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首页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搜索
X
德·孝频道首页 德孝故事 德孝人物 忠义祠 孝道 道德

山西大同雷锋车队:做好事两千多件

时间:2012/12/11 10:18:00 来源: 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 作者: 王小强 浏览量: 478

大同雷锋车队部分成员合影 您好!欢迎乘坐,雷锋车队竭诚为您服务 在大同,有一支18名的哥组成的车队,他们以整洁的面貌和优质的服务得到了广大市民和乘客的赞扬。他们用满腔的
 

大同“雷锋车队”部分成员合影

 


“您好!欢迎乘坐,雷锋车队竭诚为您服务……”


在大同,有一支18名的哥组成的车队,他们以整洁的面貌和优质的服务得到了广大市民和乘客的赞扬。他们用满腔的热情和辛勤的劳动,诠释着新时代雷锋的精神。成立八年多来,雷锋车队共做好人好事两千多件(次),累计捐款捐物7万多元。


2012年11月29日,记者来到古城大同,近距离寻找“雷锋”的身影。


古城里的“活雷锋”


2004年3月5日,是全国“学雷锋日”。当天,以苟兴权为首的十几名大同永安出租汽车公司的哥自发组建了“雷锋车队”,在平凡的岗位上学雷锋,做好事,当好人,开好车。


大同煤峪口矿的李小平是雷锋车队的第一个受助者,李小平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后又失去自理能力,惟一的亲人老母亲也撒手人寰、离他而去。得知情况后,车队队员决定每人每月少抽两包烟,捐款20元把他的生活负担下来。此后,每月的10日至15日,的哥们都会按照值日表轮流到李小平家打扫卫生,为他送去米、面、油、肉、蛋等生活用品,还背着他出门去理发,陪着他去洗澡。这样的事情,从雷锋车队成立之日起一直坚持到现在,风雨无阻、雷打不动。


一度没人照料、对生活失去信心的李小平在这群“亲兄弟”的关心和照料下,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他坚持锻炼,体重由不到90斤增加到120多斤,并且已经能够下地慢慢地走动。如今,兄弟们正思谋着给他成个家,娶上一个媳妇。“我这几年,全凭雷锋车队的照顾,没有这些兄弟们就没有今天的我。”李小平眼中饱含泪水。


“乘客出门想到的,我们能做到;乘客出门想不到的,我们也能免费提供。”车队的每辆出租车上都有一个“百宝箱”,有介绍山西风光、大同美景的光盘,有方便乘客拍照的数码相机,有拐杖、急救药品,还有口香糖、矿泉水,如果客人眼镜坏了,也能在“百宝箱”里找到维修工具。队长苟兴权说,一定不能让客人带着遗憾离开车厢。


如果说扶危济困是他们的平民理想,那么见义勇为就是的哥们的“英雄情结”。无论是路边抢包的歹徒,还是绿化带熊熊燃烧的大火,只要碰上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要是遇到危险就悄悄躲一边,那还能叫雷锋车队?”雷锋车队队员郝同生一脸严肃。


“六一”拉儿童,高考拉考生,长年坚持免费拉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每次重大的社会活动,都会看到雷锋车队的身影。成立八年多来,雷锋车队共做拾金不昧、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好事达2000多件,累计为汶川地震灾区、贫困学子等捐款捐物价值达75000元左右。“雷锋车队”的善举,得到乘客的广泛认可。八年来,他们收到了300多封国内外游客的感谢信。一位来自以色列的游客信里写道“他们是非常诚信、正直而且善良的好司机、好公民。所做的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善事,令我们尤为钦佩”。贵州省行政学院的离休老教授贾子轩,对雷锋车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莫道雷锋不复寻,大同尚有永安人,古稀免费打的士,幼童捐资返校门,舍己扶危帮老弱,为人解难助残贫,功德显著声名远,奉献神州铸企魂。


他们的日子并不宽裕


在外人看来,的哥们每月能挣五六千,也都算是“有钱人”,做点好事简直就是毛毛雨,可谁又知道,他们的日子其实过得也不宽裕,据苟兴权介绍,大多数队员们家庭条件都很一般,半数以上队员的妻子都没有工作


的哥常栓银住在大同城区与矿区结合部的一片棚户区。十多平米的屋里,挤着一家五口人,家里没有暖气,就靠一个煤炉取暖。


常师傅是2004年6月加入雷锋车队的,之前他的车是大同客乐出租车公司惟一的一辆敬老车,“自己一个人做好事太孤单了。”有一次他遇见雷锋车队在红旗广场搞公益活动,就和老伴商量低价卖掉原来的车,在永安公司贷款买车加入了雷锋车队,一里一外就损失了好几万。对于参加雷锋车队对自己造成的损失,常师傅笑呵呵地说,“其实也没损失多少。”


常师傅的爱人常美花长年有病,不能外出工作,家里五口人全靠常师傅一个人跑车挣钱,“最困难的时候,连儿子上学的钱都是和别人借的,有时候也想生活过得更好些,但思前想后,自己是从苦日子过来的,不能一个人享受,要教育下一代知道别人的困难。”对于爱人参加雷锋车队的事,常大嫂非常支持,“日子虽然过得紧点,但如今比以前强得不知多少,知足常乐!”2008年,常大嫂的事迹感动了大同,被评为大同市好媳妇。


常师傅没有说出自己的损失,但苟兴权却暗地里给弟兄们算过一笔账,每年参加各类公益活动耽误出车,严格按照规章运营,一年下来每个队员能损失四五千元,这还不包括各种捐款捐物的支出,刚开始的时候,也有家属不理解,队员们参加完公益活动影响了收入,只好“门背后偷吃馍馍——自个哄自个”,先和别人借钱交回家,等情况好点再补上,“就是这样,却没有一位队员主动退出雷锋车队。”


说到这儿,这个身材魁梧的雁北汉子悄悄落下了泪水,“兄弟们都舍不得咱雷锋车队呀!”


2004年,是雷锋车队副队长刘全海最困难的一年,孩子上大学要钱,车辆更换要钱,家里改暖气也要钱,“那会儿连孩子两百块钱的生活费都拿不出,实在坚持不住,我也动过卖车的主意,是所有队员你三千、我两千地凑起来,帮我渡过了难关。”这些事刘师傅至今难忘。


榜样的力量


8年多过去了,雷锋车队走过了一条艰难却又不平凡的道路,成为大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标准统一的服装,整洁的车容车貌、干净舒适的乘车环境、文明礼貌的服务用语、诚信热情的优质服务。提起雷锋车队,大同市民津津乐道,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出门要能碰见雷锋车队,肯定会先打他们的车。”


“雷锋车队就是一张诚信的名片。”郝同生介绍说,去年冬天,自己拉活经过矿务局时,遇到一个眼睛受伤的中学生,他把这个孩子送到医院后,医生听说是雷锋车队送来的,告诉郝师傅,“先不用垫押金了,雷锋车队送来的,我信得过”。


雷锋车队的事迹不仅感染着普通大同市民,更感染了外地来大同旅游的游客。


2006年10月,苟兴权和队员们拉着石家庄的11名老人到大同的各个景点和应县木塔旅游,旅途中队员们不仅当起了“义务导游”,还给他们提供了无微不至的照顾。老人们登恒山时,给每人一块口香糖,嘱咐上山时嚼一嚼可防止耳鸣;老人们下山后,各自的水杯里都倒满了热乎乎的水,这些水都是队员们不辞辛劳从附近的饭店“讨”来的;老人们上了车后,队员们已给他们准备好了一次性拖鞋,让他们充分休息;回到大同后,还给他们买上了车票,并送上了火车……


为了回报大同,这些老人先后寄来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1.2万元现金和19大包数千件衣物,委托雷锋车队转交给需要帮助的人,车队来到希望小学、敬老院,带去了11位老人的爱心。


如今,在雷锋车队的感召下,大同市多家出租车公司成立以“学雷锋”为主要内容的各种服务车队,截至目前,已有17支这样的车队,831名“学雷锋”的哥。


今年5月,大同雷锋车队代表山西参加了全国雷锋车队大联盟,苟兴权告诉记者,“希望联合多个城市的雷锋车队,把雷锋精神传播地更远一些,给更多的人做榜样”。在这次活动中,“新时代的雷锋”郭明义给车队写道,“雷锋来了,春天也来了。”

(责任编辑:李晋良)
用户评论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