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首页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搜索
X
戏剧曲艺频道首页 戏剧 曲艺 名曲 名剧 名段 名家 艺术人生

历史长河中一颗耀眼的明星—郭泽民的蒲剧艺术

时间:2013/1/13 10:13:00 来源: 太原道 浏览量: 818

郭泽民,临汾市蒲剧院副院长、蒲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师承已故著名蒲剧须生演员张庆奎(艺名十三红),在继承张庆奎表演艺术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唱做俱佳,文武兼备。1
郭泽民,临汾市蒲剧院副院长、蒲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师承已故著名蒲剧须生演员张庆奎(艺名十三红),在继承张庆奎表演艺术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唱做俱佳,文武兼备。1983年以传统代表剧目《黄逼宫》《徐策跑城》《杀驿》荣获首届中国戏剧的最高奖梅花奖。1993年、1994年两次赴新加坡进行国际艺术交流演出,为蒲剧走出国门实现了零的突破。
  其主演的《跑城》于1998年入选《中国戏剧家协会建国五十周年戏曲精品荟萃》,《土炕上的女人》于2002年获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颁发的中国戏曲现代戏突出成就奖等。2000年与任跟心集资创办了蒲剧定向班,定向班学员在2003年、2004年第六、第七届中国戏曲少儿小梅花荟萃活动中,获“金花奖”9个,其中5人获“金花状元奖”。

  当代蒲剧艺术的领军人物之一郭泽民是个大忙人。

  去年我们到临汾采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郭泽民正在乡下演出无缘得见。同另一位接受采访的领军人物任跟心路过梨园堂剧场,看见剧场外墙悬挂着蒲剧传统剧目《新金沙滩》的巨幅宣传画牞领衔主演郭泽民扮演的杨继业舞台形象,眉宇间的英武之气让人过目难忘。今年正月里,山西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文艺活动之一,为期一个月的全省现代戏新创剧目评比演出暨山西省青年演员大奖赛在省城举行,我们终于有机会在家门口与郭泽民面对面,他的讲述激情四溢——

  “学成个演戏的好把式”

  “我和任跟心的从艺道路差不多,她1979年从临汾市文化艺术学校毕业,我是1975年至1978年在临汾县戏校就学。”只是郭泽民小时候就喜欢文艺。小学里有宣传队,他经常在田间地头和村里的舞台上表演连说带唱、通俗易懂的小节目。他是演出队的骨干,自编、自导、自演,歌颂农村新气象。用他的话讲牞好像打娘胎里一出来就有这种天分,特别开窍。

  有值得珍藏的回忆片段吗?我们的追问把郭泽民带入那段青春岁月。

  “上学时的戏校是以团带班。1976年排演《红色娘子军》,当时没有人排过,老师也只是按照电影上演的给走一个套路。我就天天自己琢磨,根据剧情人物的心理去表演,琢磨得很辛苦。下半年一上演,在人民剧场演出时一炮打响,我饰演的小洪长青在舞台上很有光彩,红遍了临汾城,都知道临汾县蒲剧团有个小郭泽民特别的棒!当时我16岁。就这一本戏,天天晚上演,连演40天不断,场场爆满。从那时候开始,我才正儿八经地跨入梨园行的正规路里。1976年周总理去世,团里新编排了《八一风暴》,县委宣传部长要求必须要像周总理。总理刚去世那会儿报纸上有很多他的照片,我就从照片上的笑容和姿态中找感觉,对着房间里的大镜子练怎么握手怎么讲话,天天琢磨,练了一个多月。1977年正月初三演出第一场,县委领导都来观看。我踩着一个前奏曲从台侧走出来,就看到前两排的观众蹦起来喊,哎呀怎么这么像!人民对总理的感情深,眼泪都哗哗地流下来。在当时那样的政治背景下,借着这个戏,人们心中压抑的情绪被大大地释放了。连演40多场,国营厂矿各大单位都组织观看。”讲起这些,一腔真性情的郭泽民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1978年,古装戏开放。郭泽民从来没有见过古装戏,只能让练功的老师带着演,一开始演小角色,跑龙套。想自己现代戏起家,而且从来都是主演,现在却落得个跑龙套,心里很失落。他毫不隐讳地告诉我们:“说实话,非常苦闷,从辉煌处落下,落差巨大。当时就想,必须赶上!还是要往前台站!当时的老师都不教,怕抢了他们的饭碗。老师不教就自己练。先练底功:胡子、靴子、翅子、梢子、翎子,五子练好,再加上老生的胡子,这辈子的饭碗就定了。现在剧团里还在传着郭泽民当年练功的狠劲儿。大家都说,郭泽民得梅花奖是水到渠成的事,如果成不了,老天都不公。刚开始练功那会儿,大家早晨6点起床练到七八点。我4点就起来练。练腿功就是往死里练。用绳子吊起来,一练就是一两个小时。练功练得昏天黑地,练得腿都不像自己的腿了。晚上靠墙睡,把腿贴墙放抱着睡,早晨刷牙都把它竖在墙上,上火车不坐座位,两条腿轮换着立到车厢上,给上面盖个大衣……”

  1979年夏天,天气正热,郭泽民在一个古装戏《港口驿》里面饰演海瑞,是他的第一个老生戏,黑老生。一炮打响,连演20多场。这样下来学艺路上的磕绊也没有了。1980年在山西省优秀青年演员调演中,他演出重头功架戏《贩马》,他饰演的艾千刚健遒劲,热烈火爆,震惊全场,荣获山西省“优秀青年演员一等奖”。人往高处走,郭泽民从小就想学成个演戏的好把式,有了这个一等奖,他就琢磨着离开县剧团去地区剧团。1982年他又以《黄逼宫》、《徐策跑城》在山西省中青年演员评比演出中获 “最佳青年演员奖”,好梦终于成真,他如愿以偿到了地区剧团。1982年底,地区组织张庆奎舞台艺术生涯50周年纪念活动,他得以正式拜张庆奎为师,成为他的关门弟子。

  演《土》剧进入表演的“化”境

  郭泽民说:“老天是公平的,让你吃苦,也让你成功。”这句话在他身上得到充分的验证。

  蒲剧现代戏《土炕上的女人》是根据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的短篇小说《土炕》改编而成。它向人们讲述的是发生在黄河岸边的小山村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木墩身上的一系列动人故事,是一部歌颂人民群众与中国共产党鱼水之情的现代戏。他饰演剧中的木墩,着力挖掘、表现人物的内在感情世界,力图以情动人、以技赢人。他扮相英俊、做派大方、表演细腻,一举一动,举手投足,分寸感、深度感、动作感无不掌握得恰到好处。由于揉进了通俗唱法、美声唱法甚至山陕民歌唱法的一些技巧,唱腔被他处理得圆润优美、字字珠玑。无论是表现人物青年时代风采的唱腔,还是展现人物中年风韵的浑厚、柔情、舒展,郭泽民的行腔都把握得十分准确,小生、须生唱腔之间彼此渗透、相互融合,从而使人物全剧的唱腔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郭泽民主演的《土炕上的女人》一经问世就轰动了平阳古城。1999年获临汾地区庆祝建国50周年戏曲汇演 “优秀剧目奖”;同年参加山西省庆祝建国50周年戏曲汇演,获山西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颁发的“优秀剧目奖”,郭泽民获“优秀表演奖”。获奖归来的郭泽民并未满足,对自己的表演艺术做进一步的锤炼雕琢,2000年10月,应文化部和中国剧协的邀请,郭泽民携修改后的《土炕上的女人》、《薛刚反朝》晋京演出,中央领导、戏剧专家对郭泽民的表演艺术给予高度评价。《土炕上的女人》被专家喻为 “中国戏曲现代戏成熟的标志”、“具有里程碑的历史意义”,郭泽民、任跟心的表演更是被赞誉为 “有程式但不刻意表现程式”,已进入表演的‘化’境”,郭泽民在《薛刚反朝》中的精彩表演,被戏曲专家誉为可与京剧名家麒麟童、周信芳的“跑城”相媲美,甚至于有所超越。此后,中央电视台将《土》剧、《薛刚反朝》录制播放达十余次;中央电视台和山西电视台联合将《土》剧拍摄成戏曲电视剧;山西音像出版社将该剧制成光盘发行全国……

  “把老师一辈的东西传承好”

  当初跟老师张庆奎学戏那几年牞郭泽民几乎吃住在他家,因为老师的腿有病几乎不能动。张庆奎一板一眼地教郭泽民唱腔,走戏只是个大概。郭泽民说:“老师不光是从艺术上教,他还有两句名言:要想演好戏,必须先做好人。”

  这个理念一直影响到他现在的教戏:“我教学生绝不仅仅是技术方面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教学生注重人品问题,我要求学生在人多人少的时候演出要一个样,在给领导演出和给普通群众演出一个样,要有强烈的事业心。我现在的任务就是把老师一辈的东西传承好。具体地说,就是挖掘老东西。蒲剧老生的东西特别多,我现在学一个老戏,就在此基础上进行润色,加入现代的东西,让新旧融合得恰到好处,再教给我的学生。然后学生再教学生,一代一代往下传。既然国家把自己定为传承人,现在不管社会的发展对戏剧的冲击有多么的大,我也要想办法把蒲剧传下去。我和任跟心,我们两个现在活得很滋润,因为我们2000年有了小梅花蒲剧团,有了接班人。这次演出,我们小梅花剧团的表演轰动省城。各演出团团长都说,看了你和任跟心的这帮学生,就觉得我们这些年啥也没干。实际上大家都在为生计奔波,只是他们后继乏人,他们的平均年龄50岁,我们的只有20岁。评委们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临汾的这帮孩子是最好的,一招一式有大家的做派,不愧是大团带出来的,真是太精彩了!”

  郭泽民说这次在太原的演出出乎他的意料,“我们演了两个专场。这班学生都十七八岁,就像含苞欲放的花蕾,往台上一亮,啪啪啪全开啦,真漂亮!满堂生辉!”我们猜测其中有两层意思:一是他自己太把这次演出当回事了,这与他一贯的认真作风有关。二是别人太没当回事。这一方面说明戏剧的传承与当地重视不重视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也说明领头人对剧种的传承有没有站在一个长远的高度去考虑。郭泽民现在是剧团领导也是梨园名人,见过好多大人物,到过许多大场面,获得过很多大荣誉。但他对戏迷的态度依然真诚,对蒲剧的热爱依然真挚,他身上那种农家孩子的朴素与善良,虽历经岁月的冲刷依旧没有改变。他的艺术事业能达到今天这样的巅峰,和他多年对人、对戏朴实的感情分不开。他说:“出了名,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而是一个剧种。你的一举一动代表着剧种。如果不能以长远的眼光看剧种,将来非出现断层不可。到我老的时候,看到蒲剧依然在延续着辉煌,我就不会遗憾了。” 这次演出的成功让他更加认定:戏剧不是没希望,是你抓不抓的问题、干不干的问题。只要干,就有希望。他说要把自己的作用发挥好,这样就没白活一回。

  “对得起观众,对得起剧种,对得起学生。”这是郭泽民从艺、为师的准则。■

(责任编辑:李晋良)
用户评论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