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一个好人,碰到了太多好人(图)
时间:2013/8/12 8:56:00 来源: 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 作者: 马继玲 浏览量: 509
漫画牛力
湖南人祝先生寻找19年前资助过他的太原好人张凡 没想到找到了另一个同名同姓同龄同样有爱的张凡 更没想到的是,好人其实无处不在
7月底,湖南张家界市37岁的祝先生来太原出差,同时完成一个他和另外4个朋友的心愿,寻找19年前资助过他们的恩人之一张凡。在多位太原热心人的帮助下,祝先生终于亲口告诉这位姐姐:“您当年资助的农村孩子成功了,谢谢。”
8月4日,晋源区义井二巷社区主任李远玲向记者讲述这个动人的故事时,难捺激动,声音不时就哽咽了。张凡,正是通过她和热心居民找到的。
李远玲说,7月26日中午一点多钟,她正午睡呢,接到片警雷警官电话,说要找人。一听这件知恩图报的故事,自己就先被感动了。张家界的小伙子祝先生,感谢19年前在广州帮助过他的张凡,已经在太原绕了两天了。而自己片区里有个张凡,她见过,人长得漂亮、特别能干,开了公司,买了房子,婆家就住在附近。
随后,李远玲一遍遍给居民打电话,讲述同一件事。曾经的社工老周说张凡的婆婆住在D小区。D小区属于义井一巷社区,李远玲问到义井一巷社区主任李晋华,李晋华提供了张凡婆家两位邻居的电话。
一位邻居答应帮忙给找,邻居又给隔壁邻居打电话……用了一个小时,打了20多个电话后,终于,李远玲接通了张凡的手机。
祝先生和张凡见了面,这个已算中年的男子一句话“姐姐,我总算找到你了”,张凡哭了,他也哭了。当天晚上单位有事,祝先生回了湖南。
8月4日,记者采访祝先生时才知道,此行他竟然见到两个张凡,第一个张凡不是他要找的,第二个才是。巧的是,这两位张凡都在广州资助过贫困学生。
早在1995年,祝先生和5名19岁的湖南农家伢子在广州的山西大厦实习,当时的餐厅主管是位太原姑娘——张凡。几个小伙子家穷,省吃俭用,这个姑娘当时拿出自己一多半工资帮他们,每个月都有1000元,一直持续了7个多月。大约在当年十月份左右,张凡离开广州回到太原。
第一次离家来到广州,第一次得到来自陌生人的温暖和资助,几个人铭记在心。事业小成之后,大家都先后资助过贫困学生,祝先生本人持续资助了3名贫困学生。5个人经常小聚,念叨着一定要找到这位姐姐。
这次他来太原,大家提前做足了功课,从湖南当地公安人员那里查询到“张凡”信息最靠近的两个人的地址,一个在太原郊区一煤矿小区,一个“和平南路113号3楼6户”。虽然两个地址都不准确,但是在一群热心的太原人帮助下,祝先生顺利完成心愿。
祝先生说,太原的哥、派出所民警、社区主任、带路老人、同名的张凡老师……自己遇到的每一个太原人都对他那么耐心和热情,令他热血沸腾。“你想想,这件事其实和他们无关,但他们都是掏心窝要去帮你,太原人真的是太热情、太淳朴、太善良了。”真真切切地让自己这个异乡客感受到太原处处都有爱,到哪儿都是正能量。
○好人特写
有爱的张凡很漂亮也很低调
张凡长发飘飘、高挑的身材,双眼皮、时尚漂亮。义井二巷社区主任李远玲说:是个知性美女。对于自己资助5名湖南学生,她很低调,说不经意间的举动,对方这么多年还能记在心里,很意外的。
张凡说,她当时在山西大厦,吃住都不用操心,每月还有工资拿,但是湖南来的实习生不一样,他们没有工资,分到了自己所在的小组,自己比他们情况好一些,就尽可能去帮他们一把。
现在,张凡经营着一家企业,企业员工80多人,企业员工遇到困难时有相应的帮扶方法。
○特别档案
另一个张凡,同名同姓同龄同样有爱
7月26日,祝先生前往“和平南路113号3楼6户”。和平南路113号是个旧号牌,这里也早没有3号楼。迎面走来一位老人,祝先生忙上前打问,老人挺激动,热情地陪他一起找。
老人说院里住着的张凡今年39岁,是太原一所高校的女老师,其他情况就不知道了。老人前面带路、打问,足足有40多分钟,终于找到了张凡家。
祝先生说,一见到同名同姓又同龄的张凡,他就感觉找错人了,虽然过去快20年了,但还是能看出长得完全不一样。细一打听,太巧了,对方也曾在广州呆过,也资助过贫困学生,当时她在中山大学任教,资助过当时学校里的贫困大学生,而且,也同样是在1995年。太巧了,尽管这个张凡不是他要找的人,却让祝先生再一次感受到太原的爱心人真不少。
○爱心记录
那些有爱的“小人物”
他们都是祝先生在寻找张凡的过程中碰到的“小人物”,但他们的爱心和善良深深感动了祝先生,他说,其实每一个有爱的人都是“大人物”。
一位的哥
7月25日,带他到一煤矿小区找人的的哥无功而返,临走前,的哥安慰他,别着急,太原的哥都会努力帮他找的。
果然,第二天,他包了辆车,在和平南路,的哥王师傅自始至终陪着他,一趟趟找地方、问路,又拉着他去见恩人。
祝先生和张凡终于见面了,这位憨厚的太原的哥说了一句话:“找着就好!”除车费150元外,又塞钱给他,的哥拒收。临走时,的哥说:“山西有事,你再来找我。”
一位带路老人
祝先生说,在和平南路,给他带路的老人有80多岁了,老人家前头带路,领着他楼前楼后按门铃、敲门、打问。大太阳底下,老人七拐八拐地找。后来知道找错人了,老人比自己还失落,又是叹气、又是摇头,反复说:“太可惜了。”甚至还道歉:“哎呀,不好意思啊!没帮你找对人。”祝先生要请老人吃饭,老人说啥也不去,要留姓名、电话,老人连连摆手。
一位警官
祝先生听了老人和张凡老师的建议,去了义井派出所,当时已经是中午12点半。义井派出所内一位中年女性保洁工热情招呼他,帮助找到一位刚打回午饭的小伙子,对方联系了派出所当日的值班负责人,负责人赶来解释说,这里拆迁变化大,片警雷警官最了解情况。祝先生给雷警官打电话、发短信,每条短信必回复。最后,雷警官帮祝先生联系到了义井二巷社区主任李远玲,还告诉祝先生,一切都帮他联系好了,让他直接去社区找主任就可以了。
一位社区干部
祝先生说,他能找到恩人,多亏了义井二巷社区主任李远玲。李远玲见到他,第一句话就是:“你的心情我理解,我一定会帮你找到她的。”
李远玲接通张凡手机的时候,激动得眼泪哗啦一下涌了出来,她按下了免提:“张凡,我是义井二巷社区。”对方说:“哦,您找我,有事?”“你在广州打工时,是不是资助过学生,人家找到了社区,要感谢你。”“我忘了。”“是在广州山西大厦实习过的祝先生和他的同学,记着不?”“哦,是有这回事,我帮助过他们。”
李远玲坚持要陪着祝先生去见张凡,祝先生说,当时李主任眼泪稀里哗啦往下落,“激动得一塌糊涂。”
○爱心追问
当年受助者都在干吗?他们都资助过贫困学生
见到了张凡,祝先生在现场电话通知了其他受资助的4名同学,大家电话里一一向恩人致谢,告诉她自己的现状,邀请她一定要来做客。每年都要资助一些贫困学生,这5名学生现在都在干吗?
祝先生:湖南张家界市一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二级公司总经理。
陈先生:湘潭市的公务员。
李先生:张家界市一家五星级酒店中层管理人员。
牛先生:长沙市私企老板,经营茶楼和酒店。
朱先生:常德市私企老板,从事客运、物流。
在太原的寻人经历,令他们备受感动。祝先生说,他们商量好了,下半年来太原,感谢帮助过他们的热心太原人。
祝先生还透露,大家有能力后,都资助过贫困学生,祝先生本人持续资助的3名贫困学生中,一名高中生今年考上了一本院校。
其实,如果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爱,都不吝于给别人这样的爱,这个社会将是多么美好!
学会这些词,一开口就是文化人
寻找历史真相的学科,金石与金石学
包裹在端午节里的千古文化
《红楼梦》:林黛玉睡觉为何裹紧被子?史湘云睡觉为何那么豪放?
《红楼梦》里谁最快乐?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