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首页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搜索
X
德·孝频道首页 德孝故事 德孝人物 忠义祠 孝道 道德

长子县残疾农民王宇伦自强不息成名家(图)

时间:2013/10/28 8:58:00 来源: 山西新闻网 三晋都市报 作者: 高 辉 浏览量: 2956

在学习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它发扬光大,是王宇伦几十年来的感悟。(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自学书法、中医国粹 他被誉为当今最具实力派的书法家之一,练字四十余年,2007年首
 

在学习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它发扬光大,是王宇伦几十年来的感悟。(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自学书法、中医国粹


他被誉为当今最具实力派的书法家之一,练字四十余年,2007年首次参加全国性比赛,至今已连夺十“金”,其书法作品还被邀请到美国芝加哥、日本、台湾等地展出。


他自学中医三十年,自创“脉歌”“汤头歌”,并为当地百姓治疗众多疑难杂症,成为远近闻名的名中医。


他自强不息的故事在长治流传,成为百姓口口相传的典型励志人物——他叫王宇伦,52岁,长子县南漳镇西南呈村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双腿行走不便。


潜心读书 命运转折


梦想就是翅膀。


在贫困落后的长子县南漳镇西南呈村,童年时期的王宇伦拖着患疾的双腿蹒跚行走时,心灰蒙蒙的,望不见前路,更没有梦想。


爷爷仿佛看穿了他的内心:“孩子,你腿不好,就要好好学习,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改变你的生活。”爷爷还说,“孩子,你长大以后要做个医生,做个医生多好啊!”


爷爷的一次次鼓励,在王宇伦幼小的心中,燃起一朵朵希望的火花。他废寝忘食地学习,丝毫不敢懈怠。一直到高中,他的成绩都名列前茅。考大学时,因填报志愿不合适,加之身有残疾,最终被刷了下来。那刻,王宇伦的生命仿佛直降到冰点,被凝结、被掩埋。


“村里中学招民办教师代课,我鼓起勇气就去了。”在教书的这段时间里,王宇伦阅读了大量的古典小说,以填补自己失落的魂灵,其中,就有中医古籍。


“爷爷说当医生好,医生就成为我自小的一个梦想,如果无法实现,心里就会不安。”1989年,教育部有一政策下发,1981年前备案的民办教师可以转正,而之后的有可能被清理出局。王宇伦觉得自己面临着生存危机,得另谋生路了。


这时,他有意识地购买中医学辞典、古文书籍,进而学习。教师们每次到县城开会,中午时分,大家会买点肉买点酒吃,他却勒紧腰带,迈进了新华书店。他到处淘书,二手书摊、朋友同学家,凡是看到的中医书籍,他都会买回家中,细细钻研。


“中医古籍中的古文对我来说,不是难点,反倒是一些理论非常难懂。看不懂,我就一遍一遍地看。晚上十点半基本就批改完了作业,我就从这个时间读到临晨两点才休息。”那个年代的西南呈村没有通电,王宇伦就点着煤油灯。


节假日里,王宇伦延长了学习时间,他背大量的中医理论,咀嚼领悟其中的精华部分。“因为没有老师,抓脉是最难理解的,什么是滑脉,体现到脉搏上是怎样判断的,感觉很难把握,我就利用自己的教学知识,编撰了‘脉歌’,歌曲朗朗上口,通过一次次背诵琢磨,我就懂了。其他的比如大量的方子和汤头,我都统一整理,根据众多医书中的用药规律,去除一些不合理的没有验证的东西,留下口碑好效果好的,编成顺口溜,便于记忆。”他博采众长,收益颇深。


以身试药 中医梦圆


王宇伦研究大量的古医书发现,各家中医尽管对药性有所诠释,对药方也多有注解,但惟独没有对用药量的原因做出解释。而且,同一种病,各中医的药量也各不相同。尽管对用药规律,王宇伦胸有成竹,但药量的多寡,也攸关重要。他四处求教中医,但也无解。正当彷徨之际,恰遇一本明代中医的书籍,书中分析了用药规律,让王宇伦豁然开朗。“人之患疾,分三种情况用药,分别是上焦、中焦、下焦患病用药,书中分析了三种情况,各用量多少为最好。我参透了这本书后,随后在临床中,果真发现效果很好。”这个时候的王宇伦,认为自己完全可以给人看病。“我就和村民们说,我能看病,你们谁来看,我给你们免费看看。于是,很多人都来找我诊治,我就给开上药方,让他们去抓药。抓回药来,他们却不敢喝。”遇到这种情况,王宇伦就赶过去说:“你们不敢喝,我来喝,真的没有事情,只能给你治好了,给你治不坏的。”说着,王宇伦就端起药碗,自个儿喝光。看到王宇伦没有事情,村民们才放心地喝下一副副中药。


这样的情况,王宇伦遇到十几次。时间过去了半年,村民们发现他开的中药喝了真能治好病,就纷纷找上门来看病。“方子开得多了,村里那家抓中药的就不乐意了。后来,只要拿着我的方子过去,就称这方药也没了,那方药也没了。村民们拿着药方又返回来,说:‘你自己弄点药不行吗,那样我们也省事啊。’”而王宇伦也正有这个念头。


当年王宇伦当民办教师每月工资21元,除了老婆孩子的开销,还需支付个人的烟钱、书钱,月月所剩无几。无奈中,请来了当木匠的姨夫,姨夫就用家中的许多烂木头打磨出一个中药柜子。经过众人资助,王宇伦进了点中药材,他的中药诊所就这样开了起来。


二十多年来,他时刻都在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医知识,以求更精更好。王宇伦医术日益精进,病人去看病,他无须病人多说,号脉后就可以将病情讲得一清二楚。


后来,他参加了国家医疗部门的多次考试,获得了行医资格,完成了自己幼年当医生的梦想。为此,他作诗感悟道:孤灯常伴夜五更,研读岐黄煞费心。十年悟道法仲景,遍觅良方济世人。


书法成瘾 缺之无味


若说治病只是王宇伦当初未雨绸缪的谋生手段,而书法与他而言,则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年的小学,学生们都需备毛笔和纸张练习书法。三年级时,一位钱姓老师要求每个人都要练好毛笔字。王宇伦好奇心大,他对书法有着发自骨子里莫名的喜好,别的同学下课出外玩耍,他腿脚不方便,就留在教室里一笔一笔地用心演练。小学毕业时,王宇伦的毛笔字已经写得很好了。“初中班主任是一位年轻教师,姓崔,他课讲得好,书法也好,他让我们临帖写。后经老师解释,才晓得这临帖的意思。随后,我们就自己找字帖。”王宇伦找到了一本柳帖,临完了,又借来同学们的王羲之等人的字帖临写。“同学们临帖时,写得不像也不好,很多人就不练了。崔老师发现这个苗头后,走上讲台,一句话也没讲,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听着老师的讲解,我深深懂得,想写好字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要持之以恒,还必须心静神至才能达到境界。”老师的话,王宇伦至今铭记心间,并身体力行。


当王宇伦自己成为老师后,他也把同样的话送给自己的学生。他教完课回到办公室,随时抓起毛笔就写,对毛笔字的领悟深刻了许多。当然,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也给他增色添彩不少。“学校写通知做专栏什么的,都由我来写,孩子们的书皮本皮,都是我用毛笔字书写。到后来,村里大队有什么活动需要写字都请我去,村民们红白喜事也让我过去写字。逢年过节,村民们的对联都拿来请我写。老师和学生们也很羡慕,都来找我拜师学艺。”在大家的赞扬下,他劲头更足了,有事无事拿笔就练,只想写得更好,不辜负大家对他的赞美。


写着写着,就成了一种习惯。工作完成后,手里就会空落落的,仿佛缺了什么,拿起毛笔来一写,他心里才感到踏实了。有时他和大家闲聊间,恍然发现手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抓着笔开写了。“如果一天没拿毛笔,我失魂落魄的,比不吃饭不睡觉还难受。”王宇伦觉得写毛笔字是他生命中最大的消遣方式,苦了累了,一写字,心里就像吃了一顿美味大餐般舒坦。


2006年,湖南长沙给学校来了一份征稿函,要求邮寄书法作品参加一个书法大赛。校长知道王宇伦毛笔字写得好,遂将函塞给了他。“写了几十年,说是书法,实际上,我那只是在写字。大赛要求在宣纸上写,我都觉得新鲜,因为我一直都在废纸上练。在宣纸上写,还是破天荒头一遭。”王宇伦专门到长治市里买回了宣纸,写了一张又一张,整整写了二三十张,尽管最后仍不满意,但他还是挑选了一张邮寄了过去。2007年,湖南传来喜报,他获得了金奖。


王宇伦第一次在书法上获得社会认同,万分欣喜。至此,他才开始关注报纸上电视上的一些比赛,通过邮寄的方式,积极参与了进去。2007年1月,第二届“唐诗,宋词,元曲”全国书画大赛中他荣获金奖,被中国新闻社、全国书画大赛评委会授予“二十一世纪著名书画家”光荣称号。2007年4月,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5周年全国书画大赛中,他再获金奖,大赛评委会授予其“当代杰出书画艺术家”称号。2007年7月,庆香港回归1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中,又获金奖……


接连拿到十次金奖,让他信心大增。同时,他也觉察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前什么都不懂,只会写字。书法理论就是一张白纸,后来通过比较学习,才知道一些书法知识。比如盖印时,阴印和阳印怎么盖,往哪里盖。”


前段时间,一家杂志约稿让其谈书法,他写下这样的字句:砚墨临池四十春,矢志不移始到今。欧柳颜赵皆效法,另辟蹊径方为真。


足下虽短 前路尤长


2008年,王宇伦的经济条件有所改善,他买了一台电脑,学着上网。在村里呆了一辈子,有了网络,整个世界才豁然洞开,他尴尬地举例:“之前只写楷书和行书,上网后才学着写隶书和草书。”


现在,他一有时间就上网浏览全国知名书法家的字,领会人家的风格,学习人家的优点,从而修正自己。自从打开眼界后,他的书法一日千里。中国书画家联谊会的艺术大师们对其作品点评:作品功底扎实,广收博取,用精取宏,汲古融今。既有现代清新之感,又有古典质朴之美。


目前,王宇伦被聘请为文化部中国乡土艺术协会文化中心艺术顾问,还获得中国长城书画院特聘书法家、中国书画家协会终身理事等等殊荣,他的作品相继入选西安碑林和山东潍坊国际碑林,并在多家书画专业杂志上发表。


今天的王宇伦,依凭书法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地位,他越来越自信。在一份简介中,他自我肯定道:“尤擅楷、行、草、兼及隶书,我之草书,博采诸家风范,溶集于一炉,具蕴有欧柳之神骨,又兼含羲之之飘逸,更突显张怀之奔放,偶有汉隶之倩影。”这样的心态,阳光而张狂,全然不见那个当年为身体残疾而自卑悲伤的影子。


书法和中医都是民族之精粹。“书法和中医一样,难度很大,想要拔到一个高度,需要付出更多的辛苦和心思。我认为,无论中医还是书法,一味追求古人的方法,是作茧自缚。其实,我们应该在学习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它发扬光大。”这是王宇伦几十年来的感悟。

(责任编辑:李晋良)
用户评论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