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首页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搜索
X
地方志篇频道首页 地方志库 趣闻轶事 地区分类 地方志研究

嵊州城隍庙——越剧艺术的摇篮

时间:2013/10/8 11:29:00 浏览量: 1796

嵊州城隍庙是越剧主要发祥地之一。理由有三:第一:城隍庙自明朝弘治年间始建戏台以后,就开始了戏剧演出活动。特别是清朝嘉庆九年建造万年台至解放初期,每年戏剧演出约在百

 嵊州城隍庙是越剧主要发祥地之一。理由有三:第一:城隍庙自明朝弘治年间始建戏台以后,就开始了戏剧演出活动。特别是清朝嘉庆九年建造万年台至解放初期,每年戏剧演出约在百场以上。这对越剧的诞生产生了一定的启蒙作用;第二:戏台、厢房、城隍殿等建筑中拥有352块、383面的戏剧雕刻,这在任何古代寺庙中是绝无仅有的。一幅戏剧雕刻就有一个动人的传奇故事,这些故事在嵊州家喻户晓。嵊州的草木才子,识字不多,但在这些戏剧故事的熏陶下,丰富了戏剧知识的涵养,为越剧初创时期的剧目建设奠定了基础。第三:越剧早期,城隍庙戏台是各路越剧艺人争相登台演出的地方。当时一些精通戏剧的文化人士大多云集在城隍庙看戏混事。他们能从“唱做念打白”,到“手眼身法步,”一招一式中挑出毛病。如果演员在城隍庙里得到好评,就可以外出闯荡江湖。可以说,城隍庙是早期越剧艺人的检阅台,同时也是越剧艺术的摇篮。

  一、源远的戏事记载——为艺人提供了戏史知识

  城隍庙戏剧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有文字可考者是明·弘治庚申(1500),这年在城隍殿前建造了做戏的露台:

  艺人题壁

  “乃若斯庙也,前有仪门,后有正殿。正殿前足以露台,甬道左右翼附。”

  这就是说当时的城隍庙有仪门、正殿两进。正殿前面建有露天台,左右两侧建有方便香客出入行走的甬道。台虽然是露天台,但完全可以在台上演出戏剧与杂耍,具有了戏台的功能。因此,城隍庙戏台始建于明·弘治庚申年。

  清·嘉庆九年,城隍庙建造了有屋宇的戏台,把露天戏台改建成了万年台。安徽荣华班在新建成的戏台上演《五子登科》等戏达三天三夜。

  “嘉庆九年,荣华班到处(此)三日。《五子登科》。”(注:括号内系作者所加)

  从此以后,城隍庙演戏活动绵延不绝。城隍庙成了嵊州文化娱乐的主要场所。

  除了庙会期间进行大型的民间艺术表演外,每年的戏剧演出场次也较多。如仪门山墙上有几处艺人题壁:

  1.“道光十五年,广福班。

  2.十六年□正□□班,兆位字,刘德天题。

  3.老长青班在此五叙,好不乐人也,王士迁题。吃包帐。

  4.新庆成班,会忠光。

  5.大乡音,二又来□,吃包帐”。


“吃包帐”的题壁有多处。“吃包帐”是庙方付给戏班的包金,即每夜或每场戏金包干。此外,还提供演职员的住宿和膳食,这种戏金支付方式被后来的小歌班艺人传承下来,一直沿用到今天。

  6.“道光五年四月初二”。

  7.“道光五年四月初四——初六,安徽大如意班,在此叙”。

  8.“道光五年五月初三,安徽大如意班”。

  9.“道光五年五月廿九,安徽大如意班在此作场,三天三夜”。

  仅仅在一个月内,大如意班三进城隍庙。从这里至少可以说明二点:其一,城隍庙演出活动十分频繁;其二,大如意班演艺不错。在清中期,嵊州经济大繁荣,出现了拥有万亩良田的大地主、大财团,造成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由于经济的畸形发展,烧香拜佛之风也出现盛行之势。这一风俗最突出一点就是大量地建造戏台,演戏酬神。规定每年在春耕前、秋收后举行“春祈”、“秋报”之祀,每期演戏若干天。丰年酬谢菩萨降福,灾年祈求菩萨开恩。

  艺人题壁

  从艺人题壁中可以看出,在城隍庙最常见的外来剧种有:徽班、鹦歌班、乱弹班(绍剧),调腔班,此外还有婺剧和姚滩。徽班最受乡人欢迎,上演的大多是“英雄豪杰打天下,忠奸分明治国家”的历史大戏。鹦歌班上演的是情哥情妹的生活琐事,因此,被贬为淫戏,常遭官府禁止,鹦歌班在城隍庙的艺人题壁也不多。

  二、众多的戏剧雕刻——为剧目启蒙奠定了基础

  城隍庙戏台美人靠上有一幅名叫《目莲救母》的木雕,又叫《果报录》。《目莲救母》是一个佛教故事,而《果报录》却是越剧的一出戏名。这出戏是根据小说《倭袍》改变而成的,而《倭袍》又是根据佛教传说《目莲救母》改编而来的。《目莲救母》是一出典型的佛教劝善行孝故事;而《果报录》敷衍的是美女刘氏嫁给刁南楼为妻,刁南楼经常外出经商,刘氏不甘闺中寂寞,与隔壁王公子勾搭成奸,两人又密谋杀害了刁南楼。刁南楼的好友毛龙前去吊孝,正当毛龙跪地拜祭刁南楼时,忽然起了一阵阴风,吹起刁刘氏的孝服,露出红绿内衣,毛龙见状,顿起疑团。过去俗规带孝人须穿素白孝服,内衣也不能穿红着绿。内穿红绿外穿孝,被视为假孝。于是引起毛龙的猜疑,经过反复侦探,终于将刁刘氏与王公子的私情大白于天下。将奸夫淫妇押送县堂,双双被判处死刑。《果报录》把《目莲戏》中的“鬼”变成了现实生活中的“人”,把小说《倭袍》不堪入目的“淫”改变成了舞台剧上的“情”。不但改动了剧情,还删去了偷情时的一些淫秽唱词及动作,达到劝人为善的效果。施银花、筱丹桂、竺素娥、贾灵凤、余彩琴等越剧名伶都演过该剧本。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曾红极一时。

  《目莲戏》是越剧剧目的祖本之一。城隍庙戏台美人靠上的刁刘氏木雕,对越剧剧目的启蒙具有较大的影响。

  又如,在厢房门窗束腰板上,雕有《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这是“老梁祝”。越剧初创时期只有剧目没有剧本,剧目多数根据民间流传的故事编成提纲,或移植于卷本和其他剧种的脚本。城隍庙是嵊州的宗教活动场所和文化娱乐中心,雕在建筑上的戏剧故事也人人皆知。“落地唱书”时期的草木才子们根据故事内容,结合《三世缘宝卷》和一些民间传说,改变成《十八相送》、《楼台会》等唱书书目。越剧诞生后又改编成剧目,成为最受欢迎的折子戏之一,常演不衰。民国7年(1918),王永春与白玉梅合作,编成《梁山伯与祝英台》29场长本戏。剧中基本保持了《三世缘》的故事梗概:梁山伯、祝英台是天上的一对金童玉女,在蟠桃会上互生情爱,被王母娘娘贬下凡间,处以“三世不得团圆”的罚毒。还有祝英台、马文才游地府、阴审等情节充满宗教色彩。最后劫数殆尽,终成眷属。

  此外,被城隍庙戏剧故事所启蒙的还有一批诸如《碧玉簪》、《九斤姑娘》等等,成为第一批越剧新剧目。


 三、开放的演戏俗规——为戏班提供了登台机会

  城隍庙的演戏风俗既有严肃的一面,也有开放的一面。

倭袍

  酬神戏的俗规:叫“二要四不准”。二要:开台要演彩头戏,闭台要演团圆戏;四不准:不准演讨饭戏,不准演杀头戏,不准演淫秽戏,不准演叛国戏。1988年笔者在负责修理城隍庙戏台、仪门时,听滕时发老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民国元年(1912),不少新派人物已进入庙董会。在筹备城隍庙十月半庙会演戏时,新派人物要打破常规,也就是要废除“二要四不准”的演戏俗规,与旧派庙董发生矛盾。由于庙董会内部新派势力占上风,方案得以通过,但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那时,新兴人物虽然在政治上春风得意,但在传统势力方面不如旧派人物根深蒂固。一经旧派庙董在社会上宣传,激起了群愤,城隍庙下的“舞狮会”、“步云会”、“大炮会”等等“社会”组织纷纷宣布罢会。新派人物只好妥协,退掉戏班,重新拟定演出方案。

  城隍庙酬神戏的主要剧目有《封神榜》、《三国演义》、《八仙过海》、《兴唐传》、《六国拜相》、《孟丽君》、《宝莲灯》、《红鬃烈马》、《目莲戏》、《刘香女》、《龙虎斗》、《调吊》、《闹九江》等等。

  娱乐戏的俗规:城隍庙的酬神戏俗规很严格,但在平时闲节演戏,不但没有这等规矩,而且相当开放。因此《大劈棺》、《秦香莲》、《果报录》、《叶香盗印》、《马寡妇开店》、《扒灰佬》等戏都可堂而皇之地登上城隍庙戏台。

  祭台

  小歌班时期的剧目多数是从鹦歌班、乱弹班中移植过来的,上演花脸戏、生活戏等等情哥情妹的生活琐事,被称作为“小戏”。在大多数的祠堂庙宇里只演“大戏”,禁演“小戏”。而城隍庙戏台却为小歌班提供了演出“小戏”的良好舞台,这对小歌班的成长和越剧的发展起到了哺育作用。

  四、规范的城隍戏馆——成了越剧艺人的群英会

  1928年民国政府出台神像保留与废除政策,城隍被列入废除对象。嵊人于1929年春夏之交倒毁神像,创办学校。然而,神像倒毁后无校可办,偌大的城隍庙闲置无用,有人利用城隍庙戏台、厢房及宽阔的天井创办嵊县第一个戏馆。1936年县政府在城隍庙设立民众教育馆,未几,教育馆荒废关门。在1929年毁庙至1947年改成嵊县中学高中部的近二十年时间里,虽有僧道复进城隍庙念经作道,但庙已非庙,寺又非寺。而戏馆却开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

  初期,在城隍庙戏馆演出的主要戏班是土生土长的“的笃班”。二十年代末至四十年代,越剧大兴,市民以看越剧作为时尚,在市区先后开办了城隍庙、天后宫、药王庙三个戏馆。城隍庙戏馆为了适应市场竞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采用股份制管理体制,股东大多是社会上有地位的士绅,经理叫羊肉阿法。阿法本在城关杀羊卖肉为生,因号羊肉阿法。股东们开办戏馆的主要目的不是赚钱,而是附庸风雅。过去做戏的戏子是贱业,而写戏、听戏与串戏的票友则是风雅的。股东开戏馆是雅事,但直接参与管理又觉得脸上无光,于是由羊肉阿法出面管理。羊肉阿法成为戏馆经理后,一面杀羊卖肉,一面管理戏馆,对越剧的发展产生过不小的作用。

  羊肉阿法把观众席划为三个等级:天井和城隍殿前半殿为优等席,设八仙桌、靠背太师椅,票价二角(银角子);城隍殿后半殿和两廊屋楼下为次等席,设长条凳,票价一角;两廊屋楼上为妇幼专席,设长条靠背凳,票价六分。馆内还设有茶房、小卖部和流动小贩。抗战爆发后,为招揽生意,出售月票和连票,同时设捐票。捐票所得的钱全部捐给抗日前线或某一项公益事业。


调白脸

  羊肉阿法雇用商会哑子(原在商会当班,绰号后半夜)在门口检票。哑子满脸横肉,凶神恶煞般地立在检票口,活脱脱一尊门神菩萨!又加他铁面无私,城乡闲人和小破脚们不敢闹事,因此,深得羊肉阿法和股东们的欢心。当时,商会会长汪正金等常携妻带子或陪同上司要员来城隍庙看戏。过去戏场里必有赌博、剃头、茶食、酒摊,城隍庙有宽敞的房子,摊贩有固定和流动的两种。流动的头上顶着米筛,米筛里放着货物,穿梭在人群之中;茶房提着一把大茶壶,肩上背着一叠干净的热毛巾,见人要茶远远地把茶壶一侧,“哗——”地把滚水越过观众筛到客人的茶杯里,有人要热毛巾他从肩上取下,“嘟——”地抛将过去,毛巾在空中旋成一朵花,煞是好看。一般赌博在前厢房,大宗赌博在庙东的听雪山房,庙西有花园,环境优雅,有休息室供头面人物进庙看戏或赌博时喝茶休息。和尚和道士杂居在后大殿、溪山第一楼边的水月庵后面的庙屋及溪山第一楼西边的关帝庙,并设有神像、佛像与道教造像,供戏客、香客上香。一般看客看戏烧香,一举两得。僧道与戏馆老板互惠互利,相得益彰。城隍庙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是嵊州最高档次的娱乐场所,满足了各阶层的娱乐需求。

  戏馆演戏的顺序是:彩戏——正戏——点戏。

  彩戏,是开场时演出的彩头戏,短小精悍。如《掘藏》、《带子上朝》(分文带子、武带子)、《天官赐福》、《八仙庆寿》等。彩戏多数是戏班自愿加演的,但演到折桂得宝时一定有财翁上台接过桂枝和元宝,以示升官发财。鼓乐响起,财翁一面接过桂枝元宝一面递过红包,算是酬谢。彩戏最热闹的要数《八仙庆寿》。演出前,点戏者与戏班班主商议,演《文八仙》还是《武八仙》。《文八仙》是王母娘娘邀请众仙去天庭开蟠桃会,八仙各带宝器与寿礼前去,在王母面前奏本,说人间某某财主(点戏者)怎样好,王母听后十分开心,当即召来某某财主(有演员扮的也有点戏者自己去的)。王母说“你是天下一等良善人家,你要什么我封赏你什么……”王母封赏后还赠他一枝蟠桃树。点戏者递上红包接过桃树,圆场而下。《武八仙》是八仙去赴蟠桃会,见到某某财主(点戏者),八仙化成讨饭佬、官员、财主等试他良心善恶,见财主是天下第一大善人,就与之结缘。八仙去天庭路上,遇到许多本该降临在某某财主身上的劫难,都由八仙出面战胜,财主在人间一世太平。八仙赶到蟠桃会已是迟了,王母问起原因,八仙说出某某财主的大功德。于是王母召财主封赏等。《文八仙》简单,演出时间也短,《武八仙》热闹,满堂光彩,时间长,酬金也要丰厚一些。

  正戏,是本场正式的剧目,如《岳家将》、《武家坡》、《封神榜》、《西厢记》等等。大多是连本戏,三夜五夜不等,俗称吊脚戏,演戏的班子叫吊脚班。



点戏

  点戏,由观众个人出钱点,一人或一家点戏,大家同看。待正戏结束后,小花脸上台说说唱唱,插科打诨,荤素掺半,在引逗人们发笑的同时引导观众点戏。此时,戏班班主或勤值人员把戏单(目录)和演员名单送到台下,请观众点戏。点戏有点本子戏和点演员戏两种。本子戏点戏名,如《楼台会》、《游上林苑》、《别窑》等都是正戏中的精华部分,俗称“肉子戏”。戏点上后,有关演员登台演出;演员戏点名角,如某某名角演某某戏中的某某折。这折戏一般来说演员较少,演技较难,能体现出某名角的艺术水平。如筱丹桂演《叶香盗印》闻名乡里,只要她在城隍庙里演出,就会被人点演《叶香盗印》中的《盗印》一折。点戏演毕,点者把戏钱和赏金交给戏班班主或勤值(跑堂),由班主或勤值送到台上。此时彩乐齐奏,举行赠金仪式。

  据史册记载、艺人题壁和滕时发等老人回忆,城隍庙戏台经常演出的有:徽班《五子登科》、《逼上梁山》;昆腔《赵氏孤儿》;鹦歌班《童子郎》、《扒灰佬》;东阳三合班《寿阳关》、《乾坤带》;乱弹《龙虎斗》、《调吊》;新昌调腔《闹九江》、《封神榜》;俞基椿的“新大庆班”《打台州》、《打白竹》;越剧《卖婆记》、《相骂本》、《十美图》、《孟丽君》、《叶香盗印》、《梁祝》等。尤其是越剧《十美图》、《孟丽君》两剧,连演十天十夜,座无虚席,誉满全城。越剧名伶载誉返乡,往往在此台献艺,以酬谢乡亲。1934年,男女班同时在此竞演,各演两小时。更可贵的是,曾一度男女混演《棒打薄情郎》,由王永春、陶素莲、童正初、袁金仙等饰演。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施银花在城隍庙戏台上多次演出,只要施银花上台演出,她那圆润激昂的《四工调》引发起台下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共鸣。特别是当施银花演出《果报录·刁刘氏游四门》时,台上悲悲泣泣情真意切,台下热泪纵横感慨深长。据滕时发讲述,城隍坊有位姓叶的老妇,一次看了施银花的《果报录》后,当场嚎啕大哭,众人相劝也劝不住。后来才知,她年青时颇有姿色,嫁在苍岩一户姓俞的小财主家里,丈夫是个小商人,经常外出经商。她挡不住一位张姓后生的色相诱惑,与张姓后生私奔到城关西绣衣坊,成了张叶氏。才知这位后生家里也有发妻,张叶氏与大妻不能相容,三番四次威胁后夫要寻短见。后夫为了宠爱她,竟毒死了发妻。不久,丈夫坐牢,死于狱中。好端端的一户人家,被她拆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她晚景十分凄凉,当看到《果报录》时,百感交集,痛哭不止。台上施银花演得出神入化,台下自感身世之苦的张叶氏哭天抢地,在场的观众也都长吁短叹,感慨万千。真是台上台下相互呼应,哭声、叹声、哀声交织在一起。施银花那段悔恨交加,一唱三叹的“学我刘氏要倒灶!”的唱词,老人至今回忆起来,仍然记忆犹新……

  满堂红

  2002年12月,著名表演艺术家傅全香回嵊州时面对城隍庙古戏台,回忆起当年在此台演出的一个小故事:当年她只有十四岁,第一次随师傅进城隍庙演戏,心情特别激动。第二天一早,戏班在城隍庙上演祭台戏。祭台戏共有五场:第一场《吕仙踏台》,吕洞宾下凡降吉驱邪,用以镇台。第二场《乱鬼抢羹》,恶鬼待吕洞宾走后,不守信用,扰乱民间。第三场《天兵驱鬼》,吕洞宾得知后,派出天兵天将,镇压鬼怪,以保地方平安。傅全香在第三场中扮演小鬼,遭天兵追杀,从台上跳下,再从后门逃出。逃到指定的地方,那里准备了一盆清水,卸去化装,洗过脸后把扮鬼的行头用火烧掉,然后从大门进入。演员跳下台时,本有人扮成鬼卒在台下接应,这样不会受伤。可是当扮成小鬼的傅全香从台上跳下时,没有人接应,重重地倒在石板地上。在台后的师傅虽然明知傅全香受了委屈,但不能来救护她,因她现在是“鬼”。台上的锣鼓敲得“咚咚”山响,一阵紧一阵地催她起来。傅全香忍住疼痛,从地上爬起,一拐一拐地“逃出”后门。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城隍庙是越剧初创阶段乃至绍兴文戏时期表演艺术的检阅台,是孕育越剧艺术的摇篮。
    (本文作者:现任职于嵊州市委统战部。)


 


(责任编辑:李贺新)
用户评论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