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见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
时间:2014/1/2 15:11:00 来源: 习古堂国学网 浏览量: 404
【作品简介】 《喜见外弟卢纶见宿》由司空曙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首诗歌主要描写自己贫居,遇外弟留宿而自道近况的。卢纶的《晚次鄂州》(卷六)中,也有“旧业已随征战尽”句,与此诗中的“荒居旧业贫”句,正好印证,说明表兄弟两人,此时处境都很艰难,环境使其更能互相体恤。这首诗的前半首写静夜荒村,陋室贫居,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发人,构成一个活生生的画面,表达了自我的辛酸和悲哀。后半首写表弟卢纶来访,在悲凉中见到亲友,自然喜出望外。这一悲一喜,互相映衬,深刻地表现了主题。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原文】 《喜见外弟卢纶见宿》 作者: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霍家亲。
【注解】 四:四方。 旧业:指家中的产业。 以:因为。 沉:沉沦。 分:情谊。 霍家亲:晋羊祜为蔡邕外孙,这里只是说明两家是表亲。
【韵译】 宁静的夜晚四周没有近邻,我荒居旧屋家道早就赤贫。 枯黄的老树在风雨中落叶,昏暗的灯光映照白发老人。 因为我长期以来孤寂沉沦,你频来探望令我自愧难忍。 平生情谊可见是自有缘分,更何况本身就是姑表亲门。
【翻译】 寂静的夜晚四周没有邻居,因为家贫,居住在荒野中。夜雨中树上的黄叶飘落下来,灯下是白发老人。我这样孤独沉沦很久了,愧对你屡次来慰问我。我们本来就有情分,何况又是表亲。
【评析】 鉴赏诗词,往往会翻看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唐诗鉴赏辞典》,或者上网搜索,但结果总是相似的。网上搜索出的页面,几乎都是复制了这部辞典的内容。虽说这部书的确荟萃了不少名家,比如陈贻焮、周汝昌、周振甫、俞平伯、施蛰存、袁行霈、萧涤非、葛晓音,等等,但是,大家众口一词、不约而同的引用,更多的原因是懒。懒得自己去鉴赏,懒得去研读深思,一方面,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另一方面,主要是能力有限。这些前人的确都是古典文学方面的专家里手,但我试图做一做这件事,从自己欣赏的角度,重新确定一种鉴赏的方式。 当然,我不期望超越,只是一种兴趣,也可看成一种补充,或换个角度的欣赏,我不想搞得道貌岸然(贬词褒用),一副学究气,只想随兴而为,不求全面,但求真诚,真诚地诵读这些古典诗词。个人能力有限,所言必有不当、不宜、不美、不确之处,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这样一个情景。我(进入角色——司空曙)一个人独守在荒郊野外,这是我的居所,虽然我不想混入市井的嘈杂,但是也不想孤零零没有一个邻居。这里似乎除了我的心跳,只剩下这无边无际的夜,与宁静。如果我忘记了圣贤书中的志当存高远,如果我能够心如止水,无欲无求,参禅悟道,这里的确不是一个好去处。然而,我终究还是生活在现实,我得对得起自己的所学,对得起自己的家人,现在,旧业已经凋敝,那么明天呢,我会让我的家人过得更好么? 夜,无边的夜啊!开始听到无边的雨,淅淅沥沥的下起来了。这样一个秋夜,冷风飒飒,吹落了一片片固执在树干上黄叶。叶,落归根,这属自然,可是为何这一片又一片的黄叶飘落到我的心里,冷冷的,凉凉的,……辛弃疾说,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当华发飞上鬓角,当志气无法荡气回肠,当面对秋风秋雨只有愁,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今夜我应该可以高兴,因为你来了,你又来看望我了。但是我的内心的愧疚无法平静!我无权无势也就罢了,甚至还无法照顾好自己家人的生活,你来图个什么?从我这里,你得不到名声,反而会让人低看你:你看看你,青年才俊,搭理一个老头子干么?多掉分啊!从我这里,你取不得利,我虽不至于如同陶潜那样,耕植不足以自己,以致幼稚盈室,却瓶无储粟,反而时常让你破费,让别人以为你傻了呢? 我一个沉沦就让我这样下去何妨?我已齿动发白,还有什么奔头,什么诗书礼仪,什么道德文章,什么诗文歌赋,什么气节胸怀,这些都已随着我沦陷,随着我沉到了人生的最低谷。可是,你却频频相看顾,如果我还有一点良知,或说有过良知,我都会羞赧得无言以对。情谊可以用时间来衡量么?情谊可以用路途来衡量么?可以,也不可以! 真正的深情厚谊可以不计较双方距离多远,可以跨越时间的久远,恰恰有了时空的阻隔方见情谊的珍贵。我相信,真正的情谊,历久弥新!虽然,我还是觉得我对不起这份情谊,我也相信,一个人的价值也不可以用年龄来衡量,同样也不可以用所居所处来衡量。 如若此言不虚,吾当谨志于心: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不要说我们一直有如此的缘分,即便只是我的表亲,我也会喜不自禁,更不要说你我的情谊了。 过去,惊叹于唐人作诗的气度,往往流连忘返于华词丽藻,妙联工对,所以,对颔联“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赞赏有加,但是当我深入此诗、深入诗人词心,我才发现,一首短短的五律,竟能写出一个人内心的波澜!用词、对仗固然精美,但字里行间蕴含的诗人情愫才是宝贵的。谁能想象,千余年前,诗人早已逝去,陋室早已逝去,那棵黄叶树也逝去了,那个暗夜也逝去了,……我一直以为,诵读这些诗词的境界,当还原一个曾经失去的世界。读诗当如此。
|
学会这些词,一开口就是文化人
寻找历史真相的学科,金石与金石学
包裹在端午节里的千古文化
《红楼梦》:林黛玉睡觉为何裹紧被子?史湘云睡觉为何那么豪放?
《红楼梦》里谁最快乐?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