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篆
隶书
繁体楷书
简体楷书
【本 义】受折磨、受难。
篆文“”,由门“
”和隹“
”组合造出。门“
”指关、闭;隹“
”指鸟;把鸟关在笼子中,鸟失去了自由,鸟在笼中受折磨、受难。组合起来表示:受折磨、受难。演变为隶书“
,
”,隶书字形“
”承继篆文“
”,把门“
”写成“
”,把隹“
”写成“
”;隶书字形“
”,是“閵、躙”的异体字,由足“
”和蔺“
”组合造出。足“
”指脚,这里指践踏;蔺“
”指折磨、虐待,兼表发音;用脚践踏,使其受折磨、虐待。组合起来表示:受折磨、虐待。演变为繁体楷书“閵、躪”,后“躏”兴“閵”废;演变为简体楷书“躏”。“躏”不单独使用,用于复音字(双声词)“蹂躏”。蹂躏:践踏, 压住揉搓,比喻用暴力欺压、侵凌。
基本解释
躏
(躪)
lìn
〔蹂躏〕见“
(躪)蹂”。
笔画数:21;
部首:足;
笔顺编号:251212112242532411121
详细解释
躏
躪
lìn
【动】
(形声。从足,蔺(lìn)声。本义:使力的碾踏)
同本义〖trample〗
躏玄鹤,乱昆鸡。——司马相如《上林赋》
百姓奔走相蹂躏。——《汉书·王商传》
又如:躏践(踩踏;践踏);躏蹂(踩踏);躏藉(踩踏;践踏)
欺压;伤害〖bullyandoppress;damage〗
太后…恐百岁后为唐宗室躏藉无死所。——《新唐书·武后传》
又如:躏蹂(摧残);躏跞(迫害);躏轹(蹂躏);躏蹙(摧残);躏藉(压迫,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