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首页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搜索
X
文物考古频道首页 文化遗产 文物知识 文物传奇 古玩器皿 古玩交流 藏家空间 鉴宝欣赏 考古发现 古建园林 文物保护

让非遗“活”在当代

时间:2013/11/27 10:37:00 来源: 福建日报 浏览量: 53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世代相传并视为珍宝的各种传统文化,是人类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水土不服而正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世代相传并视为“珍宝”的各种传统文化,是人类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水土不服”而正在逐渐消失。虽然,其被列入非遗保护名录,但终究只是温室内的“花朵”,难以有顽强的生命力去对抗现实的发展。

能不能有更好的方式、办法来增添非遗的活力呢?永春白鹤拳文化的弘扬之路,或许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从建立白鹤拳史馆、挖掘白鹤拳文化到白鹤拳进校园、出国门,从举办白鹤拳文化节、与旅游联姻到拍摄白鹤拳动漫、电影,白鹤拳文化已经不只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东西,而有了一种实实在在的物质“因子”。如今,不仅每年吸引10万多人次的游客来拜谒、交流,在当地的白鹤拳武馆更是达到10多家之最,他们已成为这种文化保护的最大受益者。

这里面虽然离不开政府层面的努力以及对文化传承的一种创新,但更重要的是还有一种文化自觉在里面。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样一件事:在拍摄《永春白鹤拳之擎天画卷》时,剧组需要当地的拳师来做群众演员,当地的武馆的拳师都非常乐意。扮演众拳师之一的永春县国宏武术馆拳师陈美英说,接到这个邀请很兴奋,当天早上7点未到,自己就带上几个徒弟早早来到拍摄现场。

可以肯定的是,正是这种受益让他们对白鹤拳非遗保护更有一种文化自觉,而这种自觉必然能够增添非遗的活力,让非遗走得更远、更好!

(责任编辑:赵娜)
用户评论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