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首页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搜索
X
中医武术频道首页 养生保健 茶酒 饮食文化 杏林名家 武术秘笈 武术 中医 中医宝典 保健常识 生活指导 太极 知识问答

形意拳大师褚桂亭

时间:2013/12/24 10:12:00 来源: 未知 浏览量: 723

褚桂亭(18921977)名德馨 ,字桂亭。出生於河北省任丘县郑州镇南关村一个小康农民之家。清末时期当地盛行练武 ,每年秋冬季 ,来自河北、山东、河南、湖北等地的 武术 高手云集任丘
        褚桂亭(1892—1977)名德馨,字桂亭。出生於河北省任丘县郑州镇南关村一个小康农民之家。清末时期当地盛行练武,每年秋冬季,来自河北、山东、河南、湖北等地的武术高手云集任丘,设擂比武,摆场较量,热闹非凡。幼年时期的褚桂亭深受环境的影响,立下要练就一身真本领的雄心壮志。他历尽艰辛多次出走湖北、河南、山西、四川等地,寻访名家高手,潜心拜师学艺。他青年时期就精通多种拳术,对少林、武当等派别颇有研究,尤擅形意、八卦、太极,褚师之形意、八卦先后受业于李存义、梁振甫、张占魁、孙禄堂、姜玉和、尚云祥、黄柏年等大师;武当剑法是受益于李景林先生;而太极则受教于杨澄甫、杨少候大师。褚师武功深得各名家真邃,堪称一代宗师。


李存义

        褚身体魁梧
,容颜庄严,性格耿直,双目炯炯有神,褚师一生以教拳为业,生活起居平淡简朴。在南京授拳期间,老师住国货路一号,后迁科替新楼居住,家中布置雅致,有名人送的对联若干,老师喜爱字画,数年来都习大楷书,当年老师不饮酒不吸烟,室内床头常挂一把龙泉名剑,甚为锋利,可折于腰间,老师曾将此剑带回上海,惜于“文革”抄走。


        褚师13岁拜当时形意高手、六霸天之一的姜玉和先生为师,因当时姜忙于护镖,无暇授徒,但见褚师天资聪颖,功底不浅,爱才的姜将褚师引荐托给师爷——形意宗师单刀李存义老先生亲授。李老深爱褚师练武的钻劲和傻劲,尽力传授。当时八卦掌名镖师陈德路先生,也同时喜爱上了英俊老实的褚桂亭、陈、姜二师为同门好友,平时生活不分。两师同授一徒,成为当地一段佳话。陈德路也有走镖任务,于是又托其师梁振甫先生代传八卦掌。十八岁的褚桂亭,此时已经长得高大而矫健。他不仅力大,而且武艺日精,又蒙李、梁二位名家亲授,真如蛟龙得水。他早练形意,晚练八卦,白天和师叔郝恩光、黄柏年,师兄赵克礼、李玉琳、钱国荣等在一起研究苦练,仿佛身上有一股无穷无尽的力量。

        20岁的褚桂亭,又向镖师于炳忠先生学会醉八仙拳。李存义先生常对人言,夫形意、八卦之妙者,莫过此子。聪明过人的褚桂亭,深知李存义对他的钟爱,征得姜、陈二位老师的同意,在这年的中秋佳节,褚桂亭顶贴向李存义叩拜,成为李存义的一位关门弟子。褚师跟随李存义先生有十年之久,终使褚师得到形意真髓。因此日本有关武术专家认为褚师是李存义先生之弟子,日本昭和五十年十一月出版《图说中国武术史》,及日本松田隆智1983年著《中国武术史略》一书中,都有详细纪载。

        褚为人忠厚正亘,性格刚烈,爱打抱不平。上世纪20年代初,他到杭州,在一家茶馆中,当地两个地痞肆意凌辱卖唱的父女,他挺身而出,狠狠“教训”了两个恶棍,紧跟看褚师伫立桥头,一面催父女二人快走,一面对追上来的十几个无赖大声喝道:“谁敢上来!”几个歹徒冲上桥头,随即被褚师手一挥先后扔进河里。

        1914年,褚挂亭闻知郝恩光先生将东渡日本,传授形意拳,他便经武汉返回家乡,先探望了老母,后陪同当地二十多位师兄,去天津为郝先生送行。他为了苦练基本功,送行人中除他之外,大家都乘船去天津,唯独他步行着,顺着大清河岸,边行边打形意拳中的崩、钻二拳,走到天津打到天津,浑身不知疲倦。到晚上十点多钟,他还向临行的郝恩光先生学了心仪已久的三合对刀,他回忆说当时只有一柱香的时间,且用的是锋利开口的柳叶刀。由此可见,褚师对武术的痴迷程度。

        1925年,五省总督孙传芳,凭藉权势,兼以厚薪,诸褚桂亭到总督府当众表演,面对孙传芳这种


孙传芳

        势压人的不礼貌态度,褚桂亭以不卑不亢而又玩世不恭的态度出场了。满屋旁观之人,见褚桂亭动作踉踉跄跄,体态无神飘忽不定,头重脚轻,醉态毕露,都诧异起来,纷纷窃窃私语:“莫非姓褚的今天喝醉了?”当他们看见孙传芳目不转晴地凝视着时,便又不敢多言。再看褚桂亭摇摇晃晃,眼看就要栽倒,可他却拧身一转,拔地而起,孙传芳脱口喊出一个“好”字,众人都呆了。紧接着只见褚挂亭更加东倒西歪,跌跌撞撞。岂不知他是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在醉态里,显现出攻防兼备,在快幔中,表达出形动完整,刚柔相济软硬结合,原来这孙传芳是个懂得武术的人,等到褚桂亭把招式一收,立即连连鼓掌道贺:“真有功夫!真有功夫!”在孙传芳摆下的酒筵上,但见杯盘满桌,众人谈笑风生。褚桂亭一时兴起,使出绝技,双手指插入八仙桌台面边缘,轻轻地将其端起,桌上莱肴杯蝶纹丝不动。惊得孙传芳连连叹服这:“今天我孙某人算开了眼界,会见了中国的武术高人,有幸有幸!”。

        褚师的手指功夫,此后也曾表演数次:一次是在40年代初,在南京的弟子富继华家;一次是解放初在上海鸿运酒楼收徒;

        1926年武当剑术大师李景林先生离开军界,南下杭州传授武当剑术。褚桂亭在上海获悉这个消息


李景林

        ,便动身前往杭州,顶帖投拜李景林为师。褚桂亭本有李存义先生的形意六合剑、八卦龙形剑的浑厚基础,又能得到武当名家传艺,真可谓如虎添翼了。在李景林的热心传授下,褚桂亭很快学会了武当剑单练、对练、活步对剑、对练散剑。经过近两年的苦练,褚桂亭的剑法已经达到矫键灵敏,步若行云,剑中有人,人中有剑,人剑难分的境界。李景林先生高兴地说:“桂亭把武当剑练活了,中国的武当剑法后继有人了。”功夫不负有心人,褚桂亭以武当对剑功法闻名大江南北。褚师与黄元秀是当代武当对剑表演之典范。

        1928年,中国第一次在杭州举行全国性武术打擂比赛,大会地点设在杭州市票将司前学宫的广场上,来自各地的武林高手云集西子湖畔,磨拳擦掌,跃跃欲试,一片争斗气氛。当局考虑到武术界门派纷争,为预防不测,防止场上混乱、斗殴的现象出现,除了荷枪实弹的军警外,特邀一批武林人士成立检查委员会维持秩序。被邀的37名武艺高强的人员中,褚桂亭名列榜首,足见其在当时的声望地位。然而褚师并未以此自满,仍抓住一切机会寻访名师,锲而不舍地追求武技。

        1929年,浙江国术馆在杭州成立,当时已颇有名气的褚师被聘为国术馆教师。一天副馆长兼秘书长李景林与褚师饭后闲谈,建议褚师向应邀前来担任国术馆教务长的太极泰斗杨澄甫先生学习太极拳,使自己的武艺更为全面。当时身壮气盛的褚桂亭自恃十八般武艺无有不会,似乎对外慢腾腾的太极有些看不上眼。李景林见状便建议褚、杨二人交手比试一下,随即请来杨澄甫先生,一同来到 (责任编辑:张姬云)
用户评论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