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首页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搜索
X
红色文化频道首页 红色歌曲 红色丰碑 红色旅游 红色经典 红色圣地 领袖风采 革命人物 见证历史 激扬文字 红色图库 红色影视 红色收藏

“红色影视”:境界与开拓

时间:2012/6/1 14:19:00 来源: 网络整理 作者: 采集侠 浏览量: 707

图为电视剧《亮剑》剧照。 上世纪50到70年代的红色叙事作品为今天的中国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资源,红色影视新作的集中喷发即是明证。这些新作中的秀出者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它

图为电视剧《亮剑》剧照。

  上世纪50到70年代的红色叙事作品为今天的中国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资源,红色影视新作的集中喷发即是明证。这些新作中的秀出者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它们接续了哪些文化传统,又传递着怎样的时代精神?

  红色影视缘何再度喷发

  以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历史为主的叙事类文艺作品在中国当代文艺生产体系中有着特殊价值和意义。“红色叙事”作品一方面承担着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职能,另一方面也积淀为当代中国人的公共历史记忆,凝聚着民众特有的历史情结。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上世纪50至70年代,“红色叙事”成为占据绝对优势的创作题材。在这个时期,各类文学体裁、各种艺术样式,都将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历史作为表现的重心。正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吕梁英雄传》、《新儿女英雄传》、《平原烈火》、《铜墙铁壁》、《保卫延安》、《铁道游击队》、《小城春秋》、《红日》、《林海雪原》、《红旗谱》、《青春之歌》、《战斗的青春》、《野火春风斗古城》、《烈火金钢》、《敌后武工队》、《苦菜花》、《三家巷》、《平原枪声》、《红岩》、《风云初记》等一大批影响巨大的革命历史小说。不仅如此,在电影、戏剧、戏曲、连环画等领域,革命历史都是首选的表现题材。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这次红色叙事热潮不仅建构起当代国人的一种特定的历史认知与历史记忆,而且赋予几代中国人一种特有的精神气质。这一时期的红色叙事作品在讲述革命历史时无疑对故事类型进行了精心的选择,而且有着明显的一致性。这些作品都以爱国主义、英雄主义、集体主义作为叙事的意义旨归,强调通过对革命历史的讲述达到教育人民和鼓舞人民的目的;具有坚定的革命信念与坚强的革命意志的英雄形象是这些作品着力刻画的中心人物,而革命浪漫主义与革命乐观主义则是这些作品共有的叙事基调与精神风貌。这些作品对建构当代中国人的历史认知与道德想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正因如此,它们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一种特有的文学现象与文化资源。

  进入新世纪以来,“红色叙事”借助影视传媒再次掀起了一股创作热潮。率先拉开这一序幕的是一系列早期的“红色影视”作品经改编后被重新搬上荧屏,这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便是大批红色经典作品改编电视剧的集中推出。新世纪以来,诸如《野火春风斗古城》、《红日》、《红岩》、《烈火金钢》、《红旗谱》、《林海雪原》、《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等作品经改编后陆续在全国各电视台播出。这些改编后的作品大多依从于原作的基本情节框架展开叙事,同时努力在细节表现、形象诠释、历史认知等方面做出更为丰富、细致的表达。深入解析来看,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热播现象的背后包含着多层面的文化内涵。作为一种精神文化资源,新世纪以来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的纷纷涌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历史延续性,红色经典依然承担着重要的思想教育和精神塑型的功能;其次,作为一种集体性的历史记忆和曾经的阅读影响,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牵连着的是几代中国人的怀旧情绪,正是这种怀旧心理与集体记忆使得红色经典具有了一种不断被推出的观赏期待;此外,始于上世纪50年代的红色经典的打造工程,其叙事理念上带有深刻的特定时代的观念性印痕,这为新世纪以来的红色影视作品对其重新改编留下了充分的可塑空间。同时,文艺创作观念的变化以及大众审美趣味的多元化,也成为这次改编热潮的内在驱动力。

     

     

(责任编辑:LPP)
用户评论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