家”奖,今年他的新作品也得到评委们的认可。进入提名的台湾作家王鼎钧的回忆录,也得到评委们的好评。“年度文学评论家”的评选中,孙郁、江弱水、张柠等都是非常有实力的批评家,也让终审评委投票时很犹豫。“年度潜力新人”的评选中,终审评委对甫跃辉以及赵志明的作品讨论较多,对进入提名的作品予以好评的同时,也谈了这些作品的不足之处。

(责任编辑:胡翠莲)
用户评论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