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首页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搜索
X
文学典籍频道首页 诗歌词曲 文章骈赋 章回小说 文海拾遗 研究发现 阅读提示

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时间:2013/9/24 13:00:00 来源: 未知 浏览量: 421

风柔日薄春犹早①,夹衫乍著②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③。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④,香消酒未消。[1] 注释译文 注释 ①日薄:谓早春阳光和煦宜人。 ②乍

风柔日薄春犹早①,夹衫乍著②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③。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④,香消酒未消。[1]

注释译文

注释

①日薄:谓早春阳光和煦宜人。

②乍著:刚刚穿上。宋·方潜力《蕙兰芳》:“乍著单衣,才拈圆扇,气候暄燠。”[2]

③梅花:此处当指插在鬓角上的春梅。一说指梅花妆。《太平御览》卷九七O引《宋书》,谓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额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自后有梅花妆。

④沉水:即沉水香,一种熏香料。《太平御览》卷九八二引《南州异物志》云:“沉水香出日南。欲取,当失斩坏树着地。积久,外皮朽烂。其心至坚者,置水则沉,名沉香。”[1]

译文

风和日丽的春天,就是在下午也觉得时间尚早。夹层的青衫初次穿上身,摆脱了棉袄的缚束,我的心情很好。一觉醒来微微有些寒意,昨天鬓上的梅花妆现时已经乱了。我日夜思念的故乡在哪里呢?只有在醉梦中才能忘却愁苦。香炉是我睡的时候点着的,现在已经燃尽了,而我的酒气却还未消。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南渡后眷念沦陷的北方故乡而作的。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徽钦两帝“北狩”。李清照南下江宁,她接踵遭际国破、家亡、夫丧、颠沛流离的种种不幸。词人在南方过着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内心郁积着国破家亡的无限苦楚。在这种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词人为倾吐深重的故国之思和怀乡之情,写下了这篇《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1][3]

文学赏析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易安从写时令天气开篇。首句是说,春风和煦,日光淡薄,这是个早春时节,点出了时令和天气。“乍著”,刚刚穿上。“心情好”,身心感到轻松爽快。次句是说褪去沉重的冬装,刚刚穿上夹衫,心情是很好的。“心情好”,是指长期一来忧愁痛苦像泰山一般压在心身之上,当物换星移,时序乍新,脱掉了沉重的棉衣,宛如心身断然减了不少负担,身体感到轻松些,心情感到惬爽些罢了。下阕“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一语指,此时此刻她绝非忘壶所以,“乐”而无忧。在这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时节,或许使词人倍加缅怀词人的故国乡关了。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易安《清平乐》云:“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诉衷情》词云:“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殢人娇》词云:“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南枝可插,更须频剪”,可以看出易安咏梅赏梅词都把酌酒。醉酒同插戴梅花联系起来。“梅花鬓上残”,也是易安沉醉后的形象,当可用下文“香消酒未消”一语,来印证这一判断的可靠性。“常插梅花醉”,这是易安早春的嗜好。“残”,在翻转中揉损梅花致残,说明酒饮得多,浓睡的时间长。读到“睡起”的“睡”,是因为沉醉,所以才浓睡。下阙:“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一语,不多饮则不能沉醉;不沉醉则不能排遣浓重的乡愁。“觉微寒”,回应首句,因为是“日薄春犹早”。“起”、“觉”两字,说明虽是残酒未消,但酒力已减大半。酩酊大醉,酒力劲作,人是不会觉得冷的,何况只是“微寒”呢!“睡起”这一行动显示头脑还是清醒多了,对故乡的思乡之情正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又重新袭击着她。“欲将沉醉换悲凉”(晏几道《阮郎归》)用其他的办法解开家国之思都是不能奏效的。她按捺不住,放出心声,直抒胸臆,开了下阙。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换头与黄庭坚的《清平乐》换头:“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句式相同。前句用反诘句,肯定正面的意思,后句都用“除非”一词,构成表示条件关系的句式。“故乡何处是”,意思是说,时刻怀念的故乡在哪里呢?此句包含着她对故国家乡深深怀念,也包含着对南宋统治集团无限忧愤。他们去吸媚敌,沉迷声色,苟安一隅,不思收复中原,故乡依然陷入金人的蹂躏之中,消息杳然,相见无由。

“忘了除非醉”,除非酩酊大醉的时候才能忘记故乡。“除非”这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指出忘记故乡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在沉醉之时。在其余的任何时候,无论是春夏秋冬,不管是白天夜晚,甚至是在梦里也常常出现被金人铁蹄践踏下的可爱故乡的影像。此句极言易安对故国乡关的深沉怀念,执著热爱。

“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沉水”是一种熏香名,点燃之后,可使室内润香,使人爽心。“卧时”回应上文,指上片“睡”觉之时。女主人未睡之前点燃香料这一活动,是在“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之前,然而却在下片写出,起着补充说明的作用。“香消酒未消”,意思是香料已经燃尽,可是残存的就一尚未消除。这一面说明酒饮得多,另一面是补充说明上阕“睡”的原因是因为“醉酒”。因醉酒而浓睡,因浓睡而梅残。

上阕,作者写早春日里用醉酒浓睡来开解浓重的乡愁的情景。幽隐婉约,深妙稳雅。

下阕,写她除了神经受到麻醉,否则是不会忘记故乡的。直陈胸臆,披肝沥胆。

在艺术技巧上匠心独出。上隐下知;上平淡下浓挚。隐与直相济,平淡与浓挚相成。在内容上,下阙对上阕起到了补充和醒明的作用。构思超妙,斐然成章。

 

(责任编辑:赵娜)
用户评论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