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首页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搜索
X
琴棋书画频道首页 传统音乐 古代舞蹈 对弈 书法 篆刻 中国绘画 研究发现 艺海拾遗 知识问答

艺术家为何需要策展人,特别是“个展”?

时间:2014/1/8 9:19:00 来源: 中国文化传媒网 浏览量: 1496

近期担任国艺会艺文风向球讲者时,回视了我于2012年受国艺会委托进行策展项目20042011年成果的研究计划(注1)。计划中针对有刊登广告(具起码预算规模)的展览进行调查,其中一项统计
 
      近期担任国艺会“艺文风向球”讲者时,回视了我于2012年受国艺会委托进行策展项目2004∼2011年成果的研究计划(注1)。计划中针对有刊登广告(具起码预算规模)的展览进行调查,其中一项统计数据值得寻味。2011年有具名策展人展览档数与2004年相比,数量具体成长了50%。从展览广告观看“策展”概念的实践,不论是名义上的或是具实质任务,越趋重视“策展人”的具名,仿若业界认可策展工作中的“作者”身分。有趣的是,2008年以来,策展人具名的“联展”数量增加幅度缓和而稳定,但是有策展人具名的“个展”却是积极、明显、双倍的成长。这个现象是服膺“趋势性”的心态?台湾策展人在此发挥了其独特的创造性或文化生产功能?还是策展人对艺术家而言,只是取代了传统艺评人的位置,提供个展的文论服务?他是文论“作者”?还是展览“作者”呢?
      从西方历史观点来看,展览牵涉到艺术生产、组成、和体制化的过程。策展人的论述力在于透过展览和文论书写作为媒介的公开展现。其创意集结事物的能力、对艺术的洞察力和空间、社会的敏感度等,使之能同时将展览作为有效的知觉形式,来影响观众的阅读和感受,形成价值观。当代策展的范畴持续扩大,包含组织机构的形式、业界合作的模式、或协力创作的结构。晚近,策展人不只担任传统的中介角色,更积极地展现其如艺术家一般的生产功能,让策展人逐渐获致一种原本传统归属于艺术家的创生性质,展览成为其创作的文本,而策展人相对也就成了展览的“作者”。这项生产多半座落于“群展”的基础上,并彰显在“特展”(temporary exhibition)的型态上。
      相对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策展人参与艺术家“个展”,假设不是取代艺评,而牵涉到艺术生产力的蜕变,其不能重迭、无可取代处,则是在于策展人对于展览形塑过程的参与/介入工夫。这个生产结构的变动,或许可让“个展”超过艺术家自身的想象,在策展人所铺陈的实体空间和叙事脉络发声,建构所谓艺术家诠释的再诠释。更进一步的推论,策展和艺术创作双方有更好的协力理由,可能是作用在“个展”形式的扩张和思辨,也可能是对艺术生产价值的批判和嘲讽,形成所谓“个展”的“个展”,让艺术家和策展人的存在,形成交流互动和互为主体的场域。
      目前台湾的艺术家个展,较缺乏“策展”意识,策展人和个展的关系也就相对薄弱,多扮演文论撰述者和行政服务的工作,甚至反映在长幼有序的伦理政治关系中,让“老”帮“小”的策展其实是艺评指导,而“小”帮“老”的策展则是行政服务。这不只是矮化了策展人的能量,也让艺术场域的价值生成回到传统的单一性,未能响应当代文化生产场域来自于政治经济和历史的多元性质。事实上,不论是傅柯(M.Foucault)式权力和体制的宰制观,或者是阿多诺(T. Adorno)式的文化工业观点认为艺术创作自主性受到行政管理、中介力量的对立和箝制。这类观点始终影响台湾、超过十年以上的策展价值观,视展览、尤其是“群展”成为一种权力对抗的舞台。艺术家总是要问“我为什么要被你策?”,拒绝让作品“沦为”策展人创作的材料和碎片。这彰显过往艺术生态中,艺术价值优于任何策展功能的底层心念。
      艺术不论是以物质性、概念性或推论性的形式呈现,它确实是艺术场域中文化资本循环的基础。策展的行为,根据布赫迪厄(P. Bourdieu)是艺术和艺术家价值的文化生产;而展览最终将主观价值和个人品味转化成社会或文化资本,过程中必然生产出特定的个人价值,突显个人声誉。当艺术创作与策展相遇,这两大阵营始终面对“艺术自主”和“策展干预”两极之间矛盾的拉锯关系。当两者均企图主张其自主性时,必然招致对立或折冲的立场。当代策展实践则相对提供了与艺术家共同协力、合作的可能性。
      或许讨论这个新兴的文化生产力时,“个展”不如“群展”适题。相对而论,策展人在“个展”中的角色功能或文化象征,均值得重新思考。近几年台湾“个展”力邀策展人的风气,或许值得超越权力较劲的政治性或相互站台的利益性,实验演练些开创性的案例。
(责任编辑:孙自军)
用户评论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