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首页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搜索
X
戏剧曲艺频道首页 戏剧 曲艺 名曲 名剧 名段 名家 艺术人生

乡间活跃着一群迷恋川剧并执着传承川剧文化的

时间:2012/7/26 10:01:00 来源: 未知 作者: 赵雪松 浏览量: 356

说起川剧,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也许显得有些陌生。然而,在宜宾市高县符江河畔的庆符镇,却活跃着一群迷恋川剧并执着传承川剧文化的耄耋老人。 恨肖邦逞豪强兴兵作乱,三关地

说起川剧,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也许显得有些陌生。然而,在宜宾市高县符江河畔的庆符镇,却活跃着一群迷恋川剧并执着传承川剧文化的耄耋老人。

“恨肖邦逞豪强兴兵作乱,三关地众百姓叫苦连天,待来朝兵马足粮草囤满,破天门灭肖氏直捣幽燕。”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高县庆符镇的县川剧协会活动场所,远远地便听到川剧《桂英打雁》的铿锵唱腔在符江河畔飘荡。在这里,记者有幸结识了这群老年戏迷。

“弘扬民族文化,振兴传统川剧。”这句话被73岁高龄的高县川剧协会会长周明武老人时常挂在嘴边。周明武,高县中学退休教师,从小就喜欢川剧,在现代商业大潮的冲击下,眼看川剧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这位老戏迷和罗显召、吴广银看在眼上,急在心里。共同的爱好,使三位老人一拍即合,于2008年成立了庆符镇老体协业余川剧团,传承川剧文化

剧团成立后,大家经常聚在一起练习,逐渐吸收了20多个有相同爱好的票友,平均年龄70岁左右。大家爱好相同,聚在一起,感觉很开心,有啥烦心事到了这里就一扫而光。有些老人本来身体不太好,但来这里后身心得到了锻炼,精神也好多了。

剧团的发展壮大,还有一位老人功劳甚大,那就是86岁高龄的陈纹熙老人,他是大家公认的“老戏骨”,是剧团的义务指导教师。陈纹熙老人18岁就开始学戏,解放前随戏班子在泸州、重庆等码头跑滩,解放后参加工作,但一直没有停止对川剧的探索。他说,这批学员很用功,训练半年后就能演出。剧团除练习、自娱自乐外,还经常到街道、乡场参加一些公益演出活动。

2011年11月,剧团与原高县川剧协会整合,成立新的高县川剧协会,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坚持经常化、制度化、多样化的业务训练,每月集中训练9天,到目前为止已能演唱的传统剧目有15个。随着技艺的进步,协会在今年4月下旬,成立了一支由20多人组成的送川剧下乡义务巡演队,前往各乡镇街道和敬老院演出,参演人员都是60至86岁的协会成员,而且剧团的演出大多是公益性的,没有报酬,但这些老戏迷们都很乐意参加。

“我们川剧协会为什么这么多年可以一直坚持下来,是因为我们是一群老年戏迷,每逢镇上赶集或一些重要的节气、宣传活动,在锣鼓家伙响起的地方都会出现我们的身影。”高县川剧协会会长周明武老人告诉记者,他们热爱川剧,热爱生活,戏曲成了他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们中的很多人已经退休了,能通过这种方式为社会作贡献,觉得自己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心里很充实。演出时,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可,大家很有成就感,越练就越有劲。”76岁的吴广银老人说。

高县文化馆馆长姚世强告诉记者,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让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今年,文化馆落实活动经费,在全县各乡镇开展送川剧下乡巡回演唱活动。目前,川剧协会已经巡回演唱了10余个乡镇,今年上半年就能把所有的乡镇都走完。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高县川剧协会会长周明武老人说,他们尽最大的努力在发展年轻人,壮大川剧爱好者的队伍,并探索走“槐剧”(原创川剧《槐花几时开》)的路子,原创县内典型的人和事,将其搬上戏台,竭尽全力传承国粹艺术。

(责任编辑:李晋良)
用户评论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