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首页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搜索
X
德·孝频道首页 德孝故事 德孝人物 忠义祠 孝道 道德

同个屋檐下亲家一起生活三四年

时间:2013/5/7 9:57:00 来源: 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 作者: 姬仙果 浏览量: 952

张素琴陪着老人们打麻将 人们常担心亲家亲家,住一块儿成仇家,可在小店区许坦西街社区 双方亲家在一块儿生活的很少,而这家人,把双方父母接来一块儿生活,都已经三四年了。
 

张素琴陪着老人们打麻将


人们常担心“亲家亲家,住一块儿成仇家”,可在小店区许坦西街社区——


“双方亲家在一块儿生活的很少,而这家人,把双方父母接来一块儿生活,都已经三四年了。”4月21日,当婆媳大战、岳婿矛盾的影视剧在荧屏上热播时,省城小店区许坦西街社区干部向本报推荐,他们社区有这样一个非常和睦的大家庭。


当日上午,记者来到公路局北张小区17号楼时,妻子张素琴热情地打开门,阳台上,丈夫李爱军正给老母亲剪指甲,另一间向阳的卧室里,坐着张素琴的父母。


这套居室102平方米,三室一厅,平日生活着这样一个大家庭:夫妇俩一个50岁,一个49岁;还有三位都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到了寒暑假,24岁的儿子回来后,3个卧室就满满当当住着6口人。


这家人早饭随起随吃,一人一个样


“让我来说吧,都说百日无孝子,而我和老伴病恹恹地在这儿住了三四年,孩子们是处处关照。不管是女婿,还是外孙子,都不错!可我们也拖累了孩子啊!”作为一家之长的老岳父,往沙发上一坐,向记者讲起了他们的生活故事,话一开口,眼眶先湿润了。


张素琴的母亲患脑梗10年了,行动不便,虽然拄着拐杖能走,但做饭、扫地等家务都做不了,哪天走得急了还能滑倒。老父亲肺气肿,哮喘,四十岁时就因病退休。两个老人的病,都怕冷,天一冷就不出门。


四年前,儿子一上大学,张素琴和爱人就把老两口从平房院接了过来,这儿宽敞,暖和,也没有煤烟呛。没隔半年,孤身一人的婆婆也来了。丈夫李爱军在公路局上班,长年在外施工,他一走,家里就像一个养老院,张素琴就是院长。


“她照料老人很上心,就拿吃饭来说吧,每天早晨都是这个吃了那个吃,从来没有统一喊老人起床。”李爱军说,三个老人身体都不太好,爱人就让老人好好休息,起来一个人做一个人的饭,而且都是按老人的口味做,冲鸡蛋、牛奶、稀饭等,从不嫌麻烦。到了中午,汤面、大米、馍馍,锅里也是各种各样都有。


除了做饭,一大家人的衣物,张素琴一个人洗,一个个房间也是她挨个收拾,忙完了,还要吆喝上老人一起娱乐。“打扑克,打麻将,婆婆听不见,出牌时,我们得把牌往她面前放,我母亲行动不便,牌就往桌上摆一排,一到出牌就要问了:‘出哪个?’……”讲起这些,张素琴特别开心。


就连81岁的婆婆也被媳妇安排得妥妥帖帖,每次去姑娘家住上几天,就打电话想回来:“这里有人陪着玩,媳妇还给我整好鞋垫让我绣。天气好了,还带着我们出去锻炼。”


老人们住到一起都省心


“好闺女不如好女婿,我这女婿不错。”夸完了闺女,老人又夸起了女婿,“当年女婿叫我们过来时,我不是没有犹豫过,自己儿子也有,住到姑娘家,总是感到……”“我一年到头在家的时间少,你们住过去,也跟她做个伴。”在女婿李爱军一再邀请下,岳父岳母接受了。“孩子这是往好听的说,我们心里知道!”老岳父说,他膝下也有好几个子女,但条件都不太好,只有这个闺女住的房子大,是有暖气的楼房,利于他的哮喘病,为了给儿女们省心,他们就住了过来,一住就是好几年。


到这儿后,再没去过医院。而在平房住时,老人一年至少要住四次院。原来老两口住在并州东街南一巷时,张素琴三天两头跑去看,来回骑车就得一个半小时,为了多帮老人做点饭,白天去,晚上摸黑才回来。“婆婆接过来后更省事,都不用来回跑了。”在老父亲看来,他们的到来,拖累得张素琴没法出去工作,但张素琴认为,老人们把他们拉扯这么大都不容易,现在他们年纪大了,做儿女的应该付出一点儿,尽自己的力,让他们吃上热乎饭,过上顺心日子。


常出差的李爱军,每次回家都要捎些老人爱吃的粗粮,比如晋东南的小米、黄豆,还有石磨的面粉等。“一进家就帮我做饭,给老人们剪指甲,我眼睛花,剪不了指甲。老人大小便失禁了,他见了马上就收拾。”张素琴也夸赞着言语不多的丈夫,这几年,家里的花销全靠丈夫一个人的工资。


一家人能和气相处不容易


两口子在一块儿过日子,都难免磕磕碰碰的,这么大一家子在一块儿,又是婆媳,又是岳婿,难道没有一点点矛盾?“没有,从没有顶过老人的嘴,给过老人脸色看。”对于记者的这个问题,李爱军非常肯定。


张素琴说,去年时,可能因为更年期,她脾气不太好,但只背地里跟爱人发脾气,可每次爱人都不吭气。后来,吃药调理一段后,就没有过了。“一家人能和气相处,跟家庭传教有很大关系。”张素琴的父亲说,老伴当年也是个好媳妇,上面三层婆婆,有他母亲、奶奶、老奶奶,但一块儿几十年,没有跟老人抬过扛,没有问题也不可能,但是都能自己解决,不管老人说的对与不对,都不吭气。“现在我外孙子就不赖,姥姥、奶奶走不动,他就背着上楼下楼,24岁的小伙子了,跟奶奶住一个房间,照料奶奶。”


老爷子还讲到另一点,亲家耳背也是没有矛盾的重要原因,面对面说话,亲家有时也听不清,听不见,好些事情就少了。而在之前,两方亲家就处得不错,到这儿后,孩子们照顾谁多一些,让谁住哪个房间,给谁买什么东西,老人们都不去计较。“给谁都应该给,帮谁都应该帮。”


除了对老人好,李爱军夫妇还和兄妹们处得非常融洽,一到过年或者老人过寿时,两大家子都来了,特别热闹。


结束采访时,李爱军还讲到了儿子,因为家庭不富裕,在大同大学就读的儿子,一个月生活费只有600元,懂事的儿子就勤工俭学,利用周六周日到婚庆公司打工。去年夏天,还用攒下的钱给母亲买了一件衣服,花了300元,特别有成就感。“我们这样做也是给自己的子女做榜样,这是一种正能量的传递。”李爱军说,他们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只希望家人生活得开开心心。

(责任编辑:李晋良)
用户评论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