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宣统年毕业文凭:花边装饰八龙被赞霸气
时间:2012/8/30 16:37:00 来源: 福州晚报 作者: 徐小杰 浏览量: 567
记者从微博的配图看到,文凭看上去很像一张布告,文凭周边四角的框内分别写着“毕业文凭”4个字,再配上“八龙”边框,框内密密麻麻写满了字,最后落款时间是“宣统三年七月”,文凭上面还盖了不少红色的印章。
这张毕业文凭归谁所有?背后又有哪些故事?记者随后联系上了福建省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颁发文凭的学校是福建官立高等法政学堂,这所学校也是废除科举后我省最早建立起的高校之一,设于鳌峰书院旧址,是当时福建培养高等法政人才的最高学府。
据悉,福建官立高等法政学堂于1907年5月开始招生。据史料记载,其时科举制度已废除,很多年轻人梦想通过立宪寻求救国之路,所以报考者极为踊跃,录取400多名。到1910年6月,第一届毕业生共185人,这是福建省自己培养的第一批法政人才。
据介绍,省档案馆珍藏有2张清朝宣统二年和三年(即1910年、1911年)福建官立高等法政学堂学生的毕业文凭,文凭获得者为来震和张璲芬。毕业文凭是用宣纸石版印制的,长56厘米,宽50厘米。
文凭正文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为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由内阁公布的慈禧太后懿旨,共16行,873字。此外,文凭上还包含了学科名称、教员姓名、毕业考试分数、学生年龄、籍贯、三代家长名、监督(校长)名、填发日期、毕业证号等内容。2张文凭颁发者均为法政学堂监督郑锡光,并盖官章。文凭左上角加盖“福建全省法政学堂关防”印章,中间加盖“福建提学使司之印”,两枚印章均为篆体。从优等生张璲芬的文凭看,当时开设的课程共23门,包含人伦道德、法学通论、财政学、经济学等。
(责任编辑:李晋良)学会这些词,一开口就是文化人
寻找历史真相的学科,金石与金石学
包裹在端午节里的千古文化
《红楼梦》:林黛玉睡觉为何裹紧被子?史湘云睡觉为何那么豪放?
《红楼梦》里谁最快乐?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