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面食文化:山西的蘸片子
时间:2013/6/21 9:04:00 来源: 黄河新闻网 浏览量: 633
山西面食花样多,各地做法也不同,蘸片子便是一例。
吾乡介休,蘸片子也叫连米片。先往锅里撒些小米,熬成清米汤;然后把面擀薄,切成宽约3指、长约10厘米的面片在米汤里煮熟,盛在碗里,连吃带喝,和吃饺子一样,蘸着吃。到了冬天,炒酸菜加上醋和辣椒面,便是蘸料。所煮面片多是包皮面(白面包着高粱面)。如今,高粱面在餐桌上基本消失,面片多用白面做,蘸料也多用西红柿做成。
老伴是交城人,蘸片子叫蘸尖尖。高粱面掺点豆面,调成糊状,蔬菜或切片、或切段,放在面糊里滚蘸,使菜体被面糊裹严,煮熟后,蘸上醋调和吃。
近几年,太原街头有些面食馆,也有这种面食。可能是店家觉得“蘸”字笔画过多,图省事写成了“沾片子”。去品尝过,感觉用白面制作,黏性欠佳,难免脱骨。
老伴回故乡探亲,嫂子以“改进”了的蘸片子相待。做法是将白面和得稍软些,擀成薄片;把土豆、茄子切成二指宽,五六厘米左右长的小片,豆角截为两段,用面片包起来,煮熟后蘸着吃,光滑筋道,有嚼头,口感不错。
学会这些词,一开口就是文化人
寻找历史真相的学科,金石与金石学
包裹在端午节里的千古文化
《红楼梦》:林黛玉睡觉为何裹紧被子?史湘云睡觉为何那么豪放?
《红楼梦》里谁最快乐?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