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韩翃
时间:2014/2/20 13:40:00 来源: 习古堂国学网 浏览量: 385
【作品简介】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由韩翃( hóng)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是一首酬答诗,为了酬诗,而通宵未眠,足见彼此心期之切。前半首写秋夜,声色俱全。颔联属对,尤其自然秀逸。颈联写更深夜阑,心期而不得入眠。末联写吟咏赠诗,不觉已鸦噪天曙,结构颇为严密。第二联“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之所以成为名句,主要是列锦示人,无论视觉画面——秋夜星空一只孤飞的雁,还是听觉意象——千家万户的砧杵之声,都用名词,串联迭合,不但鲜明准确地描绘了秋夜景色的典型特征,而且构造了一幽怨凄清的意境,诗味醇厚深长。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原文】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作者:韩翃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已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注解】 1.簟(dian4):竹席。 2.澹:漂动。 3.空:形容秋天清虚景象。 4.砧杵(chu3):捣衣用具,古代捣衣多在秋夜。 5.心期:心所向往。
【韵译】 我早早地枕着竹席迎风纳凉,清虚的秋夜京城荡漾着月光。 一行秋雁高高地掠过了星空,千家万户传来了捣衣的声响。 看节候应该是到了更深夜阑,思念友人心灵相期睡觉也晚。 刚刚反复吟诵你送我的佳句,不觉乌鸦呱呱啼叫天已渐亮。
【评析】 这是一首酬答友人的赠诗,前半首写秋夜澄明清朗,声色俱全。颔联属对,尤其自然秀逸。颈联写更深夜阑,心期而不得入眠。末联写吟咏赠诗,不觉已鸦噪天曙,结构颇为严密。后半首写友人的心灵之交。“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清新活泼,实属佳对。这是一首颇具特色的赠答诗。 这首诗的第二联“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给人的情趣和诗味是浓醇、深长的。上句是视觉画面:秋夜星空一只孤飞的雁;下句是听觉意象:千家万户的砧杵之声。上下句的串联叠合,不但鲜明准确地描绘了秋夜景色的典型特征,而且构造了一个幽远凄清的意境。 运用“列锦”,可以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
学会这些词,一开口就是文化人
寻找历史真相的学科,金石与金石学
包裹在端午节里的千古文化
《红楼梦》:林黛玉睡觉为何裹紧被子?史湘云睡觉为何那么豪放?
《红楼梦》里谁最快乐?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