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首页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搜索
X
文物考古频道首页 文化遗产 文物知识 文物传奇 古玩器皿 古玩交流 藏家空间 鉴宝欣赏 考古发现 古建园林 文物保护

佳士得"美好愿望"落空 自贸区拍文物闸门应该

时间:2013/9/11 14:06:00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不详 浏览量: 479

1 清早期 犀角山水人物杯 1 明 铜错银丝观音 1 (明)唐寅《陶榖赠词》(中国画) 明宣德 青花镂空花卉海浪纹花熏 许多人原认为,上海自贸区内将暂停实施文物保护法中关于禁止设立
清早期 犀角山水人物杯
1
清早期 犀角山水人物杯
明 铜错银丝观音
1
明 铜错银丝观音
(明)唐寅《陶榖赠词》(中国画)
1
(明)唐寅《陶榖赠词》(中国画)
明宣德 青花镂空花卉海浪纹花熏
明宣德 青花镂空花卉海浪纹花熏

  许多人原认为,上海自贸区内将暂停实施“文物保护法”中关于禁止设立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的经营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的规定,提前布局上海的佳士得迎来了拍卖文物的“春天”。然而,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授权国务院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国务院决定的试验区内暂时停止实施有关法律规定的决定》,备受关注的“文物保护法”相关规定却并不在列,这意味着佳士得拍卖文物的“美好愿望”落空。那么,阻止外资拍卖公司拍卖文物的“闸门”到底该不该打开?一旦放开了是否会变成潘多拉的盒子?业界专家对此展开了讨论。

  正方

  知名文化学者 吴树:与其堵截 不如疏导

  对于是否应该放开外资拍卖公司上拍中国文物,我的看法是,与其堵截,不如疏导,有些文物完全可以放开让他们拍。

  这两年我一直在呼吁修改“文物保护法”和“拍卖法”,因为现行的“文物保护法”规定1911年以前的东西通通不能出境,定得也太死太严了,譬如清代的几个民间破罐子,也要敝帚自珍地留着,不能出去,这有什么意思呢?我们保护的核心应该是真正的孤品和数量极少的珍品。所以,“文物保护法”应该做适当的修改,一些非孤品、非少量珍品的文物,通过拍卖交换的形式走出国门,为世界有影响力的博物馆所收藏,那也是弘扬中国文化。

  允许外资拍卖公司上拍文物,只要我们再设定一个前提条件—上拍文物必须来历清楚,也将有利于我们掌握流失海外的文物珍品的去向:如果发现是盗墓出去的,我们可以依法追讨;如果是新中国成立前以当时的正当途径出去的,我们也可以通过拍卖让其中的珍品“回娘家”。

  虽然我们都知道,两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劫掠走了很多珍贵文物,但到底被抢到海外的有哪些东西,又去了什么地方,我们心里一直没有数,外资拍卖行在中国境内上拍这当中的一些文物,我们的主管部门将很容易掌握其来龙去脉。此外,清末、民国年间,由于政府并未加以控制,大量的好东西通过商贸方式也流了出去—譬如国外的博物馆所藏的高古玉、新石器时期彩陶等,很多都比我们国内馆藏品还要多、要好,这部分珍品也可以通过他们在中国上拍摸清底细;而那些通过盗墓、走私出去的文物,一旦在拍卖场上亮相,我们更可以采取相应的法律行动收回。比如当年美国的苏富比上拍一批从汉代墓葬中盗运出去的文物,我们驻美大使馆通过外交途径将这批文物要了回来,这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维权手段。如果这些文物不在公开的拍卖场合曝光,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它们身在何处。所以,与其由着外资拍卖公司在国外拍中国文物,倒不如让他们在中国拍,这样我们对文物的信息更好掌握,也更好追踪;再说,他们在中国做拍卖,就得遵守我国的法律,文物主管部门多多少少可以依法进行一些掌控。不这样,大量文物暗地里走私出去,不照样流失了?而我们国家连税收都没捞着。

  说到底,只要法律健全了,游戏规则制定好了,就不怕什么“狼”来了。

  知名收藏家 颜明:打开闸门 有利无弊

  不允许外资拍卖公司拍卖文物,初衷是为了保护国内的拍卖企业。但我认为这未免过虑了,外资拍卖公司在自贸区内拍文物,对国内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实际上能起到有利无弊的促进作用。

  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大头,无疑是古代书画、瓷器、玉器等历史文物,这些方面被限制住了,像佳士得和苏富比这样的拍卖巨鳄进了中国,也根本没有什么竞争力。他们只能拍点手表、珠宝之类的奢侈品,或者一些当代艺术。这其实是很不公平的。在自贸区内和国内拍卖行一视同仁,放开让他们拍文物,将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尤其是上海的拍卖行业,先天就比较弱,一直都没有做强、做大起来,如果佳士得在自贸区内获得平等的拍卖权,对整个上海的艺术品市场将起到很大的拉升作用。同时,国际大拍卖行办事很规范,可以杜绝国内拍卖行的很多陋习,让大家心生危机感,这更有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

  而且,像佳士得这样的拍卖行如果有权在国内上拍文物,也会带来新的客户资源,这同样可以进一步培育扩大市场。没办法,有的藏家就只认一两家国际老牌拍卖行,以前他们要跑到香港地区或国外去参加竞拍,如今自贸区开闸,终于可以吸引他们过来了,这至少能让更多的拍卖税收留在了内地。

  很多人也都知道,中国的好东西流到海外的太多了,国内的拍卖公司在文物拍卖上,其实有时候只是充当二传手的角色—不少好器物都是从国外拍回来后又上拍的。如果外资拍卖公司直接把海外的珍贵文物带进来,省了中间环节,不是对文物回流也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所以,我始终认为应该为外资拍卖公司拍文物开“绿灯”,这绝对是一件大好事。

  中立方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

  有限公司董事长 董国强:国内拍卖行 拍卖文物更专业

  放不放开,在我看来,其实无所谓。目前外资拍卖行像佳士得在中国的情况,属于瘸着一条腿走路,自然对中国的拍卖行无任何威胁;但即便是允许他们拍卖文物,我想也不会对国内的拍卖行带来太大的冲击。他有他的优势,我们有我们的优势,没啥可担心的。

  当然,如果佳士得能参与到国内的文物拍卖,对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还是有一些促进作用的。以佳士得的品牌号召力,可能会带动以前没有进过拍卖场的人进入这个领域,为艺术品收藏队伍扩员;另外,佳士得如果可以“两条腿”走路,确实会让国内的拍卖行业竞争更加激烈,而拍卖行作为服务行业之一种,竞争越激烈,客户更受惠。

  有人会认为,如果让外资拍卖行在自贸区里拍文物,能够带旺回流。这点我认为意义倒不是太大。到今天,文物回流也有二十多年了,该回来的好东西恐怕差不多都回来了。欧美人也不是傻子,前几年拍卖很火,中国藏家四处出手的时候,他们都将手里的好东西换成钱了。回头看看这些年来香港地区还有欧美等国家的拍卖,只要是国宝级的中国文物,不都是中国人买下的吗?这个市场就像耕地一样被犁过好几回了,海外哪还有那么多珍品?何况,国内几家大的拍卖公司,每年也都进行全球征集,很多顶级文物,也是国内拍卖公司征集回来的。
(责任编辑:刘莎)
用户评论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