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首页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搜索
X
文物考古频道首页 文化遗产 文物知识 文物传奇 古玩器皿 古玩交流 藏家空间 鉴宝欣赏 考古发现 古建园林 文物保护

笔走龙蛇 矫若惊龙——吴学习书法作品鉴赏

时间:2013/12/6 10:53:00 来源: 博宝艺术网 浏览量: 1408

任何一门艺术的魅力对于赏识他的人来说总是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这种吸引不仅在于艺术本身的内涵和它独特的表现形式,更在于欣赏这种艺术的人他自身的艺术修养与艺术品味,无

任何一门艺术的魅力对于赏识他的人来说总是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这种吸引不仅在于艺术本身的内涵和它独特的表现形式,更在于欣赏这种艺术的人他自身的艺术修养与艺术品味,无论是中国传统的笔墨纸砚,还是比较新潮的高科技,都有不少令人神往的理由,但是从艺术的形式和观赏性来看,经历过时间的砥砺,岁月的衡量的传统文化在这种高科技弥漫的时代,却是显得更为珍贵,书法,字画等一系列的传统文化在今天却是让人趋之若鹜,吴学习就是在这种传统文化的熏陶中,践行着传统笔墨的一位学者。

 

吴学习作品

吴学习的书法以隶书为主要方向,也写得一手地道的行书小字。隶书主要以汉隶为归。“汉隶”,世人又称为“八分”体,变“秦隶”的圆曲为方直,结体宽扁,逆笔突进,波磔呈露。吴学习和历来书法名家一样,学古人而不泥于古人。他的隶书作品,古茂浑朴,笔法沉着稳健,有自己的风貌。从结体上看,长于易位。他有意识地把一些字的偏旁和点画强化或者错位,形成左高右低的结体,因而形成了一种新鲜的结构美感,生动却又合理,如“梅”、“怀”字,造意生动,收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他的笔画多转折,匀称扎实,富有劲道,好像漆刷作书,脱胎而成。运笔能转,于平正中见险绝,于险绝中求趣味。点划细微之处蕴蓄变化,处理得干练、精巧、稳实。严整工匀之时多变化,多有藏巧于拙的奇妙之笔。单字的长短合度,疏密均衡,错综变化,表现在大篇幅隶书作品中,更有一种浑穆疏朗的风致。文体的朴茂、自然,赋予字形动态美,使简捷中寓古质,荡漾着音乐般的律动,字里行间蕴涵着古典书风、传统流韵,于平和中现华采,于俊逸中透空灵,别有一番耐人寻味的情致和浓郁的书卷气息,形成了吴学习书法特有的“符号”形式。

 

 

吴学习作品

从用墨上看,以浓墨为主,淡墨相间,墨色富有层次变化。浓墨的效果是沉重、敦厚,墨饱色润。他把结体的险峻与用笔的稳健统一起来,奇险中有深沉,峻拔中有凝重,章法显得非常和谐;又能把用笔的稳健和用墨的酣畅统一起来,笔画稳重中有丰润,节奏明快中有变化,韵律特别生动。线条饱满、结实,力度充实圆劲。结体、用笔和用墨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他的书法完美的艺术特征。

吴学习的行书小字取法于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笔法流畅,字里行间变化多姿,结体趋向匀称俊俏,挺拔多姿。点画上有游丝牵引,变化参差。笔势稳健,放而能收,表现在行笔较缓,尤其是纵笔的一捺,笔速越来越缓,笔墨也越来越饱满,形成弯曲的线条,让人似乎看到了鹅掌在湖中拨出的水波,显得很优美。收笔往往是微微一抖,非常精巧、稳实。行笔连中有断,断中有连,连断自如,使转之中富有鲜明的节奏。他婉转灵动的笔法,写出了俊逸、妍美而又雄健的行书,作品中处处流露出一种随心从化,恬淡平和的意境。这和他广阔的胸襟、不凡的气度以及淡泊宁静的心态是分不开的。

 

吴学习作品

都说字如其人,在中原书法大潮中成长起来的优秀青年书法家吴学习,在行笔走势结体韵味上掷地有声的天然展示,他以跳跃的笔法,奇逸的意态,十足的神采意味,展现他在魄力、韵味、变化等方面的发展和创新,使他笔下的汉字,形与神兼备。正是这中原男儿铮铮铁骨的完全流露。南朝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他血脉中铁马秋风的气势,体现在汉字上,无论是篆隶还是行草,都是雄风猎猎,一派豪情,都在充满弹性、力度的线条基础上,散发着大家的神韵。这标志性的气韵,是观者在他的作品前驻足的引力,也使他在认识与实践上让自己的书法艺术走向纵深。

(责任编辑:赵娜)
用户评论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