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须是一个俗语,通常与拍马连用,是迎合、奉承、献媚的意思,这两个词可谓臭味相投。说起溜须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呢。 宋朝时期,曾任丞相的寇准为官忠烈,为人正直,既不附
“溜须”是一个俗语,通常与“拍马”连用,是迎合、奉承、献媚的意思,这两个词可谓“臭味相投”。说起“溜须”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呢。
宋朝时期,曾任丞相的寇准为官忠烈,为人正直,既不附炎趋势,又不挟私欺下,成为历史上的一代名相。其墓位于巩义市芝田镇。
宋真宗时,寇准为丞相,丁谓为参知政事。寇准经常称赞说,丁谓是个很有才干的人。其他大臣就提醒寇准:丁谓不是个好人。寇准却坦率地回答:如果只说丁谓的能力,恐怕没有人能比得上。丁谓得到寇准的称赞,非常得意,以为寇准很欣赏自己,就千方百计去讨好寇准。一次大臣们在朝中宴会,寇准喝汤的时候,没注意汤汁沾在了胡须上。丁谓正巧看见,赶紧过来替寇准擦,寇准毫不领情地说:“参政国之大臣,乃为官长拂须邪。”意思是说,你身为国家大臣,不是来替我擦胡须的。
“溜须”一词由此而来。
(责任编辑:史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