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汉字听写大会”:“听”汉字而知雅意
时间:2014/3/14 14:49:00 来源: 北国网-辽宁日报 作者: 张健 浏览量: 3356
资料图
持续了两个多月的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于上周五落幕,获得年度汉字听写全国冠军的小姑娘陆佳蕾颇为引人关注。更值得思考的是,这档节目缘何能够掀起一轮全民关注汉字书写的热潮。
一群平均年龄14岁的初中生,几名主考官,还有4个用来听写词语的普通“田字格”,与其他光鲜亮丽的选秀节目相比,“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显得非常朴素和简单,却能吸引那么多成年人的关注。原因就在于,这样一档节目唤醒了键盘时代深藏在国人心中的汉字情结。
看了这档节目,很多人发现自己不会写字了。比如几期节目下来,观众同步听写的平均正确率仅为10%;“汉字英雄”中,“脱臼”的“臼”千人知晓率为23.9%,“舂米”的“舂”仅为20%;不仅“貔貅”、“狷介”等生僻词频频出错,就连“间歇”、“熨帖”这样较常见的词组,正确率也不足一半。
再者,节目的深层内涵在于挖掘出了汉字的“音韵结构”之美。我们在听写汉字时,能够体会到更多的传统美、均衡美、宁静美、恬静美,体会“慢书写”中潜藏的缓慢的节奏、悠然的姿态,充满芳香的松墨韵味以及心情平和的淡定情怀。正如诗人余光中在 《听听那冷雨》中说:“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磁石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所以说,汉字书写能力下降,绝不是一件小事。汉字是最难书写的文字,而汉字又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如果未来几代人的汉字书写能力持续下降,文化传承的品质就会形成缺损。让汉字教育重回家庭、重回课堂,实际上是一场全民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
一档电视节目能唤起全社会对汉字文化传承的重新审视,却又难以承担提升汉字水平的所有重任。提振汉语水平还有很多办法,比如规范汉字的运用、推广普及工程、试行汉语四六级考试的汉语综合应用能力水平测试以及继续推行“书法进课堂”工程。当务之急是要将意识转化为行动,使拯救行动真正得到落实。(张健)
学会这些词,一开口就是文化人
寻找历史真相的学科,金石与金石学
包裹在端午节里的千古文化
《红楼梦》:林黛玉睡觉为何裹紧被子?史湘云睡觉为何那么豪放?
《红楼梦》里谁最快乐?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