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诗人阿多尼斯在沪受访:"诺贝尔奖对诗歌无
时间:2013/8/30 11:49:00 来源: 文汇报 浏览量: 515
“我是探索在一条道路上的普通人,这条道路的目的是在物质建设之外,使人们获得自由、尊严和幸福。诗人写作的目的是改变人和世界的关系,首先就是改变词语和事物之间的关系。”这位个子不高、一头银色卷发的诗人身穿条纹衬衫和黑色西装出现在民生现代美术馆。阿多尼斯在中国拥有不少读者。他的第一部中文版诗选是译林出版社于2009年推出的《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至2013年1月,《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已印刷8次,售出近5万册,这在诗歌出版低迷的今天堪称畅销奇迹。这次,听闻阿多尼斯抵沪,七八百位读者冒着酷暑前来共度诗歌交流时光。
随着词语的迸发,阿多尼斯悬于半空中的手掌像鸟儿一样灵活有力地飞舞。这些手势动作也有自己的语法特点,一部分属于他的母语世界,阿拉伯;另一部分已被多年定居巴黎和在欧美讲学的经历所改变,透露出西方式的热情与洒脱。他做了一个坚决的手势。“阿拉伯的杰出诗人们向来认为,如果有真理的话,真理就是诗歌。伟大的诗同时就是伟大的思想。”
“哪怕一对双胞胎,做的梦也不可能一样。”阿多尼斯认为,诗歌要表达的正是不同。“这儿,坐在这个大厅里的你”,他以阅读的表情看着前方,似乎看清每个人内心的想法,“我们的共性构成了社会的基础,但与此同时,我们又有各自的不同。所以一个伟大的诗人不应该表达大家都表达的那些东西,而且我得承认,诗人不可能永远和大众保持一致。某些情况下,诗歌和爱情类似,很多人都在爱,但每个人都在孤独地去爱”。
(责任编辑:史林娜)学会这些词,一开口就是文化人
寻找历史真相的学科,金石与金石学
包裹在端午节里的千古文化
《红楼梦》:林黛玉睡觉为何裹紧被子?史湘云睡觉为何那么豪放?
《红楼梦》里谁最快乐?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