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首页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搜索
X
汉字汉语频道首页 说文释字 汉语成语 网上私塾 方言俚语 中国笑话 谚语俗语

澳媒:城镇化或重塑古老汉语

时间:2013/11/29 9:39:00 来源: 环球时报 作者: 伊丽莎白·汤斯敦 浏览量: 917

澳大利亚对话网11月28日文章,原题:毁掉田地,汉语和中国农耕文化的消失 我正在学汉语。通过学习最基础的内容,我发现汉语形成的时候,社会价值观是以男性和农耕为核心的。 学
   澳大利亚“对话”网11月28日文章,原题:毁掉田地,汉语和中国农耕文化的消失 我正在学汉语。通过学习最基础的内容,我发现汉语形成的时候,社会价值观是以男性和农耕为核心的。

  学汉字,首先学的字里就有“好”——这个字由“女”和“子”组成。因此在中国社会里,“好”的定义就是有女人也有孩子。

  农耕价值观从何而来呢?“男”字是由“田”和“力”组成的。所以,男人就是有力气从事社会主要活动——种田的人。女权主义者可能会说中国社会还在缓慢地从以男性为中心改变。而中国从农耕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过渡则十分迅速。根据“世界人口评论”的数据,中国现在有52.6%的人生活在城镇,这一比例有望在2035年增长至70%。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人成为城市居民,我想知道他们如何理解以农耕为基础的语言所表达的价值观。

 
  比如,“风险”一词指在大风里待在危险的悬崖上,城市居民可能从未体验过这一场景。他们可能在大风天的一幢大楼上呆过。但那可是两码事。

  令我着迷的不是繁体字和简体字的讨论。我的兴趣在于农村和城市价值观的区别,以及城市生活将如何体现在重塑后的汉语中。或许这个答案会出现在一本名为《城市普通话》的推理小说里。某天,我会坐在上海的一间咖啡厅里,阅读这本用新汉语写成的小书。

(责任编辑:李晋良)
用户评论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