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丝马迹”中的马是什么马?或为叫灶马的昆
时间:2013/2/1 10:38:00 来源: 沈阳晚报 作者: 钱惠敏 浏览量: 490
也有人持“蚂蚁说”。他们甚至把“蛛丝马迹”写成“蛛丝蚂迹”。一个蜘蛛,一个蚂蚁,似乎门当户对。但我们都知道,蚂蚁一般很少会留下痕迹,而且蚂蚁在古代通称为“蚁”。《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自操破于汉中,海内英雄望风蚁附,而爵号不显,九锡未加,非所以镇卫社稷,光昭万世也。”严格说来,“蚂”只是个附着语素,单独一个“蚂”字是不成词的。
那么,“蛛丝马迹”的“马”究竟是什么“马”呢?笔者认为应该是一种叫灶马的昆虫。
灶马的学名叫“突灶螽”,属于直翅目蟋螽科。此昆虫一年四季都可以见到,常出没于灶台与杂物堆的缝隙中,以剩菜、植物及小型昆虫为食。它爬过的地方通常都会留下一条不太明显的痕迹,即我们说的“马迹”。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虫篇》记载:“灶马,状如促织,稍大,脚长,好穴于灶侧。俗言:‘灶有马,足食之兆。’”由此看来,“灶马”是可以简称为“马”的。“蜘蛛”和“灶马”体形相近,同为昆虫,两者并举是合适的。“蛛丝马迹”最早出自清王家贲《别雅序》:“大开通同转假之门,泛滥浩博,几疑天下无字不可通用,而实则蛛丝马迹。原原本本,具在古书。”亦可写作“蛛丝虫迹”“蛛丝鼠迹”。清人夏敬渠《野雯曝言》七十九回:“蛛丝虫迹,屋漏蝙涎,不即不离,有意无意,其妙如何。”又九十三回:“七绝一诗,拖起婚姻,有蛛丝鼠迹之妙。”此处的“虫迹”正是“马”是灶马的一个佐证。
既然灶马是一种昆虫,那为什么不叫“灶虫”呢?这和“马”的引申意义相关。《说文》:“蝒,马蜩也。”段玉裁注:“凡言马者谓大,马蜩者,蜩之大者也。”又桂馥《札朴》卷九:“马蚁,蚁蛘,皆蚁之大者。”人们称其为“灶马”,可能是它在人们所常见的昆虫里算比较大个的,“状如促织,稍大”。此外,还可能与人们对于丰衣足食的企盼心理有关。“灶马”相传是灶王爷的坐骑,灶台上经常有灶马的痕迹,说明灶王爷经常光临,自然预示着食无忧。
可见,事物名称往往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蛛丝马迹”的“马”解释为马牛羊的“马”,当然也可说通,但远不如释为灶马合理。
(责任编辑:李晋良)学会这些词,一开口就是文化人
寻找历史真相的学科,金石与金石学
包裹在端午节里的千古文化
《红楼梦》:林黛玉睡觉为何裹紧被子?史湘云睡觉为何那么豪放?
《红楼梦》里谁最快乐?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