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首页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搜索
X
中医武术频道首页 养生保健 茶酒 饮食文化 杏林名家 武术秘笈 武术 中医 中医宝典 保健常识 生活指导 太极 知识问答

中华武术——道新拳论--桩法

时间:2013/12/12 11:10:00 浏览量: 320

武术网资料:桩法活动是拳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通过桩法活动,就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认识锻炼身体的内在东西。由桩法获得的一切知识,是不能在
 
       武术网资料:桩法活动是拳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通过桩法活动,就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认识锻炼身体的内在东西。由桩法获得的一切知识,是不能在抛弃了它的情况下而能够得到的。
  桩法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方面。桩法获得的知识概念,它是推理和判断的阶段,它对于整个的锻炼,即拳术锻炼的认识过程中是很重要的阶段,也是理性的认识阶段,由于它达到逐步了解拳术的内在实质东西,了解它规律的发展,因而在了解总体上或离开总体的一切方面的联系。因此,桩法的研求是基本工作,预备工作,无论为了修养身心,变换气质、强壮筋骨,或是在具体生活实践中,都有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学习一件东西,我们要强调最初阶段的正确性,不能有些微含糊。果尔,它必然影响着进展的顺利。我们必须弄清楚在各个阶段的方式与方法,如姿式、意识、气的运用等。
  首先是姿式。姿式的构成是由肘、腕、肩、膝、胯、踝、颈、脊椎、腰各关节的位置变换而产生不同姿式,也就是肌肉的伸缩做作的。但是决不可过度使关节曲折成死角,这样就使关节的活动变换限制在一定范围,也就影响了它的屈伸性能,另方面也阻碍了气血流通,使气血不能畅通无阻地达到末梢,贯于顶巅,完成全部循环。
  脱换意义,姿式的正确,可以使气血循着脉络行走,贯于全身,温养筋骨肌肉,化拙笨为灵敏,变换其性能,也就是去旧生新的意思,渐进达到质量变化自然的境界,这是质变的过程。经络遍布全身,是人体血气动行的通路,它的主干是经,旁支是络。一切器官和组织的联络通行,往复循环,周而复始,所有经络又互相衔接,保持完整统一。因之,脉络的传注,所以气血方能营养全身,贯彻上下,运行不息,达于表里。
  质变过程需要较多时间的培养,不是三朝两日便可以见到显著的效果,也不能有意地助长它的进度,必须是心安意实,并在实际修养中进行稳定的进步,则得到的效果才是真实可靠的。
 
       姿式的变换,是关节在它活动范围中表现出的动态,我们采取的是有意义的环节,并根据这认识的指导,而规定我们的需要来从事研究与锻炼。在这基础上所生产的姿式尽可能多,也不外乎是关节活动领域中的可能活动。一个人在生存中所表现的姿式活动出不了这个范围。但是我们所需要的、选择的、采取的姿式是有其意义的,就是吻合力的支点,动作性能灵活,有利于生长发展的姿式。
  其次是意识的集中,意识集中起主导作用。我们做甚么事要是分心于别处,必不能做成这件事。把精神意念集中于所做的事上,就能慢慢见着事物内部,在桩法练习中,则能得到体验,从而提高身体素质,不仅是推理的判断而已。
  俗说收心,是不叫意念奔驰,心浮意躁是要不得的,那就对于所做的事永远格格不入。  这就是要凝聚精神和调气息,扫除杂念,一心一意地守存你所做的事上,按着气息,按着意的注守而进行锻炼。
  人们的思想意念不是怎样听你摆布的,它的活动反而可以摆布你,这就需要随时检查,如有外驰现象,立即纠正挽回还于所守的事。它的情况是若即若离,时隐时现,在松静体态中气性活泼。精神意念存在于、周视于通体内外各部,体察背谬,立即解除纠正,归于通顺,并意识着气血循着脉络行走,用以温养内外。
  意识的作用,使周身因脉搏的跳动,与呼吸气的推动呈膨胀鼓荡的现象,由表面上看肢体是静止的,体内则作有秩序的、规律的意识剌激,以引起或加强周身各系统的功能活动。
  气的运用,随着意识的作用达于全身,使内部充实和外部恬怡,不简其运用,不繁其意念,不作玄虚幻想,脚踏实地地去做,至少在提高身体素质上有所获得。
  注意呼吸方法,先系念注守于气海,待气充盈,腰腹蒸腾发热,转向肩背夹脊,这时以意导之运行于四肢百骸之间,意念专注于一处,不得旁顾,渐及周身,凡意念所注即运气血贯之。
 
       鼓荡和宽松状态交替促进了身体的新陈代谢功能,也就是促进全身气血的流转,因而加强营养的供给作用,积极地给功能以适当的剌激,消极的则起新物质的补充作用,而得以发育其体质。
  吸要静细深长,呼要短促急迫。吸入多,呼出少,吸时以意导之,随意之所之而存注,呼时胸腹作排压动作,短促急排,同时通体呈收缩紧张状,排气后立即回复驰缓松静状态,吸气尽量充实饱满,呼气时要适可而止,必使腔体有留量,不觉有些微空虚感,氤氲回荡,周环于体内,其他呼吸气运方法,不在此例不论。
  从整体来说,是内空外松。内空是把内脏安放舒适服贴,心平气稳,意念闲适,这是虚静的前提。外松是筋肉驰张、气血充畅鼓荡,感觉敏锐,是富于弹性反应的前提。内空外松是解除紧张,使精神意志活泼开朗,肢体动作舒放开展的正确方法。内部虚静,可以意念专注于某处,外部宽松,可以收缩灵敏,动作反映迅捷,如此则形与意是相合的,动和静也不相背。
 
      寓静于动作之中,隐动于静止之间,形之变换为意识所支配,意识的冲动则表现在体貌的动态,彼此互为因果,相互促成的统一现象,这就是拳术锻炼上的必然法则。这个锻炼中的对立统一法则,是拳术锻炼的最基本法则,离开了它则无从归依。循此前进,积累经验,总结和整理合于实际,以达到质变量变,丰富了实在性的东西,也就是拳术知识的深化。
 
     训练在一般练习中,我们常见到的存在着一些错误倾向,例如,全身各部动作不能协调一致,因之周身不能发展联串的力,即集中的力,盖动作不是能由意识支配的。还有最大的缺点,就是在动作时,意识中没有敌情观念,只是个人在那里作茫无主宰空洞的动作,也许是完全熟练了才丢掉意识的。
 
      这样的练习是不能提高技术水平,更不能意识支配着攻守战术,反而带来对技术的不利因素,影响着技术运用的灵活性、感觉反应能力、变易方向位置、变速、急起旋转反应等的提高。在战术上也影响着进退、虚实、开合、分化、集中等的机动能力,如此种种,我们要有相应的认识。
 
     训练应当以全面发展为主,要有一严肃的态度和严明的训练规定。如研求技术细节,战术的应用,多种素质的提高,随时总结,从而打下良好的基础。不论在骨骸、肌肉以及神经中枢各方面都获得改善,尤其是在神经中枢得到提高敏锐、灵活、正确的反应能力。
 
     克服被动,加强时间概念,创造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以利于使用。在技术、战术和意识方面,有机地联系起来,使身体素质与技术达到全面提高。这就是训练方法。

 
(责任编辑:张姬云)
用户评论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