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首页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搜索
X
民族民俗频道首页 56民族 民俗风情 民间故事 神话传说 民俗禁忌 民俗趣谈 民俗时尚 民间音乐舞蹈 民间艺人 民俗史话 民俗收藏 民俗论坛

莆田华侨面“走番”传统工艺制作远销至东南亚

时间:2013/11/28 10:35:00 来源: 中国传统文化网 浏览量: 1396

木架一字排开,线面高悬其间,师傅用竹竿分面以防黏在一起 东南网11月15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林智 文/图)从古至今,手工线面在莆田就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早已融入莆田文化生活
木架一字排开,线面高悬其间,师傅用竹竿分面以防黏在一起 东南网11月15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林智 文/图)从古至今,手工线面在莆田就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早已融入莆田文化生活中。莆田市城厢区华亭镇园头村的...

木架一字排开,线面高悬其间,师傅用竹竿分面以防黏在一起

东南网11月15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林智 文/图)从古至今,手工线面在莆田就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早已融入莆田文化生活中。莆田市城厢区华亭镇园头村的长寿面,至今保留了大部分传统工艺的制作方 法。虽然制作过程费时费力,但味道极佳,不仅闻名当地,还受到东南亚华侨欢迎,每年的9月至次年1月是订货的旺季。园头村长寿面因此成为远近闻名的“华侨 面”,莆田人将其俗称为“索面”。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园头村。在一座房屋前,众多木架一字排开,细雪银丝般的长寿面高悬其间,倾泻如帘。每条长寿面细如发丝,但长度达到6米以上,韧劲十足保持不断。工艺师陈女士告诉记者,要想让长寿面保持长细而不断,必须通过两天一夜不断地拉面晾面才能形成。

陈女士家手工作坊并不大,由两间隔间组成,面 积约35平方米。房间内多是长短不一的竹竿、孔洞遍布的木质器具和大瓦盆等制作工具。据了解,完整的线面加工,有近十道工序。首先要精选优质的面粉,随后 要经过发面、捶打、挤压、团圈、搓细、拉抻等,传统的做法全部由人工操作完成。

 

 

长寿面最后需晒干方可入包装

    简单说来,就是通过刀工将原始面团转成长条形,再通过瓦盆及绕面器将面拉长,再通过“侧壁拉面器”、“晾干拉面器”将面不断拉长拉细。为了防止面条断裂, 中途需不断间歇“晾”面,才能继续。陈女士说,制作过程耗时很长,为了保证成品率,第一天完工后基本不能间歇太久,第二日的凌晨1点又必须起来,继续接下 来的工序,要通过师傅互相交替轮班才行。

据了解,如今园头村内类似大小的长寿面作坊有十几家。陈女士说,每年9月至次年1月,都会由一个马来西亚华侨老板统一来园头村收购,随后带回马来西亚,长寿面很受当地华侨欢迎,如今更是通过当地华人饭店的传播,成为当地居民都喜欢的一道美食。

 

(责任编辑:胡翠莲)
用户评论

联系电话:0351-7170066

宗教信仰频道联系