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首页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搜索
X
文物考古频道首页 文化遗产 文物知识 文物传奇 古玩器皿 古玩交流 藏家空间 鉴宝欣赏 考古发现 古建园林 文物保护

冯骥才重返故地访挑山工 提议为挑山工申“非遗

时间:2013/11/27 11:38:00 来源: 渤海早报 浏览量: 397

挑山寓意民族精神 冯骥才的一篇《挑山工》入选小学语文课本至今已整整30年,而挑山工的身影也一直萦绕在冯骥才的脑海中,成为他念念不忘的情怀。在得知挑山工这项职业即将消失

“挑山”寓意民族精神

冯骥才的一篇《挑山工》入选小学语文课本至今已整整30年,而挑山工的身影也一直萦绕在冯骥才的脑海中,成为他念念不忘的情怀。在得知挑山工这项职业即将消失之后,冯骥才前天赶到泰安探访最后一代挑山工,为他们做口述史,昨天他又登上泰山,实地了解挑山工的生活。渤海早报记者一路随行。

重返故地访挑山工

冯骥才告诉渤海早报记者,近年来,冯骥才多次听山东的朋友说,挑山工随着现代化机械运输的普及已经越来越少,这项职业很可能会消失,他一直想故地重游,只因工作十分繁忙,未能成行。今年适逢《挑山工》入选小学语文课本30年,冯骥才在泰安市泰山管理委员会的帮助下,终于得偿所愿。日前,他乘高铁直奔泰安,下午就见到了三位挑山工,为他们做起了口述史。

前天与冯骥才见面的三位挑山工,70岁的宋庆明和60岁的金玉友已经退休,47岁的房群泽是个队长。昨天他又见到了45岁的韩士礼和50岁的张德刚,前者从20岁就开始当挑山工,后者才干了两三年。冯骥才在为他们做口述史时,小到吃什么、走路有什么方法,大到几十年来挑山工历史的变迁,问得非常仔细。两位已经退休的老挑山工说,他们都是从二十多岁就开始当挑山工,挑了一辈子,直到年纪大了挑不动了。每次挑50多公斤的重量,以平均一年挑220天为准,每天从山脚的红门到中天门,再到南天门,直至最高处的玉皇顶,至少走一个来回,30年下来肩膀都磨硬磨黑了。

过去挑山工的生活很苦,从古至今,泰山上的所有建筑、石碑、山上居住者的货物、生活用品,全都是挑山工一担一担挑上去的。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之后,泰山开始兴建现代化设施,砖石、砂土、水泥都得由挑山工挑上山,6米长的钢筋十根十根地往上挑,而更大块的建材,有时甚至要由十几个乃至几十个人往上抬。如今泰山上的三条索道每年运送近300万人次游客,而修建索道离不开挑山工的功劳。“人们能坐缆车便利地享受泰山之美,真得感谢挑山工。”冯骥才感叹。

提议为挑山工申“非遗”

昨天,冯骥才登上泰山,亲眼见到了挑山工休息、中转的住处,简陋的条件让他为挑山工感到心疼。他提议为挑山工申请省级“非遗”,这样就能在泰山上为挑山工办一座博物馆,同时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

冯骥才说,听过挑山工们的讲述后,他对这一代挑山工愈发感到钦佩,“这一代挑山工承担的重量,超出以往历史上的任何一代,泰山从农耕时代比较封闭的过去,到如今开放的现代化的转变,就是由这一代人的努力完成的。”随着现代化机械运输的普及,挑山工的数量已经从鼎盛时期的200多人减少到仅剩三四十人。在冯骥才看来,就算挑山工这项职业在未来真的消失了,人们也不能忘记挑山工,不能忘记挑山工的精神,“别的地方山上也有挑夫,但唯有泰山这里叫‘挑山’。这两个字太了不起了,有文学意味,更寓意着把山挑起来的民族精神。”

(责任编辑:赵娜)
用户评论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