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首页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搜索
X
名城名镇频道首页 名山大川 旅行指南 文化遗产 文明古迹 名村 名镇 名城 贤达名流 地方特产 红色旅游 万景台 历史渊源 古建园林

广东端州区古城

时间:2014/4/3 9:36:00 来源: 古镇网 浏览量: 348

端州地名始于隋。隋以前,一直为高要县治所在地。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置端州,为州治所在地。北宋重和元年( 1118 年),宋徽宗将端州升格为肇庆府。 1949 年 11 月,首设县级

端州地名始于隋。隋以前,一直为高要县治所在地。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置端州,为州治所在地。北宋重和元年(1118年),宋徽宗将端州升格为肇庆府。194911月,首设县级肇庆市,后几经并撤。19883月,肇庆实行市管县新体制,原肇庆地区改称肇庆市,原肇庆市改为端州区(属县级建制),为肇庆市的城区。端州是有2000多年历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广东肇庆,古称端州,以出产端砚而闻名,宋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黑脸的包公任端州知州,开始了他的治国安邦和名垂青史之路。

端州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国家级风景旅游城市、历  端州区史文化名城。端州城区一江(西江)绕城,两湖(星湖和鼎湖)相连,三峡(三榕峡、大鼎峡、羚羊峡)争险,四塔(崇禧塔、文明塔、元魁塔、巽峰塔)对峙,五楼(阅江楼、披云楼、丽谯楼、波海楼、绿瓦楼)斗丽。还有梅庵、宋城墙、肇庆府学宫等文物古迹,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结合得和谐美妙。唐代已成为贡品的端砚列于“四大名砚”之首,并享有“国之瑰宝”的美誉。


舞龙

肇庆市端州区是传说中龙母的故乡,德庆、封开一带素有舞龙的习俗,有火龙、彩  舞龙龙、旱龙三种。每逢节庆,当地的人们都会舞动巨龙欢庆。现在,在重大的节庆肇庆牌坊广场还会开展各式舞龙比赛,还会作出各种奖项来增加舞龙的刺激性等等。

疍家婚俗

肇庆沿西江之水上人家,称疍家,其嫁家伙娶颇奇趣:男子未聘,则置盘草于艇梢:女子未受聘,则置盘花于艇梢,以致媒妁。结婚前3天,男女互不见  疍家婚俗面。至吉日良辰,特设酒艇,张灯结彩,旗灯照耀,好不热闹。吉时,鞭炮齐鸣,于是一好命公便伴着新郎哥,驾起一叶花舟,驾向新娘子的红船。新娘子被接回后,旋即登船见过家公家婆,与新郎哥一同拜祭祖先。 傍晚时分,亲朋戚友驾方舟赴宴。宴席上,无论菜多少,“香芋扣肉”一菜绝不可少,且特别大碗,同时要由主家女尊长亲手泡制。饮宴沸沸扬扬,一直闹至深夜才散去。小家疍户还有养童养媳之风习,长大后而结婚者谓之转髻。现今绝大部份水上人家已迁居岸上,虽然其生活习惯已与岸上人家同化了,但其婚俗仍留有一些古痕迹。

肇庆婚俗

端州人结婚有许多奇特而有趣之处。结婚前一天,新人各自在家准备,互不见面。男家在良辰燃放鞭炮,接着请好命公﹑好命婆(一般是有儿子的中年夫妇)开床设账。是夜,新郎不得睡在新床上。次日清晨,新郎由好命公﹑好命婆为之梳头。女家,不管嫁妆多少,父母都要为女儿准备一对小火笼,内装木炭,上盖大红纸,以预祝女儿婿结婚后生活红火。

结婚前一天晚上,新娘彻夜不眠。次日凌晨,新娘由伴娘陪伴,梳妆打扮。吉日早上,迎亲的花车来到女家,伴郎即大声嚷着要见新娘,但新娘却由伴娘陪伴着,躲在闺房之中,迟迟不出,这叫依依不舍,如新娘之兄长未婚,要避开,绝对不能看着小妹出门。同时,新娘的母亲要将一条男裤放在闺房的门上,八字儿摆开,以让女儿从裤档下跨出闺房。接着,一对新人开始向女家的长辈端茶拜别。拜别后,母亲将一篮象征如意吉祥的十宝--红包﹑红糖﹑红枣﹑桂圆﹑酒饼﹑米花﹑莲子﹑百合﹑花生﹑桂面--交新娘。这时,新郎领着新娘跨出大门门槛,新娘的兄长未婚,则由新娘的父亲为新郎打红伞遮阳。

花车回到男家时,男家派一个已生养有儿子的妇女在鞭炮齐鸣声中接过红伞,打开遮住新郎,向新房走去。是时,新郎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均不可看着新郎﹑新娘走下花车,直至走进新房,这叫回避,以免见外。新娘在伴娘的陪伴下,走近新房后,与新郎并排坐在床沿上,叫坐床。继而他们登厅拜堂,先拜祖先,后拜父母。


古城墙的研究,了解端州的历史发展情况。

众多的文物古迹是研究古端州的建筑艺术文化的一个窗口。

特色的民俗文化是研究中国东南地区民俗文化的标本。
对于研究端州历史的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其众多的文物古迹展示着端州人的的建筑和审美艺术。对于文化的传承和继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胡翠莲)
用户评论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